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学界对可见性问题的讨论逐步增加,但分歧更为明显。他们理解的“可见性”既有媒体的议程设置比如“能见度”,也有受众的“关注度”,并从功能主义和权力批判两种不同的路径入手去讨论“可见性”问题。“可见性”的批判路径源自福柯,福柯有力地阐释了可见性与科学知识的直接关联。德波与鲍德里亚又从“景观”与“拟像”的视角对媒介技术组织起来的“可见性”及其背后的权力意志进行了揭露。面对这种认识论意义的“可见性”,以萨特和梅洛-庞蒂为代表的法国现象学派试图从本体论角度去回答主体感知的层面上可见性何以可能。然而这些观点的局限性在于无视媒介本体论的后果。媒介作为中介物,创造了在世存有。媒介的可见性既是对存在的表征,也对存在的形塑,因此它注定将表象意义上的正确取代存在本身。媒介的呈现意味着它用高度明晰的可视性掩盖了它组织和建构世界的本质,因此媒介的可见性恰恰意味着遮蔽和不可见性。  相似文献   

2.
媒介延伸了可见,并建构出先得以可见、再得以沉思的新世界。随着数字阅读的日益普及,爆发式增长的数字阅读数据使阅读接受和反应、平台决策和发展具备了更高的可见性。文章以数字阅读痕迹为研究对象,从数字阅读痕迹之于理解阅读的新意涵出发,以可见性理论为视角,解析数字阅读痕迹介入阅读实践后的多重转向,通过聚焦读者和平台就数字阅读痕迹可见性的媒介实践,探究其创新使用与管理策略背后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可见性的视点切入,考察网络文学生产者的平台实践,探究网络文学生产者与平台间的权力关系。研究发现:网络文学平台建立了以数据为中心的内容生产机制、作者成长机制、作品推荐机制,对可见性进行生产、维护、分配。在这样的生产体系下,“可见即收益”,网络文学生产者通过身份展演、参与性消费、驯化技术等方式争夺可见性。平台掌握了组织可见性的权力,网络文学生产者持续受到以文学网站为代表的平台资本的剥削与控制。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信息化建设更是被我国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内容。网页档案化管理包括文档、文字翻译转换、图片资料、声像资料、多媒体远程会议等。尤其是大学档案馆更侧重教学与科研,网页档案化管理是必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电子文件有别于传统的档案文件,它必须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才能提供利用,与载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复制并存储于不同介质之中,利用者只要获得允许,就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所需的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6.
“档案化”与“档案化管理”及“归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这样三个术语的关系作出解释。认为,“档案化”、“档案化管理”、“归档”并不矛盾。同时说明,电子政务的发展并不会影响到对档案“归档”的认识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从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电子文件仍像普通文件一样具有形成、管理和处置阶段。现有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虽然很大,但面对呈几何级数发展的电子文件,总有穷尽的时候。而且应用软件的更新很快,许多早期形成的文件在新的软硬件环境下不能读取,所以,电子文件归档工作要走社会化管理这条路,应由专业的档案部门去管理。电子文件有别干传统的档案文件,它必须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  相似文献   

8.
城市电子影像作为人类对光影关系持续探索的最大规模实践,体现了人类寻找特定事物可见性的努力,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叙事获得高可见性的理想媒介。其在色彩选择、秩序整合等共同体审美形态中,以象征生产、空间生产表述了共同体记忆,进而通过情动体验、互动仪式激发为共同体情感,最终聚合为人们的共同体认同。共同体叙事的可见性得以凸显并生成可见的共同体,这是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共同体叙事对城市电子影像的征用,是对大众注意力在公共空间的重新分配,使其成为露天电影之后,又一种在公共空间大规模组织集体观看的影像媒介。  相似文献   

9.
有关互联网可见性的讨论中,职业可见性是其中一个维度:在线视频越来越成为人们获取可见性、展演职业身份、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通过对处于不同职业声望等级的十类职业共310个抖音用户作为"常规信号"的个人资料自我描述和作为"评估信号"的短视频内容的职业可见性展演的讨论,本研究发现高职业声望群体和中低职业声望群体展演职业可见性的方式有显著差异,且可区分为职业知识/技能扩散和情感共鸣两个职业可见性展演维度,它们共同指向新技术时代中国社会公共生活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郭阳 《兰台世界》2016,(2):30-31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网络交流平台,微博以其编辑简便、传播迅速、发布及时等特点广受青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信息交流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微博信息档案化管理也被提上了日程。  相似文献   

11.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化是电子时代赋予档案学理论的一个新的理念。它的实现需要通过确立档案化管理意识和构建新的管理模式——《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晓军 《云南档案》2008,(10):28-29
面对日益增多的电子文件给档案部门所带来的挑战,本文简要介绍了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含义、特点及其理念,希望能对档案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指出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化管理的必要性、意义及难题,探讨食品安全监管档案化管理的内容、要求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字媒介和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创建和管理可见性成为传播参与者的重要诉求,为研究者重新审视传播可见性理论及其应用提供了契机“。传播可见性”作为一种与“信息传递”相对应的研究范式,将传播理解为行动者让自己选择的形象、行为和知识对他者(或公众)可见的社会过程。文章从既有文献中梳理出两条理论线索:一是源于人际传播研究传统的“交往范式”,从微观层面考察可见性如何强化或疏离社会行动者的互动;二是源于大众传播研究传统的“展演范式”,宏观地审视可见性资源竞争背后的权力关系。文章最后以社交媒体平台使用为例,尝试将两种范式加以综合,应用于经验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闫静 《湖北档案》2004,(11):14-15
由于受到数字化资源缺乏、检索水平不高、人才资源不足及经费有限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数档案网站建立伊始就定位为展示性网站,其内容多为工作动态、查档指南、主要馆藏目录、部分珍品馆藏等展示性信息。档案网站的浏览大部分为业内人士,多是出于学习研究和内部业务的目的,使用范围和影响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新思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文件的档案化管理是信息化社会的客观需要和档案专业融入现代社会的必然选择。思维方式的创新是档案专业应对电子文件管理各种复杂情况和棘手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战略思维、策略思维和务实思维则是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三种思维方式。本文围绕这三个方面,提出了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的若干新思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企业数据治理体系日趋成熟,企业档案与数据资产的协同管理问题日益凸显。本文综合运用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从术语、资源、业务、系统、组织和制度等维度构建分析框架。企业档案与数据资产的协同管理存在术语不统一、体制相割裂、方法不衔接、系统未整合等问题,需进一步明确协同目标,厘清档案数据、档案部门和档案系统在数据资产管理框架体系中的定位,按照数据档案化治理和档案数据化开发两条发展主线,通过创新协同机制、促进方法集成、联通数据标准、推动系统转型升级等策略实现多维度的协同管理。  相似文献   

18.
特藏档案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教育与经济价值,随着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特藏档案的开发工作逐渐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梳理分析数字人文的相关理念与技术环境为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带来的契机以及数字人文视域下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的可行性,探讨包含数据关联、统一平台与产业驱动的特藏档案智慧化开发机理。  相似文献   

19.
劳丽 《兰台内外》2024,(12):32-3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在档案行业的广泛应用,档案事业由过去以纸质文件存储、以手动查询利用为主的库房时代转变为以电子档案管理利用、开发共享为主的信息化时代,但随之也带来了比纸质档案更加复杂的安全问题,在新形势发展背景下如若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将导致档案受到不可逆的篡改与损毁。本文以新时期“四性”检测标准下电子档案安全化管理路径探究为题,围绕意识建设、基础要素建设、管理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电子档案安全管理提出可行性措施,为相关部门单位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智化是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驱动力量、实施路径与重要内容。融合档案信息化、全球治理与面向未来的视角,结合国家最新政策要求与浙江先行探索,从新形势新挑战、新定位新要求、新领域新探索、新成效新任务、新经验新理论五方面探讨以数智化驱动引领档案事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关键举措。我国档案事业发展面临着新兴技术与数据驱动、更不确定与竞争更激烈的全球趋势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以数智化加速推进档案事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档案工作的功能定位应从作为合规机制的“保护型治理”向作为赋能机制的“机会型治理”升级;档案实践创新应“档案数据化服务”与“数据档案化治理”齐头并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应从“技术运用”“规范建设”向“数字赋能”“系统重塑”迈进;对全球档案治理的贡献应从各地自主创新的“中国探索”向整体性系统化的“中国方案”和自主知识体系的“中国理论”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