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审理《新莱茵报》诉讼案的陪审法庭的发言(以"《新莱茵报》审判案"为标题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进行考证。在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法律思想的同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闻出版自由思想的一贯性进行了论述,以原著为依据解释了自由报刊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马克思《普鲁士出版法案》的撰写背景,认为此文是其出版自由观演进之一环。1848年革命后德国废除书报检查,马克思利用法治环境积极倡言,《普鲁士出版法案》一文便是其中代表。新闻人是马克思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个社会职业,莱茵省的自由风气与师长朋友的引介邀约都促成他拿起笔杆。主编《莱茵报》、《新莱茵报》的马克思务实稳健,明显有别于街头的革命者,这也保证报纸能够赢得市场。《新莱茵报》后马克思仅偶然短时主持过几家工人报刊,究其原因或许是精力转移、流亡身份所限,但绝非办报失败所致。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是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革命实践传统的起点,是世界范围内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报纸,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了指导德国革命而创办的一份大型日报。近一年的时间里,《新莱茵报》面对变幻莫测的革命形势,能够尊重报刊内在规律,通过娴熟的报道技巧和创新的经营策略,甚至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以较短时间取得“大报”规模的发行量,赢得良好的声誉,为无产阶级报刊留下了宝贵的新闻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1884年写的《马克思和〈新莱茵报〉》一文,概括了《新莱茵报》的出版环境、政治方针、报道策略以及马克思在其中所起的灵魂作用。通过考证与分析,本文认为恩格斯主要论述了两个观点:一是党报要勇于贯彻党的纲领和策略;二是党报要坚持无产阶级利益,并利用法律条件进行文字斗争。  相似文献   

5.
1848~1849年的《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它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和实践的源头。报纸上所有编排的内容,均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哲学-经济学理论和新闻职业意识的体现。《新莱茵报》通过全文发表草案文件、引用统计数据等多种方式贯彻了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提供“明显的、无可争辩的事实”,在事实的选择与报道中体现报刊的政治立场。  相似文献   

6.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马克思创办的《新莱茵报》是最辉煌的一章,它那用红色油墨印刷的最后一号。象一面呼啦啦飘扬的红旗,召唤着继往开来的一批又一批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新莱茵报》后的第五十六个年头,在东方的日本出现了又一张报纸的终刊号,同样是红色油墨印刷,与《新莱茵报》完全一样的告别辞:别了,但不是永别!他们消灭不了我们的精神,兄弟们!当钟声一响,生命复临,我们还要回到你们身边!《新莱茵报》的精神,在东方首先由日本的无产阶级报刊继承了下来,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报刊的活动也是亚洲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端,因而,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是新闻史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1849年2月7日和8日,德国普鲁士莱茵省科隆市陪审法庭审理关于《新莱茵报》的两桩指控,一桩是普鲁士前检察长茨魏费尔的指控,一桩是六个被报道宪兵的指控。马克思和恩格斯分别在法庭上为报纸进行了有力的辩护,最后陪审团宣布《新莱茵报》无罪。他们在法庭上为报纸所做的辩护,全文发表于《新莱茵报》,并随后出版了合集小册子《两个政治审判案》,得以留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法治思想的一份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生前先后是《莱茵报》、《德法年鉴》、《新莱茵报》和《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主编(相当于目前我国的总编辑),他和曾经作过编辑的恩格斯指导过数十家报刊主编的工作。他们对总编角色的天才论述和在此岗位上的经纶鉴戒,足可深化和拓宽令人对这一社会角色的思虑和体验。本文企求对这两位先驱心目中的“总编角色”作一大略的勾勒和评介,不当之处,恳请识者教正。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怍中,提到的报纸和杂志多达1500种。除了他们创办的《新莱茵报》及一些有直接工作关系的报刊外,所提及、引证、评论某家报刊的次数,与这家报刊在社会交往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大体相当。因此,在  相似文献   

10.
《〈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表达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续举起《新莱茵报》旗帜的革命意志,精炼地总结了世界上第一家无产阶级日报《新莱茵报》的经验:它的革命立场、它与人民每天的积极互动、超常的新闻时效和成功的传播效果。同时,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期刊《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的主要内容。目前该著的中译文存在较多问题,关键的论证翻译不够准确,影响中文读者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的进一步理解。作者认为,翻译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著,直译是原则,要做到恩格斯所说:设法更接近原文,尽量更准确地表达原文。为深刻理解和领悟革命导师的新闻思想,最好直接阅读他们的原著文本。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1848年席卷全欧的革命风暴中,创办了“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①——《新莱茵报》。《新莱茵报》的全称是《新莱茵报·民主派机关报》,虽然举的是民主派的旗帜,但“它到处,在各个具体场合,都强调了自己的特殊的无产阶级性质”。②随着革命与反革命决战的临近,报纸的语调变得叵猛烈和热情。最初不能一下子写在自己旗帜上的无产阶级性质,在决战时鲜明地写下了。在革命年代,《新莱茵报》是德国最有威力、最有影响、最善于鼓舞无产阶级群众的报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的开创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开创者,他们主办的《新莱茵报》是第一家无产阶级日报,这是他们新闻观的第一次完整实践,这是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光荣传统的起点.然而,2019年以前中国马新观研究中关于《新莱茵报》研究文章[1]的作者,没有一位是通过阅读、研究《新莱茵报》本身写出文章的,都是根...  相似文献   

13.
王旭 《新闻世界》2009,(7):92-93
在欧美等国的新闻事业史上,资产阶级报刊和无产阶级报刊是两种比较典型的报刊.作为这两种报刊的典型代表,普利策创办的《世界报》和马克思创办的《新莱茵报》之间存在着诸多的不同点。本文主要从受众定位、资金来源、肩负的使命、语言风格、报道的侧重点以及编辑部制度等几个方面阐述两份报纸的不同之处,认识资产阶级报刊与无产阶级报刊的特征及二者间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是经济学家,恩格斯有20多年从商的经验,他们对报刊的经营是内行而不是外行。但是,由于政治上遭到的种种迫害,他们创办的质量很高的报刊却在经济上被逼得破产。也许由于这个缘故,人们误以为他们在报刊经营上是失败的,当然也不会有什么这方面的论述。实际上他们有不少论述,这些论述为我们的报刊经营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政治上考察报刊,但也经常“单纯从出版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合集》※(※后面不再注明名书。)第38卷535页),他们从这个角度把记者工作视为一种“谋生领域”。(34卷455页)马克思谈到《新莱茵报》时说过:“我曾经给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重视报刊的监督职责,在《莱茵报》和《新莱茵报》工作期间,曾分别将报刊的这一职责比喻为"眼睛". 19世纪40年代普鲁士王国实行等级省议会制度,议会由诸侯、骑士、市民、乡村四个等级的代表组成.第六届莱茵省议会于1841年5月23日至7月25日在杜塞尔多夫举行,就新闻出版自由等问题进行了辩论.会上,诸侯等级的代表反对新闻出版自由,认为实施严格的书报检查是绝对必要的;骑士等级的代表替书报检查辩护,认为人民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给予新闻出版自由的程度.马克思于1842年4月撰写长达四万字的文章《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对议会的辩论予以了全面分析和批评,连载在当年创刊的《莱茵报》上.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首次将报刊的监督职责比喻为"人民精神的眼睛".  相似文献   

16.
赵永华  李璐 《新闻前哨》2013,(8):115-116
1850年出版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办的德文杂志,面向德语区发行,出版地汉堡,而编辑地点则是英国。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流亡在英国,英国工人宪章派月刊《民主评论》(全称"不列颠和外国政治、历史、文学民主评论",Thedemocratic review of British and foreignpolitics,history,and literature)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影响下,相当程度上成为《新莱茵报评论》的简易英文版。《民主评论》1849年6月至1850年9月在伦敦共出版了16期,主编为乔治·哈尼(George Julian Harney,1817-1897)。他是英国工人运动活动家、宪章派左翼领导人,1842年末起担任宪章派主要机关刊物《北极星报》的编辑,恩格斯是该报的撰稿人。两人在1843年结识,此后哈尼的活动深  相似文献   

17.
廖金英 《新闻界》2024,(4):4-15
《新莱茵报》政治纲领的两个要点的确定和贯彻,对于开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办刊原则具有重要意义。恩格斯1884年纪念马克思和《新莱茵报》时提醒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工作者:“任何一个工人政党每当背离了这个策略纲领的时候,都因此而受到了惩罚。”这里值得注意的字眼是“策略”。《新莱茵报》能够留下丰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遗产,不仅在于其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刊物,更重要的是,唯物史观就在新闻实践中被展开,“策略纲领”就是症候和产物。对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采取的策略包括:接受运动的实际起点、坚持符合无产阶级利益的德国统一方案、以全欧洲大陆为视野确定报纸纲领、克制而有立场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8.
在这次马克思逝世纪念日的讲演会上,很多人会对把新闻工作者视为马克思的主要经历感到奇怪。其实,恩格斯对这点在著名的马克思墓前演说里讲得很清楚。“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接着他就讲道:“他进行的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最早的《莱茵报》(1842年),巴黎的《前进报》(1844年),《德意志—布鲁塞尔报》(1847年),《新莱茵报》(1848—1849年),《纽约每日论坛报》(1852—1861年),……”我们还看到,他在英国创办的工人运动的报刊也不少。  相似文献   

19.
张月 《传媒观察》2023,(6):65-71
《新莱茵报》是马克思主编的第一家无产阶级日报,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与实践的源头。翻译《新莱茵报》通常采用直译的方式,以准确地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使用“编译”来说明这项工作,不是简单的“编辑+翻译”,而是依靠编译者的知识积累和大量复杂查询、考证,解决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原文做出解释、校正文字、说明背景,有时甚至注释文字篇幅超过原文。因而这是一个研究的过程。通过对报纸的翻译、审读、编辑和注释,全面、真实地还原《新莱茵报》版面的本来面貌,为深刻理解和领会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与实践提供原始材料,这是深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0.
《新闻界》2018,(3):94-96
<正>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从政治上考察报刊,但也经常"单纯从出版角度来谈"报刊经营。[1]首先在政治上要获得成功,同时用前者的成功使经营上有所收获,是他们从事工人报刊事业的两方面的目的。1850年,他们就新创办《新莱茵报评论》而写道:"只有编辑部能够以后一期跟着一期间隔时间更短地出版,这个企业才会完全达到自己的目的—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而在经济方面也才会有很大的希望。"[2]在报业经营方面,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