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言必信,行必果,已诺必诚,始终如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优良品质。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诚信仍是立世之本、做人之道。这两则短文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讲诚实,守信用,不能轻诺寡言。阅读之后,希望能给我们带来做人的更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诚信是金     
诚信是做人之本。每个人必须要讲诚信。只有诚实,才可能相互信任,离开诚信社会就会一片混乱。诚信也是人与人沟通的基石。本期带给大家一个诚信的话题,不知道细心的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留意过课文里的相关内容呢?让我们再来仔细回味回味。  相似文献   

3.
当前作文教学片面强调学习写作知识,写作技巧,忽视了培养人、发展人的需求,一部分学生作文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司空见惯。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要以人为本,作文的首要任务是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为诚信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真情作文。  相似文献   

4.
徐燕 《考试周刊》2014,(48):176-176
诚信是为人之本,做人是否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品德修养高低和人格优劣的重要表现,是能否赢得别人尊重和友善对待的重要前提条件。作者从正确引导、以身作则、相互合作、点滴做起、亡羊补牢几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诚信教育。让诚信如涓涓细流无声地浸润每个孩子纯洁的心田,滋育每一颗童稚的心灵,让他们都能做到表里如一。  相似文献   

5.
费广英 《天中学刊》1999,14(6):112-113
一、人格与人格教育“人格”是一个应用极其广泛的概念。它的内涵较为丰富,往往因应用环境不同而产生差异。即使是在心理学与教育学领域,对人格这一概念的定义也是不同的。我们一般把人格和个性作为同一个概念加以理解,其含义是:由生理遗传与后天经验共同形成的,在适应整个环境的过程中个体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人格反映了人的最本质的特征,人与人之间最显著的差别就在于此。健全人格的内容包括:一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对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做人应具有的基本精神的价值判断。道德价值判断是做人的基本标准。包括不损…  相似文献   

6.
王月 《中学文科》2007,(6):112-11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我们提出了现代教育的目标,它要求受教育者通过现代教育.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学习,且掌握一技之长。而现代教育,本质上是使受教育者.通过学校教育,首先要学会做人。而且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理想的人。  相似文献   

7.
人是教育的中心,但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人有知识,虽然我们也知道“空无一物的袋子是竖不起来的”。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人。所以,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所谓“人格心灵的唤醒”,实质上就是生命感和价值感的唤醒,使人成为活生生的有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个体。简单地讲,教育就是解放,就是以学生为本。那么,教育究竟要解…  相似文献   

8.
切实加强以诚信为重点的高校思想道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诚信在育人的功能上更有其特殊的文化意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育人、教育人,诚信是做人的最起码的标准和要求,是做人的道德起点,做人是做事的根本。诚信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做人的人品上,以诚信培养学生,不仅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够使学生的道德情操、道德理想人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深入解读校园诚信失范现象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立人之本”、“育人之本”,更是学生行为选择的核心因素。1 .辩正分析和对待学生的诚信缺失。高校历来重视诚信道德教育,历届学生的诚信品…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
正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扎根于大部分民众的心中,但也有一部分人却把它丢失殆尽。目前,诚信问题在我国显得非常突出,假烟、假酒、假种子、假荣誉、假文凭……社会生活中假冒伪劣的东西比比皆是。面对家长们对社会诚信流失的无奈摇头,面对学生们纯洁的心灵受到失信行为的不良诱导,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诚信教育的现状  相似文献   

11.
让教师都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 益阳市教委 龚妙章   傅其社作为《湖南教育》推出的又一个好典型,益阳 5万教师为此深感骄傲。作为益阳教师的优秀代表,他以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事业心、高尚的人格影响力,为党的教育事业增光添彩,在教学生学会做人的讲台上默默奉献。我们一定要宣传好、学习好这个好典型,使墙内开花墙内更香,让全市 5万教师都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焰,教学生学会做人。   我们要像傅其社那样,把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当作教学生学会做人的核心。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  相似文献   

12.
人是教育的中心.但教育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使人有知识,虽然我们也知道“空无一物的袋子是竖不起来的”。德国教育思想家斯普朗格告诉我们,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欲望”。这样的人是没有生命活力的人,所以.他强调“教育绝非单纯的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相似文献   

13.
诚信为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立身的根本,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也是维系现代社会文明的思想工具。对一个人来说,丢掉了诚信,也就失去了人格;丢掉了人格,也就失去了做人的意义。对于一个部门、一个单位来说,丢掉了诚信,就动摇了本部门、本单位存在的基石,这个部门、这个单位将是短命的。何为诚,何为信?孟子说:“诚即  相似文献   

14.
人格问题乃“做人之道”。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心理物理个体性的多面综合,简单地说,就是指个体的差异,也可以叫人格的个性特征。如果我们完全从伦理或道德的语境中谈人格,就是指人的品格,是指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低,也可以称人格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5.
樊小园 《考试周刊》2011,(74):70-72
钱理群教授说: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作文教学从来没有和人格教育分开过(这里所说的人格是指道德品质)。在完善学生作文的同时,也必定在完善学生的心灵。然而,我遗憾地看到.美好人格正在学生的作文中遗失。  相似文献   

16.
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本性。如果以全面塑造学生人格为教育己任,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在我们民族历史长河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文学都给人以希望和勇气,使人们的精神和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保证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从而营构特殊的人文语境,促进人们人格的高扬与文化品质的发展。一个没有文学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而没有语文的教育则必然是一种不健全的教育。语文课肩负着培养学生文化品质的使命。  相似文献   

17.
在近期的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中,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作了嘉宾,面对观众和《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崔永元的提问,他实话实说,妙趣横生。下面是他与观众关于我国入世的部分对话:观众一:我想问关于诚信方面的问题,不管是企业,还是做人的道德标准来讲,都要有一个游戏规则,最起码要讲一个诚信。入世以后在这方面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对一些所谓没有道德底线的人有多大影响,不讲信用的人还能不能占那么大的便宜,能不能有很大的利益?龙永图: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们要建立一个规则体系,并不是说这个规则体系建立起来以后规则就会自动…  相似文献   

18.
新学年开始的第一节课,我向学生讲述如何学习社会课,告诉他们课前浏览课文,带着问题进课堂,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聊天、观看新闻、上网等方式关注社会,有目的的了解社会知识,课上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同时把自己知道的与他人共享。为了把学习要求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行动,我谈到了诚信。诚信是做人的一种品质,是一个人成就学业、事业的根基,诚信要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学习。  相似文献   

19.
张江琳 《中国考试》2006,(12):28-30
人立于世,最根本的做人品质是“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古语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把诚信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八荣八耻”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不但要有建设诚信社会的愿望,更要牢固树立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共同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杨丽霞 《成才之路》2014,(12):I0004-I000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也是一个人发展成才的重要基石。目前,高等学校中间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这与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信用状况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作为大学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使大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前就具备较为完善的信用观念。培养起健全的诚信人格,成为合格的“四有”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