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莫言和马尔克斯是同属"魔幻现实主义"这面旗帜下的优秀作家。莫言和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特征的"同源异质"可以从环境资源、人生经历资源、民间资源三个层面来考察,同时,通过对他们的"差异"和"变异"的探讨,发现两位作家在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民族特性和个人特性。  相似文献   

2.
动目的通过活动 ,让学生深刻理解国旗的意义 ,教育学生热爱国旗 ,尊敬国旗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评价能力和竞争意识。活动准备1 天安门前国旗班举行升旗仪式的录像带 ;2 参赛选手写好演讲稿 ,做好演讲准备 ;3 黑板上画一幅宣传画 ,题目是“我要当升旗手” ,鲜红、飘扬的巨幅国旗为画的背景 ,向国旗敬礼的两位少先队员为主要画面。活动过程(分上、下篇)上篇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放国旗班的升旗仪式录像 ,让学生感受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感受国旗的神圣 ,激起他们做一个升旗手、护旗手的光荣感。二、选手演讲参赛选手依次…  相似文献   

3.
二十世纪英美文坛大家辈出、流派林立;作家或引发文化现象,或挥洒时代精神;文坛宿将、文学名作与文化现象交相辉映,流光溢彩。从2007年第1期开始,《英语自学》推出“二十世纪英美文坛与文化现象”系列。上海外国语大学英美文学博士生曹航、聂薇、沈雁、王卫新将带领读者走近十二位二十世纪重要作家,领略作家背后、身后的文化现象,如叶芝麾下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伍尔夫引领的女性主义、福克纳作品中的美国南方、塞林格呈现的少年反文化、谭恩美笔下的华人文学等,以作家立文化坐标,品文学,论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4.
旗手     
星期一的早晨,我走在上学的路上,脚步沉沉,心底沉沉。周末的选举,使我盼望已久的旗手梦似肥皂泡般地破灭了……思绪又回到了上周周末……那是一节班会,按照惯例,这节课又要选下周的“旗手”了。我的心弦绷得紧紧的,连任三届旗手的我这次能再被选中吗?  相似文献   

5.
旗手     
今天是星期一,轮到我班升旗。到校后,我便急匆匆地往教室走去。"老师,刘维帅病了,今天不来了。"一进教室,班长刘强就立刻告诉我。听刘强这么一说,我禁不住一愣:"刘维帅是护旗手啊,  相似文献   

6.
“为了返回原地,必须先去周游世界。”——题记  相似文献   

7.
[流派概述]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首先出现在拉丁美洲文学中,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盛极一时,作品风行欧美。而“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发源于德国,是用来论述表现派绘画的,后来才进入西班牙语文学领域,被定义为“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使其失真”。[独门秘笈]魔幻是创作手法,目的是要反映现实,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中,魔幻手法常常渗透到故事情节中,与现实描写纠缠在一起。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在继承印第安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兼收东西方神话的某些创作方法,以及欧、美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荒诞、梦魇等手法,用来反映或影射拉丁…  相似文献   

8.
加西亚·马尔克斯 (192 7—   )哥伦比亚小说家 ,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青年时代曾当过记者。主要作品有《百年孤独》、《族长的没落》、《霍乱时期的爱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迷宫中的将军》等。获 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在当代作家中 ,马尔克斯无疑是最像小说家的小说家。他的书总是写得那么别具一格而又引人入胜。《百年孤独》就是最好的例子。这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小说 ,家庭主妇和文学教授们读后都会忍不住作一番长篇大论。我这样说 ,并不是否认马尔克斯小说深刻的思想价值。相反 ,…  相似文献   

9.
马尔克斯于1967年写出了《百年孤独》,并因此于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本人也就不再孤独了——或者说,也无法再孤独了。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而且还打破了世界的孤独。人类集体的孤独感,造就出勇于反抗孤独的作家——他们在孤独的挤压下,成为一股与孤独敌对(而不是妥协)的势力。马尔克斯更是其中旗帜鲜明的一个挑战者:“面对压迫、掠夺和孤单,我们的回答是生活。无论是洪水还是瘟疫,无论是饥饿还是社会动荡,  相似文献   

10.
<正>有这样一位作家,他的作品以颠覆性的力量震撼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创作者。莫言曾说:“他的书改变了我的文学观念。”余华曾表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拜之外没有别的了。苏童、格非、韩少功、张炜等一大批中国当代文学名家都曾表示受过他的影响。他就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  相似文献   

11.
旗手的故事     
星期一,当红红的太阳刚刚露出半张脸,青岛合江路小学的校园里便热闹起来了。队员、队干部们在为早上的升国旗仪式作准备。这时,只见一个中年人急匆匆地来到了少先队大队部、找到辅导员说了些什么又匆忙地走了。有的队员认出那是大队旗手徐伟娜的爸爸。“徐伟娜怎么了,是不是不能到校?”好事的同学在猜测看。“这下可糟了,升国旗总是由她管的,她若不来,沒准这么庄重的仪式闹出岔子来的。”果然不出同学们所料。大队辅导员立刻把大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的小说空前繁荣起来,以至于在西方形成了一股“文学爆炸”式的拉美小说热。在这个时期里,文坛群星荟萃,流派庞杂繁多。题材别致新颖,这种文学突兀发展的现象,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而“魔幻现实主义”正是这道文学潮流中的一股热流。本文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一个简单的面面观。  相似文献   

13.
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美的小说空前繁荣起来,以至于在西方形成了一股“文学爆炸”式的拉美小说热。在这个时期里,文坛群星荟萃,流派庞杂繁多。题材别致新颖,这种文学突兀发展的现象,恐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实属罕见。而“魔幻现实主义”正是这道文学潮流中的一股热流。本文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一个简单的面面观。一、古印第安文化是魔幻现实主义产生的基因和土壤“魔幻现实主义”这个词最早见于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于一九二五年发表的关于后期现代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提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神秘是“隐藏在事物背后并且始终活动着的神秘”的观点。“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术语经西班牙  相似文献   

14.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名字是和他的著名作品《百年孤独》以及魔幻现实主义联系在一起的。1982年,马尔克斯因其独特的写作才能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此也使崛起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流派大放光彩,一时间风靡了整个世界。中国的当代作家也多多少少受到了这一风潮的影响,其中,莫言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他因诸多作品有着和马尔克斯相近的风格,而被一些评论家称为“中国的马尔克斯”。现在通行的各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里也时有他们的作品入选,为便于同学们集中掌握,并加以比较阅读,雨羽特在本期“教材解读”栏目中编排了一组精彩的文章,如果你想了解一下他们的个人经历或者小说风格,甚至想知道他们入选教材作品的具体情况,都不妨来这里寻找一下,说不准会收获多多,惊喜连连哦!(雨羽)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之后,在纪念加西亚·马尔克斯逝世的追思会上,文学爱好者们准会回想起年轻时为《百年孤独》痴迷成狂的那些不眠之夜。"这是2014年4月17日众多新闻里,其中一篇的开头。这样的句式,熟悉《百年孤独》的读者定然不会陌生。加西亚·马尔克斯即是这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巅峰之作的作者,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逝世成为世界性事件。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称,马尔克斯去世给哥伦比亚留下了—千年的孤独和悲伤。纪念一位作家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他的作品。在大师的文字里,你是否也找到了魔幻和现实之间的转换密码?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0月21日凌晨,墨西哥城郊外一片安谧。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寓所里忽然响起电话铃声,他的梦境被打断,迷迷糊糊地拿起话筒。他听到一个遥远的声音,请他务必在月底赶到瑞典出席诺贝尔文学奖授奖仪式。天亮了。哥伦比亚的民众刚刚睁开惺忪的睡眼,随手打开收音机,一则激动人心的新闻广播着:“快讯!快讯!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闻名世界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荣获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整整一上午,哥伦比亚电台和电视台反复地播送这一个由瑞典皇家学院刚刚作出的决定。哥伦比亚沸腾了。马尔克斯是哥伦比亚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相似文献   

17.
正加西亚·马尔克斯静静地走了。怀念这位文学巨匠的同时,许多中国读者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的两本名著《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以著作为媒介,马尔克斯用他自己的方式,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也在以无声的方式诉说:永恒的孤独者最伟大。马尔克斯在当代中国影响力之大,估计连他自己都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得知自己患上淋巴癌后,72岁的马尔克斯给他的读者写了一封告别信: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  相似文献   

19.
正如果有一刹那,上帝忘记我是一只布偶并赋予我片刻生命,我可能不会说出我心中的一切所想,但我必定会思考我所说的一切。我会评价事物,按其意义大小而非价值多少。我会少睡觉,多思考。因为我知道,每当我们闭上一分钟眼睛,我们也就同时失去了60秒。当他人停滞时我  相似文献   

20.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在小说《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马尔克斯写道:“只有一样东西是肯定要到的,上校,那就是死神。”在写尽了人类的永恒孤独与死亡后,2014年4月17日,他终于直面死神了。这位哥伦比亚著名作家,1982年凭借《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代表作还有《霍乱时期的爱情》等。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葬礼在北京朝阳公园的南湖西南角,哥伦比亚驻华使馆2013年捐建的马尔克斯铜像坐落于此。他去世后的第三天,铜像前出现了几枝红玫瑰和白玫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