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武士道在日本绵延了一千多年,武士道精神成为日本人的道德准则,对其民族性的影响甚深,促进了日本民族的崛起。中国传统武德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悠久历史,如何弘扬传统武德是武术界老生常谈、却又依然没有解决的老话题。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武士道精神的优秀层面以及中国武德的研究现状,试图在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机遇下...  相似文献   

2.
沈诚 《健与美》2023,(4):50-55
<正>武道对于日本民族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空手道、柔道、剑道……在37.8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上随处可见。日本民族对于武道的痴狂,既诞生出武士道这样的畸形文化,也让传统的武术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生,甚至登上奥运会的舞台。有人总结日本民族的性格为“菊花与刀”,充满了矛盾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武士之道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法、演绎法和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日本武士道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研究.本研究涉及到武士道的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包括武士的社会地位、教育、生活、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诸多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作为一种职业军人组织的武士道在其7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远远超越了团体和阶级利益的狭隘性,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弥漫于整个日本封建社会并深刻影响和塑造着日本民族心理的准宗教形式.武士道既有超越世俗的崇高追求,也有好战、残忍、孤傲等不可忽视的弊端.它是日本封建制度的产物,并于封建制度共存亡  相似文献   

4.
李滨 《武当》2014,(12):42-45
(接上期)劝贤才,休卖乖,不遇明师莫强猜。唐豪置日本语之当用汉字辞源、语源于不顾,无视日本汉学演绎轨迹,徒说武士道禅观练胆,已属左道旁门;而兜售日本武士道精神与宣传劈刺行为,则坠入匹夫胆气横逆之邪妄末流。民族虚无,崇洋媚外地趋步日本军国主义文化抹杀侵略意识的体育史伪考,截流为源,传为流言的种子,是对中华武术园地的糟蹋,危害深重,必须揭破。  相似文献   

5.
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武术文化”与“武术”,由于视域的不同,既相互统一,又各有侧重。“武术”作为现实存在的“技术”形态,表现的更为真实、直接,以技击、表演、比赛等形式存在于社会普遍认知之中。而“武术文化”则侧重于“非技术”的成分,注重“武术”的文化体系、艺术审美、价值功能等方面。两者既非包含与包括,也非融合和互补,而是角度不同的思考与认识。“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源自武术的“中国性”及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因。从广义上,武术文化包括文化遗产中的武术、体育领域中的武术、影视中的武术、文学中的武术、学校教育中的武术等;从狭义上,武术文化专指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及其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武术文化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共同性与多样性、民族性与时代性、继承性与融合性。  相似文献   

6.
尚武精神及其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启超于20世纪初撰写的<中国之武士道>,倡导尚武精神,提出恢复中国的武士道.分析认为,尚武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刚健有为的精神.古代的"侠"正是缺少这种精神而为梁启超所不齿.中国古代"重文绌武"影响了国防建设和人的身体锻炼,但武术却得到了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滨 《武当》2014,(11):44-46
断章取义是唐豪抹杀中华文化的惯用手法。其于此处,首先抹杀戚继光练兵御倭思想,继之,既割裂少林寺禅武心胆俱练学术内涵,其又不知“亲灸”当作“亲炙”,更不思日本武士道乃中华武术道禅儒文化东渐影响之余绪变种与倭寇变态演绎,这等民族虚无意识,如此读书识字程度,却也日证日考,自欺欺人,笑谈罢了。  相似文献   

8.
1.武术的时代性传统文化有两个特点,即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性是指同一种文化在同一个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民族特点;时代性则是说同一个民族的同一种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的不同时代特点。时代性表明传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范畴。2.竞技武术和民间武术都面临着如何创造发展的问题竞技武术是具有竞赛特点和较高的技术要求,是有严格的竞赛规则规范、有严密的组织进行的活动,其活动往往还是强有力的政府行为。相反,在民间流传的武术,由于它没有受到更多带有强制性的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更多地反映了练习者个人的喜爱和情趣,常是以一种…  相似文献   

9.
高校武术选项课教法的探讨许青燕(浙江大学)目前,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推广以“专项课”取代传统的原教学班组织形式。高校开设武术选项课是社会的需求,也是继承和弘扬我国民族体育,体现大学体育教材的民族性和中国特色的需要。因此,搞好高校的武术选项课显得...  相似文献   

10.
武术优势的困惑与优势武术的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时期武术优势与优势武术进行概念界定.利用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及其关系、文化交流的互惠互利性坐标体系,分析了在新时期武术面临技击性优势、健身性优势、德行教育功能优势、神秘文化优势等衰落的各种困惑,认为休闲性健身武术、文化性武术、区域性学校武术等优势武术项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背景下对传统武术和现代武术进行文化解读,不但有助于提高对其概念的理解,而且更能提高我们对两者的认识,传统武术是建立在我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武术文化,而现代武术则是在西方体育文化影响下,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竞技性体育文化。对两者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武术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抽样调查涪陵城区10所小学开展武术活动的情况,掌握城区小学开展武术活动的现状,分析影响武术活动开展的不利因素,从而提出:改善师资状况;提高学生对武术的认识;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认真制订武术教学计划;通过多种渠道丰富武术教学的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武术活动等对策。  相似文献   

13.
武术在西北地区大多数高校成为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必选内容,在现实教学中武德的教育意义没有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材中及实际教学中多没有得到体现。本文通过对武德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完善武术教学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4.
武术在现代发展中借助了包括电影在内的现代传媒技术,而电影等也造就了众多耀眼的武术影星。在分析当代武术影星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和合理性基础上,论述了武术影星与中华武术互动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对外交往的旗帜、通向世界的通行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武侠电影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际交互性传播使人们获得不同时空文化共享的机会,导致了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映射着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武侠电影能够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能够增强“博弈”实力,抵制“后殖民主义”现象;能够转变“定型化形象”,塑造积极正面的中国国家形象;能够弘扬中华武术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传播文化价值;能够培养“文化自觉”,展现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抒发爱国情怀,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与认同感。但部分式侠电影以“舞”代“武”,容易引起文化误读;有“武”无“侠”,使武术文化精髓消失殆尽;渲染血腥暴力,对中国国家形象会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贾春晓  杨华莉  胡洪森 《精武》2012,(6):83-84,96
目前传统武术的发展不尽人意,改变这种状况是每一位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应尽的义务。本文主要运用调查访问文献资料法探析中国传统武术面临全球背景下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国内党技武术的排挤及其自身的瓶颈等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传统武术要发展,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与党技武术协调发展,加大传统武术的推广和普及力度,还原真实武林,注重攻防实战,理顺传统武术的继承与发展的渠道,保持民族文化特点,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抓住机遇,在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开拓中国传统武术的国内外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从非洲文化的角度介绍“非洲武技”(或“非洲武艺”)的概念,描述非洲人对格斗术的理解并提出“非洲武技”的“武、巫、舞”概念,即将格斗、巫术和舞蹈的三位一体视为“非洲武技”的核心。另外,简要对比非洲武技与中国武术两个概念,以显出二者的相似与差异之处,便于促进中非文化理解。最后简单介绍了“非洲武技”中比较为有代表性的格斗术如Engolo、Dambe、Laamb、Donga以及 Zulu Stick Fighting(祖鲁棍法)。  相似文献   

18.
福建是南派武功的发祥地之一,为把福建南拳推向世界,套路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旨在对改革创编出既有福建南拳特色,又适应竞赛要求和有利于推广的规定套路作一些思考,以期对福建南拳的改革发展作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当前武术发展现状,提出传统武术如何成功地进行现代化转型,以满足广大民众对武术本身所能带来的单纯的愉悦和情趣的需要,为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的变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具有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性质的义和团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于推动中国武术的普及和传承,促进传统武术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而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则为扩大中国武术与西方的交流,加速武术体育化的过程,促进竞技武术的发展以及改变武术的功能与价值提供了契机。可以说,义和团运动是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