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孩子的成长需要激励,激励就如冬日的一抹暖阳。会抚去孩子心灵的阴霾,促使孩子在自信、自尊、自强中成长。但是,激励不是万能的,就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样,没有惩罚同样没有教育。那么,如何实施惩罚呢?  相似文献   

2.
激励教育是一种激发孩子学习兴趣、充分挖掘孩子潜能的新型教育方式,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很受欢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面对的都是喜欢被鼓励的孩子们,所以在课堂中老师的激励可以促进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成长,他们在自己的幼小心灵中会对自己更加自信,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本文主要对激励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家庭教育中实施激励教育以了解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起点,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励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不足:激励教育的方法不够科学;激励教育的目标设置不符合实际;激励教育的语言使用不当。因此,实施激励教育时应做到:激励教育方法要适应客体需要,设置合理的激励教育目标,使用和谐的激励教育语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家庭教育中实施激励教育以了解和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起点,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激励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但存在不足:激励教育的方法不够科学;激励教育的目标设置不符合实际;激励教育的语言使用不当。因此,实施激励教育时应做到:激励教育方法要适应客体需要,设置合理的激励教育目标,使用和谐的激励教育语言,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拇指教育”比“食指教育”更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教育进程,符合教育规律,促进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它可以给孩子一个激励、快乐、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提供挖掘潜力、开拓思维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拇指教育"比"食指教育"更有助于推动我们的教育进程,符合教育规律,促进我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它可以给孩子一个激励、快乐、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提供挖掘潜力、开拓思维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少年儿童研究》2011,(2):58-58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看一些教育专家的博客,很多教育专家都说“激励教育”对教育孩子有帮助,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多表扬孩子。开始时他很高兴,表扬的作用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8.
赏识教育不仅仅是表扬加鼓励,而更注重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合理地赏识会使孩子健康向上发展。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最适合幼儿教育。  相似文献   

9.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学会激励孩子。教育实践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激励从放低要求开始纵观作文教学改革的全貌,笔者也常感到困惑与忧虑,大部分学生怕作文、讨厌作文,总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对作文缺乏兴趣,觉得每次作文要求太多、限制太多。写出的作文并非有感而发,而是为了“交差”,结果空话、套话、废话连篇。为激励学生作文,我认为可以放低作文要求。激班里曾有位学生,一写…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激励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我们更应该注意评价方法多样化,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这是让学生走进生态课堂,走进数学知识的催化剂,如果运用得当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学评价,是一门艺术,在我们倡导生态课堂的理念下,更应该关注课堂评价,让每个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价值和幸福,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会走进孩子的内心,才会激发他们全省的热能,让我们一起在教育评价的智慧里感受孩子们的成长吧。  相似文献   

11.
徐敏 《辽宁教育》2013,(9X):47-48
<正>一、教育理念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它注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使孩子充满自信、快乐成长的教育。德育应当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赏识激励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着力于思  相似文献   

12.
当今,以批评为主要特点的教育方式逐渐边缘化,大家都相信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蔚然成风。赏识,其实就是一种激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说",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欣赏与赞美"。赏识作为一种激励,就是对人性中渴望别人赞美与欣赏需要的响应与满足,可以有效激发孩子学习的动机,增强孩子学习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微观点     
杜二菊:惩戒教育也是爱的教育教育过程中,赏识教育不可少,惩戒教育也要有。赏识教育和惩戒教育不是对立的,二者互相支撑。赏识是针对孩子的良好行为进行赞赏、激励,促其继续发扬;惩戒则是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给予批评、惩罚,促其戒除。惩戒是让学生明白犯错误就要付出代价并敢于承担,是以"惩"的手段达到"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美国教育家杜威最后创造性地构建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整个过程中,新生家庭和孩子教育实际上成为杜威从事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不可或缺之动力。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杜威对教育研究的终生兴趣的肇始、夫人对杜威教育学术研究的不断激励以及孩子教育给杜威教育思考的启迪三个方面。在某种意义上,没有新生家庭和孩子教育这一动力源泉,就没有杜威创造的教育学术人生和新颖的教育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经常会看一些教育专家的博客,很多教育专家都说"激励教育"对教育孩子有帮助,我也开始有意识地多表扬孩子。开始时他很高兴,表扬的作用特别明显。但最近我  相似文献   

16.
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赞赏和尊重。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夸奖,而是看到孩子的闪光点,真正欣赏孩子,让孩子内心感觉自己能行。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这要求教师信任学生,尊重学生,激励学生,学会批评,树立赏识教育理念,提高语文教育的成功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们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一种思维视,是一种凡事都往好处想的积极思维方式指导下的一套教育理念.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要求教师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在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进程中,发现幼儿的潜能,唤起幼儿的自信.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好娃娃是夸出来的。给学生多点赞赏。多点宽容,就会使孩子多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夸奖即赏识。赏,含欣赏赞美之意。识,是肯定认可。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成功率百分之百的教育现象,是教育过程中的“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无限热爱”等的总结。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赏识教育是孩子不断取得成功的金钥匙。在日常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领略到赏识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运用赏识教育进行班级管理,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为原则,以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维护孩子的自尊心,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孩子的潜能,充分发挥孩子的聪明才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爱架设心灵的桥梁,以爱为根基的赏识教育,一定能伴着孩子走向成功。给点阳光,孩子会更灿烂。班级管理需要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20.
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促成少年儿童学习生活条件更加优越的同时,也带来良莠不齐的多元信息,增加了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我们注意到影响学生成长的教育问题和社会问题非常多,激励危机就是一个比较普遍和突出的教育问题。在近几年的调查中发现教育中存在激励危机。在家庭里,绝大多数父母成天忙于事业和生计,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无暇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有效的表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