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心 《出版参考》2010,(7):48-48
那只是一条非常普通的围巾,可对于贫困的玛娅和她的妈妈来说,它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可望而不可即。那天,玛娅望着母亲的手轻轻掠过那条围巾时,有一个声音在心底告诉她,妈妈需要那条围巾。  相似文献   

2.
TO王丹     
《视听界》2002,(Z1)
喜欢音乐,喜欢音乐晚报,喜欢音乐晨报,不是因为王丹,是因为那快乐的声音,因为王丹的快乐的声音。很久没有听到过王丹的声音了,可是,昨天,在公车上,一个偶然的机会,又一次听到了那个快乐的声音。喜欢上这个声音大约还是很久以前,那还是在做学生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都会打开收音机,听Nanjing  相似文献   

3.
罗鸣  陈显军 《新闻窗》2008,(2):64-65
所谓录音,顾名思义,就是记录声音。那么记录声音都需要什么呢?最简单来说,首先要一个收集声音并把声音转变成电信号的设备,那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话筒了;还需要一个记录声音的载体,那就是录音机。而音频工作站其强大的编辑功能和超强及可升级的储存空间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青睐。所以我们今天所探讨的人声录音及基本编辑也是在这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4.
在接连半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一有闲暇就拨打北京××××2687这个电话,我是多么想听到电话那头传来我所熟悉的声音啊,这个声音洪亮、慈祥、率真、慢条斯理又不拿捏、造作,既不失儒雅又没有学究气。这个声音是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离退休教授蓝鸿文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张辉 《视听纵横》2006,(4):33-35
一广播的受众通过听声音来获得信息和娱乐,声音既是广播传播的唯一媒介,同时也是广播最显著的特征和优势。然而,作为广播新闻报道,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声音,过去利用得不够,现在也没有处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那就是记者的现场口述报道。口述报道可以出现在专题新闻、综合新闻、滚动  相似文献   

6.
皮卡丘,当我第一次在《宠物小精灵》这部动画片里看见你时,你的身影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你那可爱的外形,黄色的毛皮,闪亮的眼睛,长长的耳朵,红红的脸颊,形状像闪电般的尾巴,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那软绵绵富有弹性的身体,生得那么小巧玲珑,让我总是觉得你身体里一定有什么神奇的液体。你有俏皮的声音。“皮卡丘,皮卡丘……”你总是爱对你的主人小智这样撒娇。高兴的时候,你的声音带着欢乐;难过的时候,你的声音又显得那么悲哀。有的时候,我的情绪低落,你的声音就会在我耳边回响,仿佛是鼓励,使我重新振作。皮卡丘,虽然您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可是我会永远喜欢你。可爱的皮卡丘$清丰县城关镇中学@郝铸  相似文献   

7.
不知读注意到没有,非典闹得沸沸扬扬,却有一种声音始终没听到;抗非典调动了方方面面的力量,却有一种“力量”销声匿迹了,那就是还没有一位“神医”站出来宣告:非典克星,非我莫属!  相似文献   

8.
黄成 《新闻记者》2002,(11):16-17
澄清一个误解———“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广播界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 :“声音是广播的特色 ,要发挥声音的优势” ,这是需要澄清的一种误解。特色≠优势 ,我们说广播是声音媒介 ,是区别于文字和画面而言的。声音并不是广播所独有的 ,电视也有声音。声音只是一种传输的物理特性 ,我们同样可以说 ,声音是电视的(或电影 )的特色之一。因此 ,说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并不准确 ,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广播的特色呢 ?笔者认为 ,“宜听性”才是广播的特色。所谓“宜听性”是指广播节目必须具备适宜听众听觉的特点 ,适宜听众收听的状态。简单…  相似文献   

9.
顾名思义,千篇一腔就是一名广播播音员在播任何文体任何节目时,都呈现一种腔调。这种腔调的特点是声音缺少变化,声调缺少起伏,语速没有快慢,播讲没有节奏。这样的一种腔调并不是值得称道的播音员个人风格,而是一种需要改进的播音现象。那么,我们播音员怎么来适应不同节目不同文体的播音,力  相似文献   

10.
栀子飘香     
唐聪 《湖北档案》2005,(12):32-32
小姑家在郊区农村,离县城很近,步行只需25分钟。到小姑家的时候,她屋前屋后的栀子花开得正盛。那娇羞的花骨朵,那带露的花瓣,一簇簇、一丛丛、一树树,灿烂地绽放开了笑颜,香飘数里。我禁不住驻足观望,又近前嗅闻,终于忍不住轻轻下一朵花蕾轻握手中细细观赏,莹白的花瓣,纯洁的姿态,丝毫不矫揉造作,开得那么自然,香得那么地道。“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何炅真挚而纯然的声音回响在耳畔。  相似文献   

11.
知识分子是特“权”阶层,在很大程度上他(她)们代表着社会的良知。倘若这个阶层没有社会声音了或趋炎附势了,那么整个社会民生也就失去了操作的判断上的平衡,从而丧失了一个社会正常的声音和监督的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2.
新闻快餐:广播新闻的时代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伊 《新闻界》2003,(6):41-41
从事广播新闻工作多年,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广播新闻要出彩,就必须发挥声音的优势”,这其实是一种误解。特色≠优势,我们说广播是声音媒介,是区别文字和画面而言的。但是声音并不是广播所独有的,电视也有声音,电视的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比广播更形象、更生动。因此,说声音是广播的特色并不准确,或者说没有实际意义。那么什么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呢?在十三年的广播新闻编采实践中,笔者以为,“告知性”才是广播新闻的特色。用一个比喻来说就是“新闻快餐”——强调的是它的收听便利性、伴随性、相对容量大的特点,用专业术语…  相似文献   

13.
宁辉 《新闻世界》2007,(2):23-24
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时25分,新中国第一代相声大师马季走了,永远地走了。噩耗传来,爱戴他的人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几十年来,他那熟悉的声音,他那张熟悉的笑脸,把欢声笑语传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富有魅力的声音会嘎然而止。大爱轮回生生不息。有谁会想到,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马季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牵挂着一位远在东北的身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为了那个年轻的生命不在异乡凋谢,他倾情救助,鼓励女孩与病魔顽强抗争!  相似文献   

14.
赵爱群  张瑶 《中国广播》2008,(1):60-61,63
如果说,音乐之美在于韵律节奏的变化,文字之美在于筛选排列的组合,那么,广播的历久弥新和迷人之处,就在于它是由各种变幻的声音构筑的空中场景。广播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声音”是其最大的魅力与优势。相对于语言和音响的受重视程度,广播节目(尤其是纯音乐节目之外的节目)中音乐的合理运用问题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里,试将这一问题与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这个话题的缘起其实是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的评审现场,由广告主、代理公司、学者三方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广告主代表尖锐地指出:一则广告如果没有销售力,那再有艺术性也是枉然;而学院派及广告公司的大部分声音则在于:一件作品如果不能在众多的作品中跳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产品图片放得再大也是白搭。  相似文献   

16.
广播剧是广播文艺节目中的一朵绚丽之花,是纯声音艺术作品。声音靠电波为传播媒介,是受众只能从听觉中才能感受到和欣赏到的艺术,被人们称为“看不见的戏剧”。广播剧有自己的技巧———声音语言。没有对广播剧声音特点的了解,不懂得这门语言艺术,搞好广播剧是不能想象的。为此我们需要对所从事的艺术有一个可能性的了解。广播剧还有一个其他戏剧门类都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听众会通过剧中的声音不自觉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视象,这就大大加强了广播剧所要表现的广度和深度。声音能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和空间,实实在…  相似文献   

17.
骑兵连     
《全国新书目》2013,(8):51-53
节选:传说之马 那声马嘶是在太阳拱破晨雾时响起来的,成天在睡梦中隐约感到有一片蹄声滑过。马蹄碎乱不堪,时而从他的心口越过,时而撞在他的身上。他感到内心剧烈疼痛,好几次都从梦中被那匹马惊醒。他坐起来,寻找着那匹马的声音,可是那声马嘶却总在他醒来时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似的。那匹马在梦中的样子,很怪也很忧郁。它的目光如电,闪射着尖锐光线。成天一想起那双眼睛,就有些莫名的心惊。他相信梦中见到的马匹是真的,因为奶奶说过,  相似文献   

18.
作为给儿童阅读的期刊,题名日“小朋友”,那是再贴切、再好也没有的刊名了。它,充分地表现出这个刊物是儿童自己的刊物。如果这个刊物真正能够把它编成名副其实的“小朋友”,那一定会受到广大小读者的热烈欢迎的。如果编辑需要了解自己编的这个刊物好或差,作家需要知道自己写的作品优或劣,那么,从儿童文学范畴来说,儿童是最忠实的审判员,也是最公正的评论家。听听这一庄严的声音吧! 鲁迅先生说:“……给儿童看的图书就必须十分慎重,做起来也十分烦难。”这是  相似文献   

19.
广播剧是一种专门诉诸人们听觉的声音综合艺术。可以这样概述:话语的表意加上各种声音的处理,再经过无线电技术的录制和传播,便构成了广播剧。因而,声音在广播剧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的地位,是任何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广播剧中,人的语言是作为一种声音符号而存在的,同书面语言不同。可以说:没有声音便没有广播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纪实性电视片兴起,声音这个重要元素逐渐受到电视编导们的重视。人们在真实再现视觉空间中注意到了声音空间的营造。比较而言,纪实性电视片中艺术化的声音空间要比艺术化的视觉空间更为复杂一些。从技术的层面讲,画面的组接表现为一种叙述方式,镜头长短、景别大小等依时间顺序相组接,而声音的种类繁多,语言、音响和音乐构成了纪实性电视片艺术化的声音空间。音响在纪实性电视片中的使用。音响主要由环境音响、背景人声和部分写实音乐、模拟音乐构成。它没有语言那么明确,也缺少音乐的悦耳,但它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