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丽杰 《辽宁教育》2006,(7):105-106,1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数学》第三册“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 2.认识乘号,学会乘法算式的读写法。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44-47。  相似文献   

3.
一、说教材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的开始.通过本节教学,初步建立乘法的概念,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建立乘法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熟记乘法口诀,是进一步解答乘法应用题和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 教材分析: "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例2).本课时主要解决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及练习九中相应的练习题。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为背景,提供相同加数相加的式题,引出乘法运算(例1)。第二,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目标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讨论和概括等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交流能力。在初步认识分数产生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实践第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9.
肖华辉 《广西教育》2011,(19):38-38
《乘法的初步认识》(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力求使学生既掌握本节的教学内容,又获得新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乘法,会列乘法算式,并能正确地读写。2.在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3.沟通加法与乘法的关系,初步感受知识的产生是源于实践需要的观点。[教学重点]初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正确地列出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多媒体显示古人打猎记数的故事)教师: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是以打猎为生的。如果这位猎人每天打两只猎物,两天能打几只?看谁最快列出算式。3天能打几只呢?5天呢?10天、100天…  相似文献   

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初步用尺子画角。  相似文献   

12.
邹翠宣 《广西教育》2014,(45):84-85
正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起跑线并不相同,都有自己积累的生活经历和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按照教材不加区分地照本宣科,将会抹杀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能动性,让课堂陷入困境。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提供有效的路径,给予足够的信任,使其以独立思考为契机绽放自己思  相似文献   

13.
李秋焕 《山东教育》2004,(28):46-46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对其意义的理解是教学难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法是相同数相加的简便方法,掌握其读、写方法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关于乘法各部分的名称,过去人们一直把相同的加数叫被乘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叫做乘数,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二者位置不可以颠倒,否则,就是对乘法意义认识不清,为此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认识不清的学生还是大有人在。然而学习了代数初步知识后,二者的位置颠倒已习以为常,这就使学生产生了疑惑,二者明明可以位置颠倒,为什…  相似文献   

14.
师 :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老师今天给大家讲一段孙悟空和猪八戒的故事。有一天 ,猪八戒听说花果山上的仙桃已熟透了 ,就急忙来到花果山上 ,想一饱口福。可是 ,孙悟空却不买他的账 ,硬要他能回答完几个问题才让他吃仙桃 ,急得猪八戒直叫快出题 ,快出题。只见孙悟空拿出一个盘子 ,盘子里有4个桃子 ,他叫猪八戒把这些桃子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的个数。猪八戒可高兴了 ,他说 ,这有什么难呀 ,每份2个桃子 ,说着就要上前拿桃子。可是孙悟空又要他把每一份的2个桃子再平均分成2份 ,并说出每份桃子的个数。猪八戒大叫那是…  相似文献   

15.
16.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例1及练习九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经历把相同数相加算式抽象成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沟通加法与乘法的联系,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和区别,会读、写乘法算式。  相似文献   

17.
杨静 《云南教育》2007,(9S):45-46
“乘法的初步认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单元),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连加运算基础上教学的。乘法的本质是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因此,教学时,要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于学生拼图形、操作学具的活动之中,使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亲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77-80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地读、写分数;2.知道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表示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分析《加法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3上的内容。对于加法,很多学生已经在幼儿园或者生活中接触过,有的学生会算10以内的加法,有的甚至会算20以内的加法。显然,作为系统学习四则运算的起始课,引导学生体验运算产生的必要性和理解运算意义更为重要。人教版教材将《加法》这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