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讯     
动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明年扩招日前,教育部下达了200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培养项目2008年计划招生4200人,比2007年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的第一年。在首次实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招生单位能够从国家战略和大局的高度,认真执行招生计划。招生录取工作,充分考虑考生成绩,注重国家大局的需要,做到保证学生入学质量,为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层次骨干人才迈出了重要而关键的第一步。精心组织是做好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保障。2005年 ̄2006年,在全国68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完成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近650人,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220余人,这项惠及广大少数民族和民…  相似文献   

3.
资讯     
青海省教育厅认真组织首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工作青海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计划报名工作,于2005年10月31日圆满结束。“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首次在青海招生,国家部委所属的45所院校在青海省招收78名硕士研究生。全省共有358名考生报名,其中在职人员133名,非在职人员225名(汉族考生71名,少数民族考生287名)。青海教育厅领导非常重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工作,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工作。报名前,结合青海实际,大力宣传报名事宜。在《西海都市报》、《西海商报》…  相似文献   

4.
一、各方努力、积极推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一是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完善。为切实做好为西部和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旅高层次人才工作.2004年、200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民委、财政部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和《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现状实地调查研究,分析该计划在招生录取,就业、择业,促进文化交流传承和学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对于民族地区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是中国民族教育事业上的重大举措。关于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基础培训的办学目的、管理方式、办学效果等系列问题,无论对中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还是对国民教育事业发展来讲,都是新的课题。笔者另辟蹊径,从基础培训生角色身份入手,探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角色认同问题,调查角色认同的现状与特点,并做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包括“少数民族考生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三种具体政策类型。研究生教育民族招生政策可以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进行解析,其现实依据包括西部和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发展缓慢、西部民族地区研究生教育资源的存量少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刘茜 《湖南教育》2011,(11):9-9
10月14日,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国家2012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湖南地区招生启动。目前,报考资格确认工作正逐步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
高等数学基础强化培训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项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中硕士研究生高等数学基础薄弱的群体性特点提出应因材施教,并从构建和谐教学模式、提高数学素养等方面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的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文摘     
200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3700人9月23日,教育部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2007年招生工作部署会议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2007年,计划招生3700人,其中硕士生3000人,博士生700人。在3000名硕士招生计划中,教育部所属高校占2604人;在700名博士招生计划中,教育部所属高校占597人。北京大学等80多所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将承担2007年招生任务。中央部属高校毕业生基层服务3年免还助学贷款9月14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今后中央部属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指县级以下机关、企事业单…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是一项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研究生招生优惠政策,对该政策10余年的历史嬗变进行梳理,发现该政策正逐渐从单一规制走向多元共融,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优化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规模、质量和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高等教育鸿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繁荣。但该政策仍存在招生指标供需失衡、招生结构单一、培养质量不达标、毕业生违约率高等问题,使得政策的预期成效打了一定折扣,优惠政策的价值定位也发生了偏差。对此,需要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推进数字化治理和多元化招生结构、优化培养过程、降低违约率、编制少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表等多种途径进行改良,以期实现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人才从“有没有”到“多不多”和“好不好”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2.
向珍菊 《时代教育》2012,(7):278+280
本文以生源地为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和张家界(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对工作单位、工作类型、月薪和工作地区的期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项致力于培养高层次人才,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的民族教育政策,“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至今已持续实施10余年。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历年的政策文本出发,梳理其实施要点与突出变化,包括目标、招生与录取、培养、就业四部分,并与“预科政策”“特岗计划”两项政策的实施逻辑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于逻辑相对单一明确的教育政策,“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暗含“补偿”与“发展”两种复杂交织的政策逻辑,其间的潜在冲突造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内在张力与实践挑战。建议进一步彰显“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的发展逻辑,扩大招生范围,拓宽民族地区发展参与人群;拓展专项计划,精准培养地区发展所需人才,从而更好助力提高民族地区人群素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工作总结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教育部民族教育司举办《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国家级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数说教育     
内蒙古自2006年开始实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到2008年,三年间共有811名考生被录取到国家部委所属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深造,其中硕士595名,博士216名。  相似文献   

16.
文摘     
《中国民族教育》2006,(1):48-48
青海省教育厅认真组织首届“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招生工作;全国民族院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7.
近期,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民委、财政部、人事部关于大力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有关精神,教育部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意见》和《实施方案》将对努力培养一大批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施方案》就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招生范围、招生计划和经费、报考条件、培养任务、考试和录取、教学工作、职责和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政策实施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民族地区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意义重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利用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可以深入分析我国"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源于行动者反复博弈行为,博弈行为源于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高等教育政策在效率、公平、问责制、适应性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因此需要在制度层面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的计划(简称"民族骨干人才计划"),培养能为西部大开发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以促进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已经顺利地实施了8年,对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贡献较大,少数民族学生、培养单位、委托单位、地方与国家多方受益,多赢效应已经形成。但在考生入口、培养过程、毕业生出口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政府与培养单位可采取相应措施,使"民族骨干人才计划"的民族发展之路径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中央民族大学计划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博士研究生50名。 培养目标为:培养坚定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地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