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版改革与图书三级审稿制蔡云在我国的出版改革中,如何全面提高图书质量,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和这一问题相联系,如何改革当前的图书编审制度,特别是如何看待我国实行多年的图书三级审稿制,也是出版界经常提及的中心议题之一。从理论上说,图书三级审稿制是图...  相似文献   

2.
以质量为本策划图书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图书市场的激烈竞争,选题策划已成为出版界热门话题。图书选题策划的依据是读者需求,目的是谋求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其根本问题则是质量。以质量为本策划图书选题,不仅是全面提高图书质量的根本措施,也是图书出版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3.
刘签 《出版参考》2007,(11S):23-23
纸张是图书内容的载体,纸张费用和印刷费用在图书印制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印量较大的图书,纸张费用和印刷费用在印制成本中占的比例往往在50%以上。因此,合理地选择、使用纸张,是保证图书的印刷质量的关键,也是控制图书印制成本的有效途径。[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全面提高图书质量的关键在于管理。文章对近年来出版单位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如何加强督促出版单位重视图书质量管理的问题提出了七条建议,包括对图书质量采取区别性管理、恢复衡量图书质量的四种等级、修改图书差错计算标准、重视图书整体设计质量检查、加强对出版单位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追踪式监督检查图书质量、强化问责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针对图书质量滑坡的现状,从校对工作实际出发,加强校对质疑,全面提高校对质量,是当前确保图书质量的重要对策,也是出版现代化形势发展对校对工作的新要求。下面拟就这一问题谈点想法。    相似文献   

6.
易伦 《出版广角》2012,(3):65-66
图书的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提高编校质量是出版社的长期目标和任务,也是出版社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和源泉。编校人员应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养及各方面能力,协调好编校质量与速度的矛盾,全面提高图书的编校质量,出版更多适销对路的各类图书,取得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当前,制约图书质量上台阶的关键因素仍然是编校质量不合格。相当一部分图书的差错率超过新闻出版署规定的万分之一以下的合格标准,在读者中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要求出版社公开作出质量承诺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如何全面提高图书质量,这是出版界每一个同志都应认真思索的问题。作为一个老编辑,十几年来,我当过一百多种图书的责任编辑,担任过一百多种图书的复审或终审,个中酸甜苦辣,体会颇深。下面是我对提高图书编校质量若干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编辑超负荷与出版物质量张惠芝【石家庄】当前图书市场空前繁荣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出版物质量也出现了严重的滑坡。近两年来,新闻出版署先后三次对部分出版社的极少量图书进行了质量检查,不合格产品分别占被查图书的87%、100%和69%。这个比例充分说明了图书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借阅图书分析调整订书结构(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 入藏图书及比较怎样才能了解馆藏图书的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怎样才能发现藏书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认为只有通过对入藏图书的统计分析 ,计算出藏书中各类图书的比例 ,并把这些比例与确定的藏书结构比例进行比较 ,才能知道入藏图书是否合理 ,才能找出问题症结 ,提出改进措施 ,逐渐使馆藏各类图书的比例趋于科学、合理。新书采选是图书馆藏书建设的核心环节 ,采选质量的优劣 ,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发展 ,特别是在目前图书出版量剧增、图书经费紧缺的困境下 ,怎样用有限的经费采购到符合质量要求、能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图书 ,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图书流通数据的学科借阅比例、预约图书、荐购图书等,了解用户对不同学科的需求,从而为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时确定购买学科图书比例,学科图书内容,提高藏书质量提供参考,也为图书馆藏书建设时图书合理布局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把握重庆市出版导向,提高图书质量,促进出版繁荣,从今年3月21日起,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对重庆出版集团、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至2004年新出图书的三审意见按20%的比例进行了检查。目前,此项工作已顺利结束。  相似文献   

12.
“八五”期间,武汉出版社努力实施图书出版精品战略,不断增强阵地意识、质量意识和市场意识,提出了压缩品种,调整结构,优化选题,全面提高汉版图书的质量、品位的工作方针,以集中力量提高单本图书的质量效益为近期目标。对重点图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装帧、校对、印刷,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力求高标准、高质量,并注重宣传和市场开拓,使汉版图书质量不断提高,1995年获各类图书奖97项,实现销售总码洋6500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武汉地区出版界所瞩目。  相似文献   

13.
转换经营机制 加强经营管理 湖北人民出版社刘鼎华为了使讨论进一步深入展开,从本期起,围绕出版体制改革、出版社内部机制建立、目标体系建立、全面提高图书质量等中。C议题,发表比较系统的论述文章。衷心地欢迎广大出版工作者尤其是出版界的负责人员参加讨论。“阶...  相似文献   

14.
纸张是图书内容的载体,纸张费用和印刷费用在图书印制成本中占了很大的比例,尤其是印量较大的图书,纸张费用和印刷费用在印制成本中占的比例往往在50%以上.因此,合理地选择、使用纸张,是保证图书的印刷质量的关键,也是控制图书印制成本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社是学术性很强的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如何全面提高图书质量,促进图书出版事业进一步繁荣,适应四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近两年来,武汉大学出版社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与探索。下面谈谈我们一点粗浅的体会。一、建立科学的质量指标体系,统一质量标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质量标准及其体  相似文献   

16.
李兴梅 《出版参考》2013,(19):35-36
理科图书是指探讨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理论书籍,理科教辅图书的编辑、校对除了保证政治性内容的正确,更要强调概念、理论的科学性和引用资料的准确性。目前,理科教辅图书在理科图书数量上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提高理科教辅图书的质量尤为重要,而编辑加工是保证理科教辅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理科教辅图书的编辑加工有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兰台内外》2023,(8):64-66
在信息化背景下,各个行业的运行管理模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随着图书馆馆藏资源的逐步丰富,人工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为此,图书管理必须要紧密跟随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引入丰富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发挥其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势,全面提高图书管理水平,促使其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全面提高浙版图书的质量和声誉,不断增强在图书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使浙版图书真正做到面向全国,并逐步走向世界,1987年上半年,浙江出版总社决定每年集中抓一批重点图书的出版。经过一年来的努力,重点图书的出版工作进展顺利,并且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回顾一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感到,抓重点图书的出版,主要要抓好三件事:一要抓好思想认识的提高,二要抓好具  相似文献   

19.
图书的质量控制●杨玲图书的质量控制是图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图书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所谓图书的质量控制,即在图书的形成过程中,把影响图书质量的各种因素有效地控制起来。由于图书的质量形成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编辑出版各个环节的质量的综合,因...  相似文献   

20.
通过借阅图书分析调整订书结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通过对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1998-2001年期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读者外借图书情况的统计、分析、研究,提出了各类图书较为科学、合理的藏书比例,并与近两年图书的入藏比例相比较,找出馆藏的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