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五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二单元第二小节“土地面积的计算”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平面图形知识以及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节的教学目的是:1.通过实地观察和具体推算,使学生了解土地面积单位公亩、公顷、平方千米,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2.能把学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会解答有关计算土地面积的应用题以及单位面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和记忆 1.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2.认识步测和目测的实用意义和方法。 3.认识地积的意义。 4.认识井记住常用地积单位一一公亩、公顷、平方千米。 5.记住面积与地积的换算率和地积单位间的进率。 6.认识"行距"、"株距"。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与教法指要 本单元内容包括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平方公里)的认识、两个相邻土地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及其实际应用。与通用教材相比有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这部分内容由原来的六年制第九册提前到第七册;二是大大简化了土地面积单位(废除了“公亩”)。教材在编排上加强了实际操作、实地观察、引导推想等活动,以便使学生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有多大的表象,通过具体推算得出相邻两个土地面积间的进率,在实际应用中突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着重单名数的换算。这样不仅降低了难度,而且符合学生的认以特点,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之后,平方米和公顷间的进率竟然是10000。学生发现规律被打乱了,而且在运用进率解决问题时,常把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错记成100。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5.
一、填空。(每题3分,共15分) 1.7.8公顷=()平方米 930公亩=(公顷 20平方米==()公亩 56000公顷=()平方千米 4.5平方千米=()公顷 12.4公亩=()平方米 2.在O里填上“>”,“<”或“=”号 400平方米O 4公亩 28公顷O2800平方米 9平方干米O90公顷 607平方)KO6.7公亩 84公亩OO.84公顷 50平方米OO.05公顷 3.选择填空:(把正确答案的符号填在括号里) 一块边长()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二公亩。 A 100米 BI米C 10米 4.小玲从教室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共走13步,每步平均长度是0。56米,这间教室的长是 ()米。 A 7米 B 7.2米 C 7.3米 5.一块棉花试验田…  相似文献   

6.
本单元知识主要是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单位的换算,解答有关土地面积的应用题。 “公顷、平方千米”是新的面积计量单位。从学生的年龄特点看,四年级学生对“公顷、平方千米”没有感性认识,从数学知识看“1公  相似文献   

7.
四年级认识了“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总是弄错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困扰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本文通过分析与思考公顷的产生和演变,站在系统的角度上去考量面积单位之间的内在关系,为正确运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五单元,平方干米及其与公顷的简单换算。二、教学目标1.在认识常用土地面积单位“公顷’的基础上,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2.掌握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和简单换算方法。三、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四、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填空(用投影出示)。(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平方米,也就是()公顷。(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2)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立地,它的面积是()平方米。(3)4公顷=()平方米20000平方米。()公顷(4)常用的面积…  相似文献   

9.
化聚单位按级分隔效果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量单位的互化,特别是低级单位聚成高一级单位或者复合单位,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往往会出现“教师说不清,学生弄不懂”。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这样一种方法:把需要化聚的数量先按照“量”的进率定级分隔,然后按分隔的结果再进行化聚,效果较为理想。具体过程如下: 1.定级。小学数学中,涉及数量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一般为10,  相似文献   

10.
<正>"认识公顷"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中的教学内容,学生是在学习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等面积单位及它们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认识公顷的。教学例1时,我出示一篇学生写的数学日记(如下),让学生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使学生在填写的过程中产生认知冲突,激发他们学习公顷的兴趣。数学日记:你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补充完整下面的叙述  相似文献   

11.
公顷、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面积单位,五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思维单纯,难以理解实际面积的大小,特别是1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的大小。教材中有大量的实物演示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如:1公顷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面积,1平方千米是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通过计算得出: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由此得出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在进行公顷、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互化时,学生常会出现下面的错误。  相似文献   

12.
本单元教学土地面积单位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以及各单位间的进率。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对土地面积单位有一感性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3.
“名数化聚”的弥补教学凌云县一小冯丁兰在连续几届的高年级教学中,均发现学生对名数的化聚方法掌握得不牢。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生对计量单位的实际大小认识模糊,对“把高级单位名数化成低级单位名数要乘进率,把低级单位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名数要除以进率”这一方法没...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数学第七册“土地面积单位”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知识以及它们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主要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并通过实际测量和观察,了解1公顷有多大,使学生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  相似文献   

15.
[知识导序 ]化聚方法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长度单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面积 (地积 )单位 :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公顷体积 (容积 )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 (升 )、立方厘米 (毫升 )重量单位 :吨、千克、克时间单位 :年、月、日、小时、分、秒人民币单位 :元、角、分[知识导练 ]在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中 ,经常要进行各种量的计量。每种量都有各自的计量单位 ,我国现采用的法定计量单位与国际上通用的计量单位是一致的。(一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请写出下面单位间的进率 ,再说一说长度、面积…  相似文献   

16.
洪利荣 《云南教育》2001,(21):42-43
小学数学第七册“土地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知识及其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教材安排了让学生到操场上进行实际观察测量的活动,以便使学生直接感知1公顷有多大,练习中还安排学生测量学校操场,了解本区本乡的面积等活动,从而建立公顷的表象。通过例题、练习的具体推算,使学生掌握相邻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及其与平方米间的进率。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先复习计算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面积单位的实际大小,以及…  相似文献   

17.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应用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他们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在已有经验的支持下,能主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在“名数的化聚”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生对于化聚中到底是乘以进率还是除以进率模糊不清,就算他们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化为低级单位的名数,乘以进率;低级单位的名数聚为…  相似文献   

18.
一、复习要求 (一)量的计量 1.理解概念:量、计量、计量单位名称、单名数,复名数、进率、化法、聚法。 2.熟记货币、长度、重量、时间、面积(地积)、体积(容积)六类八种汁量单位及同类相邻计量单位间的进率。 3.掌握化聚的方法和步骤,能熟练地进行化  相似文献   

19.
单位换算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的学生只知道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化为低级单位的名数时,用进率去乘高级单位的数;把低级单位的名数聚为高级单位的名数时,用进率去除高级单位的数,却未能彻底弄清化和聚的算理,因而在单位换算中或者不出现化聚的过程,或者出现一些错误的化聚过程。如:  相似文献   

20.
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是以单名数的化聚、熟练掌握各单位间的进率及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为基础的。据此,在教学中,可采取“分”“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熟练地掌握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