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观察发现,体育课学生注意力分散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外部的刺激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会引起学生的分心。如教师正在讲解某一个动作要领,突然校外一阵激烈的锣鼓声,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就会转移。这时,教师不应急噪地训斥学生,可以停顿片刻,稳定学生情绪,待声音过后,学生静下来,提个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讲课上来。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如课堂上学生突然打起来,或个别调皮的学生有意捣乱等,也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一般情况下,教师不宜把课立即停下来处理,更不要和学生“顶牛”发脾气,使事情…  相似文献   

2.
顾兵 《体育教学》2000,(2):31-31
体育教学具有活动空间大,组织工作复杂,可控性差等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不允许发生突发事件,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或企望学生绝对不发生违纪行为是不现实的。为提高体育教学效率,本人以应变技巧“七法”抛砖引玉,望同行们不吝教正。一、以静制乱法上课伊始,学生注意力往往分散,甚至对上一课的作业或刚才的考试感受还在七嘴八舌,喋喋不休,队形散乱。这  相似文献   

3.
<正>一、创新整队环节,快速把学生注意力从课间转移到课上课堂的前两分钟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的时间段,创新整队形式则能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1.游戏吸引。一上课,用小游戏吸引学生的"眼球"。如,"剪刀、石头、布":教师和学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而言,人们较多地关注文化课的有效教学,往往忽略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事实证明,注重体育课堂的教学有效性能提高学生身体练习的密度,有效地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从而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一、组织、调动队伍的简约性与普通文化课不同,体育课堂教学中经常需要队伍调动。从队伍调动的效果来看,可以分"有效调动"与"无效调动"。"有效调动"是为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需要,强调路线短、时间短。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充分,设计要  相似文献   

5.
<正>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不经意间发生无意注意的行为,对此,体育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一、有效运用幽默在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在课中因为突发事件或疲劳而分散,教师如果巧妙运用一些幽默的语言会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相似文献   

6.
在体育教学课开始阶段,如何根据中小学学生的学习生理、心理特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兴趣和求知欲,使之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是安定课堂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教师在课的开始做短暂的思想动员以及利用各种引导手段集中学生  相似文献   

7.
黄先斗 《体育教学》2011,(10):29-29
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双语教学和视频、音乐的有机整合,让体育课堂激情飞扬、活力四射。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体育课堂的授课效果,而兰州宁卧庄小学李明昱教师的《健身球》一课,合理地利用双语教学,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体育课堂活力倍增,教学效果甚佳。来自成都的张华兵老师在《女子防身术》一课很好地利用视频教学,把教学中难以把握的技能——直拳练习、提膝顶撞练习,形象直观地用视频加以呈现,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的直观表象,对进攻与防守的技术要领理解得更加清晰透彻,节省了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中,掌声是体育教师使用较多的一种教学信号。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巧妙地运用掌声不仅能传达着不同的信息内容,而且有时能起着语言无法代替的作用。一、提示性掌声体育课受外界环境因素干扰比较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教师整队、宣布课的内容之前,配  相似文献   

9.
<正> 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活动面广,空间大,干扰因素多。学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上课,易分散注意力,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怎样在教学过程中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针对不同情况,我们采取如下方法: 一、以静制动法上课伊始,为尽快集中学生注意力,除根据各年级学生特点做一  相似文献   

10.
<正>一、按照教学过程选择音乐1.开始引趣。"善始者,事半成。"预备铃响前,把节奏感强烈的乐曲——运动员进行曲播放给学生听,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予学生一种愉快的感觉,从而在课的一开始就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2.导入妙用。准备活动过程中妙用音乐,营造课堂氛围,可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如,在低段体育课上,根据小学生年龄小、心理幼稚及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教师采用《健康歌》创编了一套"健康操",使枯燥无味的徒手操教学活跃起来,学生也易于接受,会很快让学生真正进入课堂角色。  相似文献   

11.
于斌 《体育师友》2007,(5):24-24
"抓手指"是体育教学中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放松学生身心的一种小游戏,许多体育老师对此也很熟悉。它组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不同年龄的学生,既可用于课的开始,目的是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体育课上,也可用于  相似文献   

12.
<正>"课前一事"的方法主要用来解决学生从课间到上课时注意力的转换问题。一般要求学生在上课前1分钟就要集合完毕,教师精讲一个时长2分钟左右的励志故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刚开始采用该方法时,一些学生还会窃窃私语、左顾右盼;两个月后,学生逐渐地喜欢上教师的"课前一事"这种方法,并开始能够认真聆听教师所讲的故事,还有学生会在课前就来询问今天讲什么故事,甚至有学生  相似文献   

13.
胡超 《体育师友》2017,(4):14-16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运动动作的示范、反馈与指导,而学生需要身体实践与体验,没有身体的反复实践与体验,运动技能无法习得。然而,目前的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体育学困生",这类学生身心抵触体育学习,因此体育学困生是体育课堂教学关注和帮助的重点对象。文章结合教学实例从优化课前预设、提高兴趣激发、加强常规落实、关注学习品质、调控课堂关注这五个手段来干预体育课堂学困生的出现,并促进体育学困生在课堂中进行有效学练。  相似文献   

14.
<正>一、集中注意力好的体育课开始部分就是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从课间的玩耍状态集中到课堂的学习之中,为紧张的活动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如,上课铃声响了,学生还在队列中讨论上节课的考试内容。这时,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抓手指’比赛,谁输  相似文献   

15.
<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通常的释义是向学生提供一个或多个知识点制作的短视频,让学生在家或课前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讲解与师生、生生间的协作方法进行答疑、解惑,满足学生的需要,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实践获得更贴近自身实际需求的学习。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要根据教材特点,采用不同形式,以保证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爱上体育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过多的讲解说教,学练中的越俎代庖,在不经意间剥夺了学生创新思维和体验运动的权利;手把手地"灌输式"教授不仅磨灭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兴趣,还让学生失去了热爱运动的信心。在《篮球原地运球》一课的教学中,执教教师利用分组学习,让每名学生通过学-教-练的形式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课  相似文献   

17.
集中学生注意力是上好体育课的必备条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总是容易分散。引起学生课上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第一,来自外部的强烈刺激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例如阳光、噪声、风沙等强烈刺激。第二,来自学生内部(生理、心理)的原因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例如学生对某些体育项目不太感兴趣,而分散注意;特别能引起学生愉快的期待而分散注意;由于疲劳、饥饿而造成的注意力分散。第三,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注意力分散。例如师生关系紧张、教学不得法造成注意力分散;还有教师本  相似文献   

18.
集中注意力练习是体育课开始时的一个重要环节,它针对学生刚上课时,受外界环境或自身因素的影响,注意力分散、精力不能迅速集中到体育教学中时,教师所采取的一种强化诱导性的措施?合理安排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准备,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保证机体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安排与选择集中注意力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沉闷无味的课堂,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吸引来学生认真听讲的目光呢?因此,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使自己的课堂艺术化。一、用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课堂上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笔者在组织一堂立定跳远课时,学生失去了练习兴趣,注意力开始严重不集中了,这时,笔者就说了现在"皇帝出宫"了,谁来接驾啊!学生的注意力立马就回来了。二、精心设计教学,吸引学生  相似文献   

20.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难较长时间地集中,因而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二年级学生的注意特点是:无意注意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意注意正在发展,但不完善,并且他们的注意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去集中学生的无意注意呢?一、精心设计,开好场由于学生注意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来到”。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布场地,把体育器材整齐地布置在显眼的位置上,有意识地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在整队或宣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