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非稳定训练是指非稳定支撑的力量训练,根据项目的技术特征,身体在不稳定支撑条件下进行的力量训练。非稳定训练可唤醒更多的小肌肉群的参与,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调控能力。([1])目前国内外使用非稳定训练的设备主要有波速球、瑞士球、平衡垫等,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支撑面积的大小,改变支撑面的稳定性,以营造非稳定界  相似文献   

2.
身体素质练习是各运动项目活动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来说素质训练比较枯燥,尤其是上肢类的练习。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练习的多是跑、跳和各种游戏(也是下肢类)等,有针对性的介绍上肢支撑练习的方法不多,其实一些上肢支撑练习是受孩子们喜欢的,笔者通过对清华附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设计出以下九种小学生上肢支撑能力的练习方法。这些方法不但学生们喜欢做且能够达到锻炼上肢支撑能力的目的,它的主要特点是简单易行,这些内容不仅在课内能够进行,也可指导学生在课间或课外进行练习。1.对墙支撑动作方法:面对墙壁一臂距离站立,手臂…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躯干支柱力量的概念简要介绍,并从保持身体姿势、提供近端固定、提高四肢能量传递的效率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的功能,然后从优化运动姿态和身体平衡能力、提高跑动的速度和挥拍的质量、促进能量的传递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作用,最后从深层肌肉激活大于浅层肌肉锻炼、稳定练习大于不稳定练习、从少到多训练肌肉和关节等方面分析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原则,并从俯桥支撑训练、侧桥支撑训练、背桥支撑训练、结合瑜伽球开展支撑训练等方面阐述躯干支柱力量训练在业余羽毛球训练中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丁敏奎 《体育教学》2008,(11):52-53
单腿蹲起是身体直立,一条腿支撑身体,一条腿离地,支撑腿做蹲起动作。单腿蹲起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这一手段时,只是一味地强调单腿蹲起的数量和动作的标准度,致使这一练习手段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而我在平时运用这一练习手段时,通过练习方式的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就把我创编的一些练习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核心力量训练作为一种较新颖的训练方法,打破了原有的训练手段与格局,虽然在国内田径训练中大量引入,但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细化提升。通过分析核心力量对田径训练的有利价值和意义,认为:有利于肌肉的神经控制和提升动作稳定性、有利于增加能量利用率提升运动能力、有利于增强运动员的本体感受与调控能力。并结合田径训练方法与手段,按照等长与等张收缩的基本理念,将田径中核心力量训练分为:稳定性静力性动作练习、静力性四肢可控动作练习、动态动作下核心部位的非动态运动、动态运动下的运动员练习、动态运动时运动员的抗阻练习五大类方法。  相似文献   

6.
单腿蹲起是身体直立,一条腿支撑身体,一条腿离地,支撑腿做蹲起动作.单腿蹲起是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控制身体平衡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在半时的教学和训练中运用这一手段时,只足一味地强调单腿蹲起的数量和动作的标准度,敛使这一练习手段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和兴趣.而我在平时运用这一练习手段时,通过练习方式的改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而我就把我创编的一些练习方法介绍一下,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和训练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练习内容 学生的训练时间是每年的9月到第2年的4月,训练时间7个月,在这7个月里可分为三个阶段。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训练阶段。对参加体育专业短期训练的 考生,一般每年在9月初至11月底开始,在此阶段应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培养协调能力和灵活性.此阶段应以100米1800米、立定跳远、推铅球身体素质考试项目所需的机能练习为主,并兼顾发展专项所需的身体素质,在此阶段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难度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练习。在力量的发展上以一般力量为主,轻重量多次数的练习,轻器械的投掷动作练习,学会原地投掷铅球的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速度发展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跑的基本知识、技术、学会跑的正确姿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运动人体科学与运动训练学的相关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参与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技术特征进行理论分析和规律探讨。旨在从整体上系统地理解竞技太极拳中32系列难度动作各阶段间的关系,进而准确把握此类动作训练方法设计的理论基础,从而设计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以提高运动员32系列难度动作落地单脚支撑的稳定性。研究得出,可通过SWISS球上俯卧转体等训练提高核心肌群的协调控制能力,BOSU球上单双腿直立或半蹲等练习增强髋关节肌群的离心收缩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仰卧屈膝足跟夹SWISS球、手法松解等方式增强膝关节不同肌群的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神经协调控制能力;通过踝关节PNF拉伸、跖趾关节PNF拉伸等增强足底非固有肌离心收缩能力和柔韧性,提高足底固有肌的神经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9.
太极拳动作基本时空特征及其对平衡稳定性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24式太极拳动作基本时空特征,探讨太极拳运动影响平衡能力的要素.结果显示:练习24式太极拳过程中,单脚支撑是一个难度较高且不稳定的动作,单脚支撑时相占1/3时间;长期练习太极拳,有利于发展中高龄练习者平衡能力,增强其生理机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我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队运动员姿势控制能力进行训练和评价,为后期的专项训练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对13名国家运动员(男性6名,女性7名)进行3种不同的姿势控制能力训练,利用METITUR平衡能力测试系统在训练前后对13名国家运动员进行平衡能力测试,一个训练周期后,对2017年和2018年两个赛季运动员的技术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METITUR平衡能力测试,13名运动员静态平衡能力在前后方向上(Y轴向)的稳定性升高,说明运动员在控制重心能力上有所提高。通过训练前后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测试人体重心曲线图,运动员训练后在支撑面左右方向的自动态平衡能力有所有提高。技术动作对比分析的结果显示,运动员的着陆成功率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结论:通过为期6个月的姿势控制能力的训练,运动员的静态平衡能力在支撑面前后方向上明显提高,动态平衡能力在支撑面后的左右方向上有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陆地训练在花样滑冰旋转平衡稳定性和动作流畅延伸性的训练中有着自己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加强各关节肌群肌力的协调能力是花样滑冰冰、陆结合训练的目的。陆地与冰上训练相结合是培养花样滑冰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与机能的必要方法、手段,是提高花样滑冰运动员平衡能力的重要途径,陆地训练配合冰上练习可使运动员提高对正确身体姿势的感觉、发力肌群的控制能力、掌握专项技术技巧,采用冰、陆结合的训练方式适当地变换训练的环境和训练的内容,可以在心理上给运动员一个适当调节放松的空间,有利于消除精神疲劳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如何提高网球运动员击球稳定性为目的,探讨平衡与核心肌肉群的训练对提高网球运动员击球稳定性的效果。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把网球运动员进行了不同训练项目的分组,在训练前、后均对测试者进行击球稳定性、平衡能力的测验,来评价训练的效果。研究发现经过平衡及核心肌群训练,在两边发球稳定性有了显著的进步,但在正拍与反拍击球则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并结合多年训练经验,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国际级和国家级运动健将)分腿水平支撑难度动作常见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旨在为广大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运动员在分腿水平支撑训练与练习过程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学的支撑跳跃动作虽然比较简单,但对其基本技术的教学是不能忽视的。教会小学生这些基本技术,不仅是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所需,而且也是为了今后学习较难动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支撑跳跃的教学特点,主要是依据教材性质、教学任务及小学生的特点而进行的。 (一)小学生在练习跳马难度动作以前,应着重进行专门的基础练习,主要是发展跳马所需的身体素质,掌握跳马主要环节的基本技术。每次课都应安排发展弹跳力的练习。此外,还应发展踝关节的力量,以提高学生跑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核心稳定性训练的基本原理,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的作用、中长跑运动员实施核心稳定性训练的方法和建议.认为,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跑的效率、呼吸肌能力,以及维持良好身体姿势和预防损伤;中长跑运动员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包括基本的腰椎-骨盆稳定性训练、高级腰椎-骨盆稳定性训练、动觉训练、功能运动训练几个阶段;训练中须区分动力性肌肉训练与稳定性肌肉训练,并保证躯干对侧肌力平衡、正常呼吸.  相似文献   

16.
徒手练习是提高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和动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进行徒手练习时,经常采用芭蕾舞训练中的把杆练习。在把杆练习中,控腿动作是难度较大的一个练习。通过控腿动作的练习可以大大提高整套动作的控制能力和前庭器官稳定性,增加静力性力量等,因此,在柔韧性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静性力量练习(控腿goo),对整套动作中保持身体平衡大有益处。但是,控腿动作尤其在goo位置,最易造成疲劳,因此,大运动量训练后,如何加快机体的恢复过程,有效地消除疲劳,是艺术体操训【练中需解决的课题之一。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关于动力性活…  相似文献   

17.
在花样滑冰全年冰上训练的形势下,探讨了花样滑冰有效的辅助练习方法——单腿平衡支撑练习法,对其依据和效果进行了分析,根据训练实践,提出了5种练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再论推铅球的最后用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对推铅球最后用力概念界定的基础上 ,重新划分推铅球最后用力的阶段。查阅了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 ,在此基础上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提出了划分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的新理论 :推铅球最后用力阶段是从支撑脚着地后积极蹬伸产生向前水平支撑反力开始到铅球离手的过程。整个最后用力阶段分为单支撑和双支撑 ,单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对左趾向前水平位移、身体重心速度水平向前增量有积极的作用 ,促进左脚积极着地进入双支撑最后用力阶段。在训练中选择提高下肢离心 -向心收缩能力的练习 ,提高力量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19.
核心力量训练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训练项目之一,对于运动员的平衡能力、灵活性以及爆发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不损伤小学生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最大程度提升核心力量训练效果,是小学田径训练中人们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从训练计划、训练方法、训练形式三个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训练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小学田径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加拿大冰壶国家队体能训练计划,对冰壶运动的制胜因素、关键体能因素、训练计划实施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运动员身体重心姿态的稳定性和抗疲劳的能力是影响投石准确性的决定因素。加拿大奥林匹克冰壶队体能训练包括短时多样常态的平衡训练;小负荷多次数的一般力量循环练习;贴近冰上动作结构的专项力量耐力训练以及有氧持续训练与有氧间歇训练相结合提高恢复能力。体能训练贯穿全年训练计划始终,平衡训练与核心训练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