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锐是一位致力于民间底层描述的作家,在他的笔下,山西的吕粱山以一种别样的地域文化特征得以呈现,展示出丰富多样的文学内涵。在“用汉语深刻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下,李锐将吕梁山的民间风俗和其体现的生存状态,提升到普遍人类存在境遇,用本土中国的写作彰显了中文写作在世界文学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集宁师专学报》2017,(5):25-29
作家李锐在《太平风物:农具系列小说展览》中,以近乎预言的形式展开了对农具、农民、农村未来发展走向的预测。传统农具的逐渐消失,给农耕文明画上了句号;农民和农具的变异,使得二者的命运发生了悲剧转变。作者以超拼贴文本、倒叙、戏剧化的处理手段,给故事的情感蒙上了沉重的悲剧效果,以此表达出自己对于农民生命困境的体验和不安。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个对理论有着浓厚兴趣的作家,他在完成两个长篇《无风之树》、《万里无云》之后开始执著地思考“写作”与“本土中国”这一问题,发表了《语言自觉的意义之一、之二、之三、之四》、《被简化的语言》、《网络时代的“方言”》等一系列文章,在他的引导下,我们又重新去体验、发现语言,重新审视“语言自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5.
于晓威的《L型转弯》《勾引家日记》两部小说集题材广泛,无论是从历史到现实,还是从城市到农村都有精彩的写作。在这些作品中,于晓威透过生活的表象,凝入沉重的思索。于晓威用他的创作实绩,展现着辽宁文学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6.
于晓威的《L型转弯》《勾引家日记》两部小说集题材广泛,无论是从历史到现实,还是从城市到农村都有精彩的写作.在这些作品中,于晓威透过生活的表象,凝入沉重的思索.于晓威用他的创作实绩,展现着辽宁文学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是要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吸取到智慧和力量 ,从中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造 ,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去关注现实、关心人类的命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修辞学发展源远流长 ,但学科发展的现实并不顺利 ,这主要源于历史的成见与现实的阻障 ,要突破目前的困局 ,最需要的是首先确立一个科学的修辞学认知观。  相似文献   

9.
建设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当代中国所面对的新主题。从关学的角度看,和谐便是一种美;从物理学角度看,这是一种对称和平衡;从哲学角度看,这便是辩证的统一;从政治和管理的角度看,这便是一种公正和稳定,所反映的是社会组织的控制和发展的良性循环。本文试从“和谐”的历史认识与现实价值目标作一思考。  相似文献   

10.
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艺术性颇高。80年代批评在评价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时,将对艺术性的发现组织到“民族文化心理”的揭示上,因而忽略了对其艺术性的有效阐释。论文从审美批评的角度重读《厚土》,认为《厚土》以非现代亦非田园的时空建构与“滴——滴”式叙事结构,达到了对在乡土中国永世为农的人的处境的文学表达。  相似文献   

11.
李锐的知青经历不仅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且也为他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生命体验,它融贯于李锐的整个小说创作中。但不可否认,知青经历也给李锐的小说创作造成了难以摆脱的困境。乡土空间价值判断的摇摆游移;“革命”身份的有意回避导致作品反省力度的减弱。  相似文献   

12.
"中国梦"是在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交汇点上提出的一个概念。从历史的、世界的以及现实的视阈来"释梦":"中国梦"是中国人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更是对美好生活的现实期盼;"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梦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完善社会制度和机制,需要信心和智慧,冲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把眼前的需要与未来的发展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育面临着尴尬的局面: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小说、讲座等能够引起大众的兴趣。甚至到街头巷议的地步。但历史课不受学生欢迎。其缘由,除了影视作品、小说、讲座等形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外,还在于其中的有些内容能够使人联想到现实,给一些人对历史或现实的迷惑提供某种解释。中学历史教学却给学生这样的感觉:历史是过去的,带着一副冰冷的面孔,让人敬而远之:历史太遥远了,不能理解,对现实生活没有什么帮助。冈为目前中学历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满足高考的需要。钻研试题和训练应试技能成为历史教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主体。虽然现在的高考试题注意与现实的联系,但受应试目的的制约.这种现实关怀缺乏内在的动力。中学历史教学的这种现状.不易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至于历史教育的终极目标——人文素质的培养,也难免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昌富 《文教资料》2010,(29):167-168
历史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目中就是尘封的过去,对现代人来说遥不可及、如梦似幻.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甚至是毫不相干。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始终持有一种可学可不学的态度,严重影响着历史教学的质量。文章作者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抓牢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理想信念"是由"理想"和"信念"组合构成的新术语,它与"理想""信念"以及"信仰"有着不同的内涵。对这几个术语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分析,是深入探讨"理想信念"概念并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的重要前提。"理想信念"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实必然性。就当前而言,理想信念主要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息息相关。因而,探讨"理想信念"概念的历史发展及其现实必然性将有利于促进人们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陈燕 《成才之路》2011,(24):60-61
历史知识在学生看起来离他们很遥远,在大量的枯燥的历史知识面前,他们会无所适从,会站在与历史学科对立的面上来看待它。而在新课程下,不论历史必修内容、选修内容都彰显着时代的特色,都蕴涵了时代的精神,因此我们这些引导者在课程教学中要增强历史与现实的对话,让历史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传承古代丝绸之路,又超越古代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在路线上与古代丝绸之路有密切关联,在文化上传承丝路精神,同时,古代丝绸之路也给今天的"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文坛,李锐是一位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寻求不断超越的作家。20世纪80年代的《厚土》诸篇中高度控制、简洁内敛、井然有序的书面语言及叙述风格成为他难以超越的制高点,而《无风之树》和《万里无云》中的“口语倾述”成为李锐小说创作的一次整体超越。  相似文献   

19.
朱晶电影美学思想的要义 ,一是注重电影深蕴的历史内涵、史诗精神及其由此而引发的对当今现实的询唤 ;二是积极倡导一种具有感染价值的美学现实 ,强调电影对生活真实性的逼近。这些思想既是对电影艺术本性的重申 ,又反映了当代世界电影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0.
从中共党史的角度出发,简要解读"四个全面"战略构想在中共党史上的继承和延续,并在这一基础上分析"四个全面"在应对新形势、新常态时所做出的创新。"四个全面"中的战略目标是立足于新常态下制定的合乎国民愿望、合乎中国经济社会实际的发展目标。这个目标有着历史一贯的继承性。发展新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儿女的一致愿望。从毛泽东时代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一直在进行着复兴中国社会的伟大尝试。"四个全面"的理论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