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闫俊周  杨祎 《科研管理》2019,40(4):34-43
基于沪深A股296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BCC模型、超效率模型和回归模型对2013-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效率进行了评价和投入产出改进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供给侧创新总效率、纯技术效率呈缓慢增长趋势,但整体水平较低,规模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按产业分类来看,在供给侧创新总效率和纯技术效率方面,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产业呈上升趋势,生物、新能源汽车产业呈倒V型结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呈V型结构,各产业规模效率较高,但创新总效率差异较大;政府补贴、全时研发人员人数投入冗余率较高,当年专利授予数量、市场需求增长率产出不足率较高,政府补贴、研发投入强度、全时研发人员人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吕静韦 《科研管理》2020,41(6):47-5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是主体动力要素和调节动力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波特竞争力理论和钻石模型,文章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及相应指标体系,并运用SPSS190,采用相关分析法、方差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等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和市场能力要素的发挥失常,而市场化环境下资本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的调节效应可以有效改善该非理想状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3.
“十二五”规划将新兴产业视为寻求经济增长点的重大战略选择,国家将通过财税、金融等一揽子政策予以重点扶持。文章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特征、重点领域和方向,研究税收政策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并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2007-2014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生物医药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创新数量(专利申请总数)和创新质量(发明专利申请数)度量创新绩效,实证结果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绩效。本文进一步检验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实施路径,发现信贷机制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呈现正显著,而补贴和税收机制影响则并不明显。本文不仅为产业政策推行的抑制效应研究提供了证据,还丰富和拓展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并且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制定、实施、评价以及优化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innovation financing policies for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of Singapore and Taiwan, the first tier countries/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 (NIEs) in Asia. In particular,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venture capital and capital market funding policies. The study has shown that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model is successful in Singapore and Taiwan as a result of having clear cut agencies responsible for carrying out policy implementation. Both countries also have stock markets for high-tech industries with flexible market-entry regulations to suppo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study offers empirical reasons on effective innovation financing policies to support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6.
基于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2011—2013年间的面板数据,对企业RD投资的融资约束与融资渠道依赖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RD投资对现金流存在依赖性和融资约束效应,但是新兴市场板块(中小板和创业板)的融资约束与主板市场差异并不显著;企业的研发投资存在内源融资依赖性,内源资金是RD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而且新兴市场板块企业RD投资的内源融资依赖性弱于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7.
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条件和培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环境、具有战略高度的产业规划、超前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可行的投入保障机制、掌握先进技术的核心企业和关键的产业链环节等因素,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关键条件;提出从引导资源聚集、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等方面培育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传播学中"碎片化"理论的研究,通过具体产业举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碎片化"的表现,然后分析政策碎片化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政策"碎片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南晓莉  韩秋 《科学学研究》2019,37(2):254-266
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备受中央和地方政府重视,一系列扶持政策相继出台,但相关政策在颁布以及执行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在此过程中引发的不确定性预期都将影响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融资约束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现实背景,通过抑制效应与挤出效应双重视角,实证检验了政策不确定性对新兴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新兴企业研发投资,并且,该不确定性加剧了新兴企业的融资约束和固定资产投资倾向,对研发投资产生抑制效应和挤出效应。进一步截面差异性检验发现政策不确定性对民营企业、老龄企业、所处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影响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意味着对传统技术轨道的替代,其创新过程会遭遇"失灵"问题,在完全市场机制下,替代无法自动实现,需要政策干预。本文基于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政策的实证研究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各阶段的失灵机理和表现不同,政策干预的目标和工具选择也应动态调整;产业创新政策研究和制定应遵循"发展阶段-失灵机理-政策目标-政策工具"的理论框架;NEVI产业的阶段性政策目标未达成的原因包括政策激励的着力点偏差、政策对象不全面和政策工具出台不及时等。本研究具有开拓性,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培育离不开重大海洋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的紧密结合,海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是推动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两大原动力。在分析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构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双螺旋培育模式;以江苏省为例,探寻基于创新双螺旋视角下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为区域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何小钢 《科学学研究》2019,37(7):1238-1248
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跨产业升级现象正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构建了跨产业升级、战略转型与组织响应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剖析跨产业战略转型过程与机制以及组织结构的策略性响应行为。以深圳达实智能作为案例,揭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互动过程及其对企业竞争力与升级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达实转型成功的关键在于动态调整组织结构以适应跨产业、跨区域转型战略带来的管理决策的复杂性。行业与区域交叉的条块式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对客户(市场)的响应速度与运营效率,为提升价值链地位和推动营收快速增长奠定了组织基础。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新兴经济体本土企业提高组织响应能力成功实现跨产业战略转型的一个系统框架。新兴经济体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技术融合导致企业战略呈渐进式转型特征,组织架构响应则呈动态调整形式。“渐进式战略转型与动态组织架构响应”模式成为新兴经济体企业跨产业转型的重要特征,对于理解新兴经济体跨产业升级现象、打开“战略转型与组织响应黑箱”大有裨益。本文进一步丰富了跨产业升级和Chandler“结构追随战略”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支持,但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本文构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支持机制,分析框架揭示了产业政策工具与产业政策功能和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相适应的政策演化机制。明确了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运行的原理,并提出通过政策的反馈修正,找到制约机制作用发挥的阻碍因素的分析方法,进一步的完善了政策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机制的理论结构。从需求面、供给面、环境面三个角度提出政策优化思路,以期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杨赞  杨鸿杰 《科研管理》2022,43(1):153-160
    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不断增加,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为显著。随着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许多非房地产企业参与房地产投资,这可能会对企业的创新研发活动造成影响。本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研究发现,房价的快速上涨吸引工业企业参与房地产市场投资,该投资行为在短期和长期中对企业的R&D投入具有显著的挤出效应,对于企业经营效率则无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利于从企业研发和创新的角度理解房地产市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调整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角色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内在需求,正成为我国创新产出的新引擎。本文通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江苏省各地区2012-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研究表明江苏省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利产出显著提高,空间集聚性较强,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对专利产出的拉动作用具有时间衰退性。由鉴于此,为促进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各地区应提高产业创新知识共享能力、加强各地区产业集聚水平以及延长战略性新产业链。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9年到2014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运用实证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了创业风险投资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的溢出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的介入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具有显著的正向带动作用,拥有风险投资背景的战略性新兴企业更容易获得以短期债务融资为代表的外部债务融资以及外部权益融资,而且风险投资的融资带动作用对于非国有战略性新兴企业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斌  欧伟强 《科研管理》2016,37(7):35-46
论文分析了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六大"演化代",阐述了两岸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演进机理。并以闽台LED产业集群为例,采用多链扩展改进的产业技术路线图,对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过程进行全产业链、多维度综合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的思路:(1)在实现模式上,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对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接,进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加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最终带动两岸新兴产业集群乃至相关产业集群的腾飞。(2)在运行机制上,实现由"分散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变、由"个体制造"向"聚合制造"转变、由"技术追赶"向"技术跨越"转变。  相似文献   

18.
李强  楚明钦 《资源科学》2013,35(4):704-712
在全球经济衰退凸显的形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了各国用来抑制颓势,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战略转型的主要手段.本文通过基于能源产业建立新能源和常规能源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计算公式,计算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的贡献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整体上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低于以常规能源为代表的普通产业,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常规产业,可以预计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贡献.文章认为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贡献率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还处于未成熟阶段、缺乏核心技术、产业政策配套不足和技术转化率低等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在政府政策上面应当加大研发投入、完善财税政策、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需和加强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9.
基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目标的分析框架,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2010年及以后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发现:广东产业政策主要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同时强调与港澳合作,香港产业政策主要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颁布,澳门产业政策主要由澳门特区政府颁布且与粤港合作程度较低;粤港澳三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但均强调环境型工具的使用;大湾区在宏观层面上的产业政策战略目标较为一致,但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地方差异性。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和目标关联模糊、产业补贴存在弱化市场机制的风险、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不均、产业政策与配套政策缺乏联动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导向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政策体制的适应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协同性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有关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效应的研究对产业特征的关注还不充分,影响了对激励政策产业层面效应的深入理解。本文认为更为系统地重审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效应,有必要将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同步纳入研究模型,因为它们分别影响产业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动机和技术创新能力。当产业市场竞争度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都处于高水平时,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对产业技术创新的正向效应最为明显。实证数据来自和五类使能技术的应用密切相关的16个制造业的2013—2017年的数据,包括R&D资本存量、全时人员当量、发明专利申请数、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产品销售收入数据,和以DEA视窗方法计算得到的产业技术创新绩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技术吸收能力放大了税收优惠政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正向作用;但是R&D补贴政策对于技术吸收能力低的产业有更高的正向效应;当技术市场竞争度高时,技术吸收力对税收优惠与R&D补贴的正向促进作用最高。本研究深化了对技术创新激励政策的作用机理的理解,并提示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重视产业的市场竞争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