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生是政治教学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确立政治课教学的学生观,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学生观是教师教育观的重要构成。教师的学生观直接制约着教师教育手段的选择、教育过程的效率和教育的最终结果。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教育教学氛围的形成也都要取决于教师是否有科学的学生观。当前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可或多或少的归因于教师学生观的不当和缺失。教师在学生观上的主要问题反映在教师怎样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主体性、发展性、个性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姚秋平 《现代教学》2013,(Z1):34-35
良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正能量"。师生沟通是教师打开学生心灵天窗的钥匙,是建设和谐师生关系、释放教育"正能量"的重要法宝。那么,如何通过沟通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呢?首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采取何种态度和采用何种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依据,影响乃至决定着师生关系的性质和内涵。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在研究课、公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回溯、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生关系及其地位问题是各国课程改革中的关键问题之一。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及其地位问题曾出现了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学生中心”师生关系观和“教师中心”师生关系观,它们在20世纪西方教育发展史上摇摆不定。考察20世纪西方师生关系观,不仅有益于当前的教学改革,而且对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存在主义教育视野下的师生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存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重视教师作用,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性和自由选择,倡导"你-我"对话式的师生关系.这种师生观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是:树立平等的新型师生观;确立师生主观性共存的意识;建立对话式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学生观的体系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观是教师教育观的重要构成,它直接制约着教师教育手段的选择、教育过程的效率和教育的最终结果。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教育教学氛围的形成也都取决于教师的学生观。学生观问题不容忽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可或多或少地归因于教师学生观的不当和缺失。在广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认真研究学生观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的学生观,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基础之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观点,是我们确立科学学生观的根本依据。以此为出发点,遵从时代的要求以及社会和人发展的需要,理想学生观的科学体系构成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总是把学生看作对象化的客体,持一种物化的学生观,学生只会服从,不会思考,更不会创新。无疑,这样的学生观,不适于当今的时代。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激活学生的思考意识、创新意识,坚持人化的学生观。这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交融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的实施需要人化的学生观和相互体验、交融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8.
师生关系中蕴含着教学价值观,师生关系是教育功能实现的基石。教师如何研究学生,如何从学生的教师观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出发点。通过问卷,调查了学生心目中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品质,并以大学生教师观的视角归纳了蕴含其中的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9.
主体缺失、主体发现和交互主体性建构是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的三个阶段.而交互主体性是主体性教育视野中理想的师生关系,这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昭示了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观等一系列教学理念的革新,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当人类处于世纪转换之时 ,应把什么样的教育带入下个世纪 ,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而其中重要的工作就是清理教育的地基 ,对教育中的知识观、师生关系、学习观、教师观和评价观等若干理念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1.
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时空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9年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资料,分析钦州湾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及pH值的季节变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钦州湾海水平均温度春季20.4℃,夏季30.1℃,秋季16.0℃,冬季14.6℃,变化特征与气温的季节变化相同,空间分布为夏秋季河口区的水温都略高于湾口区,而春冬季则相反。海水平均盐度春季20.067,夏季17.975,秋季23.864,冬季23.660,表现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各季节空间分布总体表现为河口区低,湾口区高的趋势。海水pH平均值春季7.82,夏季8.11,秋季8.01,冬季8.10,全年空间分布高值区均出现在大风江口外海域。钦州湾海水比较适宜大蚝、对虾、文蛤等广温广盐性品种的海水养殖。  相似文献   

12.
六盘水彝族民间口头文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民间口头文学是研究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六盘水在贵州省彝族人口仅次于毕节地区,境内的彝族口头民间文学,浩如烟海,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歌谣、谚语等。呈现出数量多、容量大,体裁多样、艺术性强,文化板块下的地域差异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杜甫诗歌所叙唐代陇蜀荆湘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甫诗歌具有广义的史学价值。杜甫晚年飘泊诗作的相关描述,较为真实而又全面地反映了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特征。唐代秦州秋阳杲杲,秋雨迷蒙,秋霜凛冽,秋月凄清,同谷岁暮则雨多雪盛,偶见冬虹;成都四季分明,冷热适中,然时有春旱、夏洪发生;夔州夏秋毒热,巫山雾瘴、云雨、霜雪、雷电变幻莫测;荆州及湖湘东南一带春季早暖,夏季酷热多雨、易发洪水,秋季前热后凉,冬季冷热不均。唐代陇、蜀、荆、湘沿途城市的气候与今天上述各地情况基本相符,杜甫夏秋叹热莫过于夔州与潭州,亦与今天的重庆和长沙同列全国“火炉”城市地位相当。另据杜诗所叙剑门蜀道腊月山花开放,通泉冬季蚊蚋活跃,成都四月黄梅成熟,戎州、泸州六月盛产荔枝,江陵正月嫩荷抽叶、飞燕营巢,潭州正月蜂鸣密林、燕舞江滨,湘潭二月南风蒸地、春热黄昏等情况,唐代陇、蜀、荆、湘一带的年平均气温似应高于今天。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高校管理法治化的进程却相当缓慢。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法治缺失,主要包括:高校学生管理规范违法、高校学生管理规范制定过程不民主、管理行为缺乏正当程序、学生权利的救济途径模糊等。文章通过分析缺失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出高校学生管理应树立法治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依法治校,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重构。  相似文献   

15.
潮汕方言歌谣,是指流行于广东省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及海丰中部一带以潮汕方言为载体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在845首潮汕歌谣的封闭研究对象中,使用最广泛的辞格依次是重叠、起兴、顶针、比喻、对比、铺排、比拟和夸张。起兴、比喻和比拟三种辞格共使用785处,使歌谣平添语音上的声律美、情感上的内敛美和形象上的表现力;运用对比、铺排、顶真的歌谣近500首,使歌谣语势连贯,语气连绵,结构严密,整齐匀称,达到语言均衡的美感;600多首歌谣运用了重叠,使歌谣凸显了强化语意和主题、增强音律和乐感;夸张辞格的巧妙使用,增强了歌谣表现生活的张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哲学大师,亦是语言大师。《论语》的巨大影响,在于其思想之精深,亦在于其语言之魅力。孔子的语言观具有几个特点:一是言行一致,二是名实一致,三是文质一致,四是时中的方法,五是老实的态度。孔子的语言具有多方面的美学特征:一是匀称美,二是气势美,三是弹性美,四是睿智美,五是自然美,六是崇高美,七是刚力美,八是人格美,九是无言美。孔子的语言观极具原创性,进而影响其思想;孔子的语言美颇有吸引力,进而传播其思想。其语言的深邃和美相得益彰,凸显孔子思想的伟大。  相似文献   

17.
人文精神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内涵 ,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是科学的人文精神 ,是高科技时代人类的精神支柱。数字化时代是人文精神充分彰显的时代 ,主要表现在人的自由时间的大量增加、人的能力的极大提高、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同时 ,数字化时代又存在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 ,主要表现为人在自身发展、文化、道德和心理、人类安全等方面面临的一系列新困境。数字化时代科学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要遵循以下原则 :在人文的视野中构建科学精神 ,以价值理性校正工具理性 ;要实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全球精神的有机整合 ;在理想的视野中把握现实性 ,实现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的统一 ;在人的社会性发展中完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training in gerontology through a discussion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s of developments in this area based on the Israeli scene. The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whether gerontology i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knowledge, along with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 distinct academic framework, or whether it constitutes part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 a variety of academic fields. The article begins with a presentation of mileston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erontology in Israel, focusing mainly on social gerontology. It then offers a definition of an academic discipline and of a profession and distinguishes between them by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a in the field of aging in two contexts: social work studies, on the one hand, and specialization in gerontology toward a Master's degree in this area at Haifa and Ben-Gurion Universities, on the other. A model is presented that examines the mutuality among the evolutions in technology, demography, and information, and their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in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gerontological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9.
新平县是云南省地域广、人口多、民族亦多的山区民族自治县。新平县漠沙镇位于红河谷,在这里长期居住着傣、彝、苗、哈尼、拉祜、回等多种民族。民族分布情况与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少数民族分布的情况雷同,基本是或大或小的聚居,而在一个特定的民族聚居区内,又杂居着其他民族。坝区主要居住着傣族,汉族、彝族、哈尼族等,其它民族多居山区和半山区。漠沙各民族与我国民族总体分布尽管有着共同点,但语言使用上却有着不少独特之处。十分明显的是生活在同一漠沙镇的不同民族,大都各自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又普遍兼用汉语,然而语言使用状况,特别是双语类型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本文探究了该地区不同民族的语言使用情况及语言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20.
自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北京话旁称代词系统在句法、语义上呈现出了比较明显的发展变化,这种发展变化在三个时期的三部典型的北京话文献《红楼梦》《儿女英雄传》《正红旗下》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就旁称代词系统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由18世纪中叶的"别人、人家、别人家、他人、旁人"阵容切换到了19世纪中叶的"人家、别人、他人、旁人"阵容,并最终切换到了20纪中叶的"别人、人家"阵容,期间的此消彼长、删汰整合昭然。就旁称代词个体而言,历时嬗变的发生轨迹是:1."别人"由18世纪的炙热到19世纪的没落,再到20世纪的重新走强;2".人家"由18世纪的初露锋芒到19世纪的首度大大超越"别人"而一枝独秀,再到20世纪与"别人"的平分天下;3".他人"这个曾经在相当长的时段内的旁称代词家族的宠儿由18世纪的颓势已现到19世纪的英雄末路,直至20世纪的难觅踪影;4.不温不火一路走来的"旁人"由18世纪的衰落到19世纪的走向没落,直至20世纪的淡出我们的视线;5.产生于元代的"别人家"由18世纪的衰弱到19世纪的没落,直至20世纪的只留存在部分方言中而在北京话中彻底消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