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菊  杨晓燕 《江苏教育》2022,(52):21-27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指导方案》解读课标,指向课改,旨在成为帮助一线教师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规范要求的良师益友。研制体系按课程标准要义、课程目标逻辑、教学实施案例、教学评价指标进行设计,具有“纲目并举、整体布局,课标解读、力求通透,案例设计、有效引导,学习评价、落地生根”等特点。结合“中外文学选读专题”,针对调研中教师的主要关切,对指导方案中“课标特点”“专题教学”“评价策略”三项内容进行解析和示范。  相似文献   

2.
许萍萍 《江苏教育》2022,(52):28-33+39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指导方案》是落实课标的行动指南,通过解析《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历史教学指导方案》的研制背景和内容要义,明确在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历史课程的要求和实际需要,以增强中职历史教师的课标意识,贯彻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3.
陈蓓 《江苏教育》2022,(52):34-39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指导方案》围绕理解和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标准》的五个“问题链”,回应教师关切和疑惑,为实现中职英语教学基础性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提供行动方案。指导方案一是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解读课标的逻辑联系、“内容六要素”和4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有助于教师精准理解课标;二是在研制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巧用教学方法和进行教学评价方面,为教师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南;三是明确示范课例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为教师教学设计和实施树立了可资借鉴的“标杆”。  相似文献   

4.
基于课程思政的协同效应,进行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课程“金课”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教师队伍;对标“金课”建设标准,修订课程教学大纲,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构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矩阵;基于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构建课程教学资源,优化具有深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和组织,推进蕴含思政教学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通过上述举措,促进了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调同步,打造出具有土木专业特色的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金课”,培养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德才兼备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秦海锋 《江苏教育》2022,(60):55-60
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重在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艺术教学指导方案》阐明了课标核心要义,梳理了课程目标逻辑,给出了教学实施策略,旨在帮助教师理解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指导教师规范构建课程内容,合理分析教学重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策略,继而促进艺术课程学业水平的有效达成。  相似文献   

6.
对天津市几所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对职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与态度;二是学生对职业指导课教师教学行为的认识与态度;三是学生对职业指导课教学评价的认识与态度;四是学生对职业指导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与态度。  相似文献   

7.
夏英 《江苏教育》2022,(52):7-10+20
<正>一、为什么江苏省要研制中职10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指导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的通知》《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发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等5门课程课标的公告”和《关于发布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英语等2门课程标准的公告》等文件精神,有效指导职业学校教师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切实找准教学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于2013年3月颁发了《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2013年5月,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室对广东省中职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切实提高教学实效,组织江苏省职业学校思政教师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工作。通过调研发现,教师“学标、用标”已基本普及,但对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方法、评价设计与实施存在一定偏差。建议从保障教师配置、健全实践教学制度、拓展教师发展培养路径等方面,把好思政教师政治关、质量关,破解课程改革难点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0.
依托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地理"网络教学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师范大学开设的地理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中国地理”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的重点之一是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公开与共享。本文结合“中国地理”课程建设的实践,着重探讨中国地理网络课程的结构及主要内容,涉及到课程特色、教学队伍、课程介绍、网上课堂、学生实践、网络资源、教学评价、教学论坛等8个模块的建设;提出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能力培养过程的理念,搭建了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体系的学生实践网络平台;最后浅析了“中国地理”课程在国家级、省市级和学校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互补关系。以期形成辐射全国各省、地区,实现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林红 《高教论坛》2022,(10):24-27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建设需要对标一流本科课程“两性一度”要求,充分发挥关键课程育人作用,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在课程建设中,需要提升课程目标高阶性,着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历史思维能力;增加创新性,通过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挑战度,立足“大思政课”,统筹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大学生实践活动,坚持“评价即学习”,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  相似文献   

12.
校本实践教学具有“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进行”的特质。开展思政课校本实践教学,有利于解决实践育人资源供给不足问题,打造实践育人特色品牌,奠定思政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加强思政课校本实践教学,要确立实践教学的课程化取向,加强思政课校本课程研究,增强思政课教师校本课程建设执行力,发挥大学社区实践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3.
2022年版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和“实践育人”。历经20余年,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课程的先进性依然彰显,但囿于长期以来的无课标、无专任教师培养体系等多种因素,学校和教师的课程实践均难遂人意。可以聚焦实操层面来破解综合实践活动的三个关键问题:一是针对选题方式,提供了从学生、学校、社会三种层面来选题的具体做法;二是针对活动设计,提出了正叙、倒叙和插叙三种方式;三是针对活动评价,建议采用“即时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绿色”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落实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研制基于新课标实施的江苏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指导方案,从了解教师对课标特点的理解,教学目标设计应注意的侧重点,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策略运用以及教学评价设计等方面,分析课标实施面临的问题,并从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与培训、重视教师对教学的需求、关注课标实施中的共性问题等层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徐谊 《上海教育》2015,(Z1):134-135
自主学习是学生完成“学材”化作业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学材”化作业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课堂教与学的延伸,旨在提高教与学质量,另一方而,它还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服务。起点——基于“课标”、课程视野教学、作业与评价要求的拔高或偏离一方面源于教师课标意识的淡薄,另一方面源于学校层面对课程标准具体化的操作的缺乏,因此,解读课程标准,具体化课程标准是“学材”化作业设计的起点;同时,作为自主学习课程的“作业”,基于“课时教  相似文献   

16.
课程标准是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为教学提供了方向和标尺。为了帮助专业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课标,推动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必要从开发认识、开发依据、课标特色等方面对中等职业教育四年制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课题学习”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中最富有特色的全新内容,它反映了数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求,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课标》指出:“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也设置了“数学探究”、  相似文献   

18.
一“、课程领导”是学校领导的重要一环所谓校长的“课程领导”是校长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其指引和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校长课程领导能力的强弱、领导艺术的高低,决定着课程理念的转化程度和转化效率。1.观念更新——校长课程领导的“第一要务”。校长更新观念,含义有二:一是校长自身的观念更新;二是校长引领师生群体的观念更新。实现观念更新,校长要借助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二是反思实践。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践行新“课标”,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  相似文献   

19.
继续教育课程开设师德课已有十几个年头了,一直以来授课教师都不愿意上这门课,原因是学员们的抱怨:“不要再把我们当木头!…”“不要再对我们讲空话!”……这些抱怨是发自学员内心的呼唤,也是对师德课教学方式、内容和评价进行变革的呼唤。北京教育学院陈爱苾、吴安民等主编的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十五”继续教育公共必修课教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敬业&#183;爱生&#183;师格》,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思政融入教学”实践存在整体性不够、系统性不强、融入性不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职业教育学”课程组以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为抓手,开展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建构了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一体化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增强了系统性;将学校办学特色、学科德育特色、课程反身特色融入到课程思政实践之中,强化了融入性。“职业教育学”课程思政改革在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各个层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