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贵州同全国一道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历史性撕掉了千百年来"绝对贫困"的标签.为了使新时代贵州青年全面、系统地了解、掌握贵州脱贫攻坚战,文章从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成就及"贵州战法"三个方面分析了脱贫攻坚深度融入"贵州省情"教学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创新性地提出了脱贫攻坚深度融入"贵州省情"教学的方式方法,引...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其与高校"概论"课有机融合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励青年学生奋发有为.文章在提炼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与教材结合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将脱贫攻坚伟大事业融入高校"概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即:结合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丰富教学内容;根据脱贫攻坚的教学内...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应讲清楚其深刻内涵,讲明白理论意蕴,讲透彻现实价值导向,并在学理上把握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凸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赓续中国优秀文化基因。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应做到:遵循“立德树人”,发挥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功效;明确人民的主体性,增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优化思政课的教学设计,提升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质量;立足实践教学,激发脱贫攻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内外活力。  相似文献   

4.
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这一伟大精神源于中华民族精神、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源于社会主义本质、源于中国脱贫攻坚实践.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上下同心"的团结精神、"尽锐出战"的担当精神、"精准务实"的科学精神、"开拓创新"的创新精神、"攻坚克难"的决胜精神、"不负人民"的为民精神.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5.
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是对脱贫攻坚丰硕成就及丰富经验的有效利用,更是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适时尝试。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其重要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文化逻辑和现实逻辑。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对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推进教学模式创新及培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为此,提出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以“生活—体验—书本”多维融入式教学丰富教学内容;以“课堂—线上—田间”多维立体式教学优化教学策略;以“学生—思政课教师—贫困治理专家”多元参与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过程中,要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纲要"课教学的主题;把培养民族精神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精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贯穿"纲要"课教学的红线;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基石.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创新"纲要"课的途径,确保"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伟大奋斗中锻造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它是对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表达和彰显。而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应该发挥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优质素材的优势,将时代精神融入高中地理课堂中。基于对新时代脱贫攻坚精神的内涵分析,以“畹町镇混板村的脱贫攻坚之路”为例,将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探讨国家时代精神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方法路径,使德育和智育相统一。  相似文献   

8.
脱贫攻坚精神是时代精华与理论创新的深刻表征,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蕴。脱贫攻坚精神对高校思政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增强大学生自信的思想底气、提供大学生克服困难的方法论及凝聚乡村振兴人才的磅礴力量。把脱贫攻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旨在巩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激励大学生拒绝“佛系”“躺平”、引导大学生投身到乡村振兴中去。  相似文献   

9.
中国脱贫攻坚战坚持以精准扶贫为核心要义、以发展为根本要求、以为人民服务为价值遵循、以求真务实为工作导向、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最终目的,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为世界提供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锻造出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然而,面对中国取得的脱贫攻坚成就,一些西方国家不负责任地发表否定、抹黑、质疑等言论,给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带来负面影响。对此,思政课教师应通过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刻理解和把握脱贫攻坚精神。  相似文献   

10.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必须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处理好历史性与政治性、知识性与思想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关系,注意三个结合,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荣辱观教育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强化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投身伟大事业,培育学生爱国情怀,指引学生确定奋斗目标。结合思政课教学特点,以理想信念、伟大复兴、伟大斗争、人民至上为切入点,将知识性、价值性、情感性的因素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引导青年大学生致力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2.
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两个关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准确理解"纲要"课的性质和任务,正确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关系、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是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两个关键问题.就前者而言,要通过与其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专业以及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比较来把握.就后者而言,要在吃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处理好教材与教学的辩证关系,正视史学界关于热点问题的争论,真正体现"纲要"课的魅力;要提高"纲要"课教师的素质,提升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学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亦是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抓手,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为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且生动的教学素材,主要...  相似文献   

14.
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全体中华儿女共同迈入全面小康。脱贫攻坚伟大实践积累了宝贵的"中国经验"。其中,坚强的政治领导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保障,精准扶贫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效途径,持续激发人民的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所在。中国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贫困治理理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治理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力量,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如期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整体任务之后,"十四五"时期我国农村工作的重点已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转变.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政治、政策、实践与发展基础,但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过渡阶段,还存在认知博弈与思维转化、人才培育与政策设计等一系列的观念与实践问题亟待探讨与厘清.从国际反贫困理论模型与实践举措中汲取有益经验,我国在过渡阶段应做到"延续"与"突破"并重,坚定政策与法律的统筹引领、紧抓农村产业发展、激发农民自觉意识、发挥教育在农村人才培养培训中的支撑作用,全面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即将成立90周年之时,我们汇集在三晋大地的首府太原,以研讨如何搞好"纲要"课教学为主题,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这是很有意义的.在这里开会,更使我们感到山西有进行"纲要"课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特别是有与党的历史密切相关的红色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贯穿一条主线、融入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一个主题和四个历史时期、融入五个"庄严宣告"、融入"九个必须"五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教学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大学生的视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文章对永州市可资利用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梳理,并就其融入湖南科技学院《纲要》教学的作用与路径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想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这一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内涵丰富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既存在可能性,也具备可行性,也是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国人民英勇抗击重大困难和风险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脱贫攻坚精神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和鲜活素材,将其融入思政教育中,有利于对青年学生铸魂培根、启智润心,对提高思政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