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采用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Schazker分型为5.6型)。方法:于05-08年采用膝膝前外侧切口和后内侧切口,内侧应用上肢有限接触加压钢板(LC-DCP)或1/3半管钢板,外侧应用胫骨外侧支撑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11例,术后早期CPM机功能锻炼。结果: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均一期愈合,拍片显示均恢复了下肢的力线。根据Rasmussen评分,优良9例,占81.8%,一般2例,占18.1%。结论:通过改良双切口双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明显减少,恢复了膝关节的力线,为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提供了持续、稳固固定,减少了单外侧固定再移位的发生,通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
随着医学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骨科患者诊治过程中,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是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一项重要护理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指导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伤肢功能恢复及患者身心健康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和心理疏导对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关节镜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100),观察组(Ⅱ组,n=100)。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在术后1~4周按照康复训练计划锻炼并进行相应的分期护理和完善的心理疏导。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较快恢复关节功能,明显缩短康复周期和住院时间。结论:膝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及心理疏导能加快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的关节镜治疗方法及探讨疗效.方法:我院在2006年1月到2011年1月,共收治23例成人患者,在关节镜下复位胫骨髁间棘骨折块,根据骨折块完整程度,应两枚空心钉或一枚空心钉结合5后爱惜康不可吸收缝合线固定骨折块,术后保护下功能锻炼,结果:22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2年,所获随访病例,胫骨髁间棘骨折5-6月内皆骨性骨性愈合,膝关节屈伸功能正常,稳定,无疼痛及活动受限.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和应用空心钉或结合5号爱惜康不可吸收线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方法,创伤小,固定牢固,切口小,美观,膝关节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经典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保障。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对24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体位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处理和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患者住院5—7天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天均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和消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日益成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开展,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并发症比较多,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进行护理指导,可使患者预先掌握功能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发生,通过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实施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可使病人基本了解有关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行走辅助器,并进行预习,进行自我护理,从而较大地提高了术前、术后的护理质量,同时也进一步调动了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减轻了病人在精神上、心理上的思想包袱,也激发了病人对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对患者进行术后早期康复指导,能加快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做好术前和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我院骨科从2013年至今,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共52例,术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功能锻炼路径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法: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34例骨科病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7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情况下运用功能锻炼路径进行恢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焦虑评分和疼痛评分、住院满意度.结果:在疼痛发生率上,研究组出现明显疼痛患者3例,占整体的4.48%;对照组出现明显疼痛患者14例,占整体的20.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P=0.0040.05).在患者住院满意度上,研究组总体满意率达97.01%(65/67),对照组总体满意率达37.31%(25/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7,P=0.0000.05).研究组平均疼痛评分(1.2±0.4)分,对照组平均疼痛评分(3.2±0.6)分;研究组平均焦虑评分(53.7±4.9)分,对照组平均焦虑评分(75.9±9.3)分,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28-22.70,P均0.05).结论:功能锻炼路径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和疼痛,有助于患者较快的恢复,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点与前后联合小切口手术入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6例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12~2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2.89%(63/76)。结论对SchatzkerⅣ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小切口入路,软组织剥离少,手术野暴露清晰,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漂浮掌指关节”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3.5~2005.4月,对16例42处手部同一掌指关节掌骨、近节指骨同时骨折作切开复位、理贝尔微型接骨板内固定系统及微型外固定系统治疗。结果:术后随访5~12个月,平均6月,42处骨折全部顺利愈合.掌指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根据TAM评分,42处为优良,优良率为100%。结论:联合应用微型内外固定系统做超关节固定治疗手部“漂浮掌指关节”骨折,早期能达到坚强可靠固定,辅助以早期功能锻炼,手部功能恢复好,达到满意治疗效果。是治疗手部掌指关节部位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闭环式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的甲状腺癌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28例,分别采用闭环式护理、常规护理。结果颈部功能锻炼效果、心理状态情况以及依从性数据比较,观察组与参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环式护理在甲状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应用于食管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0例食管癌病人为实验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0例食管癌病人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术前疼痛教育、心肺功能锻炼教育等减少应激的方法,术后康复治疗措施采取早期肠内营养与早期活动。结果两组术后首次排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措施在围术期的灵活应用,可有效促进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对于食管癌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
疏松性下肢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及老年人活动增多,骨折疏松性下肢骨折的临床发生率逐步增高。治疗不能单纯满足于骨折的解剖复位,应力求恢复其原有功能,由于骨质疏松性骨折所具有的骨折粉碎程度高、手术复位困难、术后内固定易松动等特点,骨质疏松性下肢脆性骨折一直是临床治疗中的难点。内固定物在疏松骨质中把持力降低及老年和骨质疏松患者骨愈合能力相对较差是制约肢体功能恢复的主要瓶颈。应把增强骨折端内固定术后的稳定性及进行早期有效的功能锻炼作为治疗的关键。本文回顾了相关文献,对下肢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固定材料、内固定的理念及改良与临床疗效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住院患者的康复护理从高消费的医院转向家庭。骨折病人病期长,有的需要二次手术,治疗护理和功能锻炼是持续渐进的,患者病情基本稳定后,便要求出院回家休养,但仍存在着现有的或潜在的护理问题。我们对1999.8~2000.8月我科82例在市区内居住的骨折患者给予完善的康复教育并跟踪采访,使患者的康复护理连续进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折是骨科最常见的病例,传统的治疗方法:①手法复位、石膏、夹板外固定,不能保证骨折端的正确对位,而且又由于石膏外固定后使患肢不能进行正常的功能锻炼,导致废用性的踝关节、膝关节僵直,血液循环障碍,使骨折部位不能正常塑形愈合。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胸腰椎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骨科诊断为胸腰椎段脊柱骨折且适宜行手术的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8例(观察组),接受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3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凸Cobb’s角、椎体矢状面指数、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式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微创、疼痛轻、患者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四肢骨折在创伤救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97.7~1999.4,我院骨科手术病人中骨折患者达60%-70%,由于外固定架治疗既能使骨折部位保持良好的体位,又不增加机体的创伤,同时患者可早期开始关节活动。我院骨科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将整复、固定、功能锻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缩短了病程,减少了并发症。一、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具体方法: 在治疗骨折上中西医结合方法上简单了,但操作上复杂了,天津医院骨科方先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钢板内固定、PFNA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万载县中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综合治疗方案)和对照组(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方案)。对比二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比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损伤小、恢复时间短,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开放复位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66例髌骨骨折患者行开放复位手术治疗(年龄组15~49岁,平均年龄32岁)进行各种相关的护理措施及指导有效的功能锻炼。结果:全部骨折己按期愈合,髌骨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100%。结论:切开复位术是从根本上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指导其功能锻炼,可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现状进行目标性监测,并分析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2012年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的前瞻性调查,共计576例.应用病例对照方法,将医院感染的病例作为"病例组",无感染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相关因素与医院感染的关系.结果 576名术后患者共计发生医院感染45例,50例次,感染发生率为7.8%,感染例次率8.7%.感染部位最多的是下呼吸道,占64%;检出病原菌52株,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43株,占82.69%,其次为革兰氏阳性杆菌7株,占13.46%,真菌2株,占3.8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住院季节、手术持续时间、是否输血与医院感染关系较为密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住院季节、是否有长期大量吸烟史、是否有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失血量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针对胸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和特点以及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