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的长期保存进行研究,介绍了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内涵及长期保存,就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长期保存的意义及其与文化产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从非遗文化资源的价值挖掘、文化基因消解、文化资源重复开发角度,分析了当前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长期保存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资源长期保存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粤剧是岭南文化的瑰宝,也是粤港澳及海外华人文化认同的纽带之一。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粤剧非遗信息资源研究的概况,在调查粤港澳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收藏与利用现状的基础上,从资源收藏区域分布、文献类型、获取途径、管理模式、载体形态等方面进行分析,建议采取从顶层设计大湾区粤剧非遗信息资源协同发展总体框架、制定统一的数字化标准,创新资源呈现的技术手段、建立民间征集与出版的激励机制、加强版权保护等策略来促进大湾区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彝族歌舞非遗档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对彝族歌舞非遗档案的创新性开发有利于档案价值的传播和提升。在揭示彝族非遗歌舞档案开发的必要性后,分析开发可行性因素,提出开发方式和实现途径,有利于彝族特色文化更好地传播,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新思路,为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助力。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气连枝,共生互赏,文化习俗相似,艺术呈现形式相通,文化心理相合。但从现实层面看,其协同发展存在联合申报的非遗项目数量少、非遗资源共享系统不完善、保护模式相对独立的问题,并且湾区内也面临经济发展不平衡、非遗系统化管理制度缺失、协同保护理念欠缺、小众非遗协同保护力度不够的困境。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工作需统筹规划,考虑非遗资源的互补性,减少保护阻力。政府应在税收政策、资金投入、人才智库建设、搭建非遗联合展示平台等方面统筹发展,并加强湾区非遗协同保护专门性法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也需在市场、资源、信息、人才等方面进行业态化整合,同时对接新媒体,借鉴国外优秀经验。粤港澳大湾区非遗协同保护,既呼应大湾区一体化国家战略,也是深化湾区文化共同体理念、加强国家文化认同、推动人文湾区建设、促进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向前  向瑞琪  陈海玉 《山西档案》2021,(2):53-61,52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中来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集体维护、追溯信源、公开透明等优势无疑给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革新的技术支持,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通过分析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寻求区块链技术与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系统模型,以期为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并有效地保护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传承处于消亡边缘的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开展了关于非遗档案信息与知识传播的研究.我国非遗档案工作研究的三个发展阶段表明,当前我国正处于非遗档案研究的关键时期,并且当前我国对非遗档案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研究已较为成熟,而口述档案的研究以及数字化建设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从国家政策层面和社会共识层面共同探讨非遗档案工作主题演化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我国非遗记忆的社会认知普及,加强对我国非遗的有效保护,促进非遗的精准传播,确保我国非遗的生命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7.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概述 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是指通过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相关形式,对非遗传承人口述内容的具体记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既具有传统档案的原始记录性,也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有些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如民间文学)本身就是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蕴藏着非遗诸多的信息资源,为非遗项目的认定与逐级申报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是证明非遗项目文化价值大小的凭证和依据.因此,真实、系统、全面地记录非遗传承人的口述内容,卓有成效地开展非遗传承人口述档案工作是当代我国非遗保护与传承事业的创新之举,对传承、延续、挖掘、发展非遗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内容翔实,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针对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建议.秉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依据"动态本真"保护原则,加强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创新特色数据库建设、研发特色产品和开发旅游资源,可推进其活态性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的价值意义,提出了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图书馆非遗资源数字化开发建设新路径,以期为图书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非遗资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余琪 《视听》2022,(2):24-27
在国际传播场域中,李子柒的《东方非遗传承》栏目成为非遗文化传播的典型案例.本研究以YouTube李子柒《东方非遗传承》栏目的评论为研究对象,探寻中国非遗文化在跨文化传播场域中的可能性突破.研究发现,意见领袖的影响、传统中国文化符号和优质的影音制作是吸引外国观众的主要因素.在情感层面,外国观众对于该非遗栏目的积极情感占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旨在探究数字非遗通过严肃游戏进行有效传承的方式,为我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提出严肃游戏项目开发与应用的针对性建议。[方法/过程]根据静态艺术、时空艺术、动态艺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体系,分别选取Yong’s China Quest Adventure、ICURA和Tsamiko Dance三种不同非遗类型主题的严肃游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文化遗产主题严肃游戏项目研发框架对案例的开发过程进行详细对比,同时分析案例在非遗传播和传承中的应用。[结果/结论]从案例分析中引发对非遗主题严肃游戏项目研发和应用的思考,并从资源、技术、人员、平台和理论五个方面对我国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开发应用与非遗文化教育和传播相关的严肃游戏项目提出相关建议,为我国非遗数字化传承工作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短视频是民俗资源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少有研究归置并进一步剖判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模式的特点及优缺点。本研究以前人理论和近年公开数据为基础,阐述并归纳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的特点,借助实例厘清其中利弊所在,旨在为非遗文化短视频传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话语权是一个国家/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非遗文化话语权可体现一个国家/地区在非遗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为衡量我国区域非遗文化话语权大小,结合学者提出的指标与实践调查,总结出由3个一级指标、8项准则、15个二级指标构成的非遗文化话语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TOPSIS法、变异系数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6种单一评价方法与模糊Borda组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以我国31个省域的非遗文化话语权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川、浙江、北京、山东、江苏、云南等地非遗文化话语权排名靠前;宁夏、海南、吉林、辽宁、黑龙江、西藏等地排名靠后。针对分析结果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纪念日,江苏苏州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落成开馆,迎来了首批100多人前往参观,陈列展品200多件,汇集了全区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文化)项目,20多位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精湛佳作。这些代表"江南吴文化"的传统工艺精品,展示了东方传统文化的魅力,架起了培育非遗文化情感的桥梁,传承了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面对一件件饱含吴文化底蕴的珍贵藏品,不难看到: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的实践活动使非遗成为"活"的文化形态,对延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我国"文化自信"、确保非遗的持久传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信息化建设成为非遗文化保护工作中亟待改善的部分.对非遗传承人信息库的建设路径展开研究可以使湖南省非遗以传承人为核心展开保护工作,有助于湖南省非遗的持久传承...  相似文献   

16.
张一 《北京档案》2013,(9):29-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而非遗档案则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档案部门凭借自身专业优势,在非遗档案的建档和保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档案部门不应将非遗保护工作仅局限于建档和保存,应创新工作模式,改变工作思路,立足馆藏和现有条件,积极开展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促进非遗的传承和传播。本文将立足于非遗的传承和传播现状,对非遗档案的开发利用等问题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以来,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潮中,档案学界对档案机构的参与寄予厚望,但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发现,实践中档案机构的参与状况并不理想,呈现小规模和自发性的参与特点;参与方式虽体现出专业化优势,但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参与效果呈现边缘化和形式化窘境。作者认为缺乏动力、缺乏魄力、缺乏实力是造成档案机构参与状况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最后,文章提出在新时期档案机构应重新定位参与非遗保护的角色,把握文化治理趋势彰显档案馆的人文关怀,抓住记忆建构趋势开展非遗档案资源库建设,紧追人文研究趋势拓展非遗数字人文服务,重视文化服务趋势参与非遗专题资源整合共享,关注文化传播趋势加强非遗文化知识传播,正视文化传承趋势开展非遗档案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8.
隋野 《兰台世界》2024,(2):98-100
文章以葫芦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以下简称“非遗档案”)管理现状为例,详细阐述了“非遗档案”的相关概念,对葫芦岛地区“非遗档案”资源收集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如何更好地收集管理“非遗档案”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及措施,进行了切实可行的对策研究,进一步探索“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宋帅 《档案管理》2021,(6):82-83
首先从机遇和挑战两个角度入手,阐述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背景;围绕保护内容缺乏完整性、保护方式缺乏多样性以及保护理念缺乏先进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现存障碍;结合重视丰富档案内容、挖掘档案利用价值以及加快转变保护理念三个部分,尝试提出了数字时代音乐非遗档案保护的优化思路.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全社会、职业院校以及青年一代共同的使命。借助情境学习理论对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进行阐释,使得非遗传承跳出学校视野的藩篱,将工作场所的“共在”学习逐渐交叠于教室的符号学习。学徒通过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实践共同体中由边缘地位逐步向核心地位发展,最终成为合格的非遗传承人。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可有效促进学生语言习得,积累非遗知识和技能,升华育人精神;也可助力学徒形成职业意识和角色、获得职业支持、推动职业选择和发展;更能实现少数民族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共同体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