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文恒 《文化遗产》2016,(2):95-104
在故事层面,明戏曲《绣襦记》经历了从唐至明近700年的民间积累与文人创造。它有似于《琵琶记》的体大辞美,却没有像高明那样对原主题做巨大地改造,近于"荆刘拜杀"的生气勃发,却又比它们显得精于铺垫、文理细密。该剧民间色彩与文人创造俗雅并陈,表现出多重的面貌。"戏文"、"南戏"与"传奇"三个概念,"戏文"可指宋戏文,但更多与早期"南戏"(南曲戏文)意思一致。明嘉靖后文人大量参与戏曲创作,"南戏"改称"传奇",以别其俚俗。从《绣襦记》剧本形态的多面性可以看出:涵盖了文本、音律与旨趣三个维度的剧本体制,是"戏文"到"南戏",再到"传奇"演进的内在动力。从民间创造,到文人模拟,再到文人独创,三者在本质上并无截然的区分。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学刊》2009,31(10):F0002-F0002
《琵琶记》,元末南戏。剧情讲述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该剧是元代戏曲作家高明以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蔡伯喈故事及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为基础创作而成。全剧共42出。《琵琶记》问世以后,影响很大,被誉为传奇之祖,是我国古代戏曲一部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3.
《荆钗记》为南戏经典,其故事与真实历史人物之间,差讹甚大。关于其创作起因与本事,形成几种说法。本文对此问题做一董理,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尝试将其作为一个具有浓厚的趣味的文学史话题来叙述。  相似文献   

4.
元代东平人张寿卿的杂剧《红梨花》剧本故事叙述书生赵汝州慕恋洛阳名妓谢金莲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元石子章创作了杂剧《竹坞听琴》,另有人编写了南戏《诗酒红梨花》;入明后,著名的戏剧家徐复祚,按照传奇剧本的体制特点,改编成了传奇《红梨记》。可见《红梨花》作为脚本,对后世影响颇为深远。元杂剧《红梨花》现存三个版本,本文拟对三个版本的差异进行比较,考证其源流。  相似文献   

5.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09,31(11):F0002-F0002
《明珠记》是明代戏曲作家陆采依据唐人小说《无双传》创作改编的传奇剧本。陆采(1497~1537),江苏长洲人。原名灼,字子元,号天池,一作天奇,别署清痴叟。  相似文献   

6.
刘晓珍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106-111,147,148
关于《商辂三元记》的本事研究,早期以"诬贤"说为主,《曲海总目提要》首次提出了"章纶"说。经本文考证,此剧本事与章纶亦无关,章纶亦非"遗腹子",章纶母也非如剧中所写,是督责儿子刻苦攻读,使其高中三元的节妇,实际上章纶母在其六岁之时,就已经去世。《商辂三元记》体现的是民间无名氏"多虚少实"的创作传统,其作者为明代著名曲家徐霖的说法证据不足,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7.
<琵琶记>,元末南戏.剧情讲述了汉代书生蔡伯喈与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该剧市元代戏曲作家高明以宋元时期民间流传的蔡伯喈故事及戏文<赵贞女蔡二郎>为基础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8.
李卓吾批评《绣襦记》目前大陆已无藏本。日本东北大学、东洋文库、台湾"国家图书馆"原西谛藏书各有一个藏本,三者大致相近。在时间上李评本最早,是其他现存明刊本形成的基础;陈眉公批评本对之修饰甚多,尤其是前二十出;最完善的是明末朱墨套印本。李评本"总论"的出现,使得《绣襦记》由文人就南戏改编而成的推测更接近事实。"薛君受青楼之赂"而作《绣襦记》的传言应属附会,与薛近兖本人无关。  相似文献   

9.
百年《大公报》最辉煌时莫过于新记时期,新记《大公报》既达到了文人论政的巅峰,又成为践行新闻专业主义的先行者,其"四不方针"的提出义正言辞、铿锵有力,揭去了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面纱,又赋予文人论政以新的生命力。如果说新闻专业主义是新记《大公报》新闻思想的基础,那它所传承的文人论政就是其新闻思想的本质精神,两者在中国这一复杂多变的环境构成中交织相融,成就了它的辉煌,使之成为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个时代的华章。  相似文献   

10.
双红堂文库藏别本《牛头山》传奇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双红堂文库藏清抄本《牛头山》一册,书衣题李玉撰。而其内容与李玉之《牛头山》传奇(存丹徒严氏藏旧抄本)完全不同。今考此本实为另一种传奇,源出于明传奇《东窗记》与《精忠记》,与《精忠记》前半尤相吻合。《远山堂曲品》谓《阴报记》“前半与《精忠》同”,故疑此本为明青霞仙客《阴报记》的清初演出本。  相似文献   

11.
高则诚的《琵琶记》自诞生起就风行于大江南北,并成为我国戏史上的一颗耀眼明珠,不但是我国南戏发展成熟里程碑式的伟大剧作,素有"南戏中兴之祖"的称誉,同时也饮誉海内数百年,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散发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宋代梁灏高年夺魁一事因被编入《三字经》而广为流传,梁灏也因此成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征之史实,此事不过是以讹传讹。今存以梁灏晚达为题材的戏剧有《不伏老》、《题塔记》和《青袍记》等数种。前二者的改编体现了鲜明的文人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青袍记》则增添诸多神异情节,旨在宣扬命定观念,凸显了更为浓厚的世俗化倾向。《青袍记》在民间的盛演影响了梁灏故事的发展方向,使其内涵及审美取向从文人情怀向着民间趣味转化。  相似文献   

13.
郭作飞 《图书馆杂志》2005,24(12):77-80,96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是南戏早期作品最早的校注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南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不断出现的语言研究成果表明其中亦存在失校、误校、误注、释义不确等问题文章从其中的《张协状元》戏文校注中拾录三十例补之,以期其臻于完善,从而在南戏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宋代梁灏高年夺魁一事因被编入《三字经》而广为流传,梁灏也因此成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征之史实,此事不过是以讹传讹.今存以梁灏晚达为题材的戏剧有《不伏老》、《题塔记》和《青袍记》等数种.前二者的改编体现了鲜明的文人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青袍记》则增添诸多神异情节,旨在宣扬命定观念,凸显了更为浓厚的世俗化倾向.《青袍记》在民间的盛演影响了梁灏故事的发展方向,使其内涵及审美取向从文人情怀向着民间趣味转化.  相似文献   

15.
《六十种曲》本《赠书记》传奇题为无名氏作,吕天成《曲品》、祁彪佳《远山堂曲品》未予著录,《重订曲海总目》、《今乐考证》、《曲录》均著录,为无名氏之作。傅惜华《明代传奇全目》、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亦均列为无名氏之作。经考证,本人认为《赠书记》即《检书  相似文献   

16.
《松崖读书记》—书,为文献学家王欣夫先生多年辑佚而成,其内容为辑录东吴三惠(周惕、士奇、栋)评校古籍之语录与札记。全书22卷14册,今笔者所见仅为前2册。本文将笔者所积材料与欣夫先生《蛾术轩箧存善本书录》中涉及《松崖读书记》之文字相较,就《松崖读书记》辑录时间与过程、残存现状、体例与卷帙、所据底本等方面做一蠡测,以考察其原貌。  相似文献   

17.
周炉 《新闻世界》2012,(8):180-181
创刊百余年的《大公报》经历过众多历史阶段,曾分属不同报人或办报团体,1926年由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人接办的新记《大公报》将这张百年老报带向了辉煌。复刊初期的《大公报》以“敢言”著称,以张季鸾为核心人物,由胡政之、吴鼎昌组成社评团队,及至后来加入的王芸生、徐铸成、李纯青、曹谷冰等人,都是通过《大公报》社评来反映自身对时局的态度和表达他们所代表的丈人立场。本文拟从新记《大公报》在1926年9月至1928年9月期间的社评中,总结出该时期《大公报》的立论基础和写作特色,并折射出《大公报》一批丈人所坚持的“文人论政”思想。  相似文献   

18.
谢太平 《编辑之友》2012,(4):125-128
文人论政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近代报刊活动中的一大特色,尤以新记《大公报》最为人称道,其成功得益于独立的资本市场化运作、与政党政治保持适度关系以及报界的特殊状况。  相似文献   

19.
陈文眉 《兰台世界》2011,(10):23-24
《荆钗记》中的王十朋和历史人物王十朋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与区别,历来争议不断。本文就王十朋和《荆钗记》的渊源关系进行一番梳理,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从赵之谦《论学丛札》看《汉学师承续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学丛札》为新发现的清季学者赵之谦之39通书札,这批书札几乎全是有关如何编纂《汉学师承续记》之事与绩溪学者胡培系等人的通信,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其编纂《汉学师承续记》的动机、体例、方法、收录人数以及著书目的等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赵之谦本人之学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将《丛札》与《续记》比较研究,可以使《续记》因残阙而不能明白的许多问题得到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