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需要从本源上理解其逻辑内涵,从主客体、时间、空间、结构等多方面予以评价,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观察表征,通过进一步落实新职教法,提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适应性;强化省级政府的主体责任,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凸显企业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决策中的地位,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2.
探究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生逻辑,构建其支持系统与评价体系,是职业教育一体化从理论研究进入实际应用的重要步骤。文章从动态发展过程、内涵要义、实现路径等层面对职业教育一体化的内生逻辑进行解析;根据“承载力—支持力—吸引力—延续力—发展力”(CSAED)模型,从共生发展的职业教育环境支持体系、统筹共建的产教融合发展体系、共享发展的职业教育资源联动体系、包容开放的职业教育科创互动体系、运行有效的职业教育政策制度体系等层面构建支持系统评价体系,为系统研究职业教育一体化提供理论依据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念经历了“实用教育、职业教育、大职业教育”三个时期,贯彻始终的是“学生中心”的教学观,其具体内涵是“学生地位中心”“学习过程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其构建逻辑以厘清受教育者核心需求为逻辑起始点,以减少教育资源内耗为切入点,以捋顺教学目标层次为逻辑基础点,以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型为着力点,以促进元素小循环为逻辑实践点,以推进产教大融合为落脚点。对开放包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类型特色的教学策略、符合类型特征的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素养等共同构筑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观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巨大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需要实实在在的建设行动,职业教育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到了需要审思与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进路体系的关键时期。从人才培养过程的视角来阐释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廓清其本质内涵的关键,也是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进路体系的逻辑起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现代化的内涵是:与产业体系相适应并有效更新的课程体系、让技术技能学习在学生身上真实发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系以及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持续有效供给的制度体系。据此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实践进路体系:构建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治理核心要素的课程体系、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从“教”到“学”的模式转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教师的制度化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具有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共同富裕;推动技术升级,赋能产业兴旺;激活乡风文明,推进乡村治理;丰富职教内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价值意义。基于破解现实困境的逻辑起点,解决“三农”问题的逻辑主线和提供多方保障的逻辑支点,构建起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框架,并以“嵌入理论”为着力点,从价值嵌入、资源嵌入和关系嵌入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思维层面要立足未来工作世界的底层逻辑和遵循国家、社会、教育发展战略的顶层逻辑,而在实践层面要遵循基于“底层”和“顶层”的“顶天立地”逻辑。基于底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主动观照未来工作世界的风险、终身学习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变革;基于顶层逻辑,职业教育必须回归职业教育本质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展现技术特性以助力技能型社会的建设、实施科学育人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于“顶天立地”逻辑,职业教育必须依靠个人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系统三者之间相互依赖与相互作用,最终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从政策逻辑、产业逻辑、实践逻辑、教育逻辑四个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要求的体现,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尝试,是进一步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存在诸多困境:顶层设计不完善,校企合作不深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力量薄弱,教学改革比较滞后以及评价体系不健全。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推进路径为: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校企深度合作新生态,提升“双师型”教师整体水平,深化教学和课程改革,完善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是学位授予、高层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术治理体系构建的重要依据。此次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调整从学科、专业、研究生教育、治理等概念内涵来看,需要目录与清单“并行”、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学科专业目录“并表”、放权与规范“并进”。从历时性的制度演进逻辑来看,此次制度调整呈现出内涵认知不断深化、功能作用不断拓展、结构体系不断优化和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高校应把握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改革导向,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培养措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中被较多地关注,但是职业教育师资内在生成演绎的分析和研究不足。文章从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内在生成演绎的发展逻辑、演绎架构和实现路径等层面进行解构,以基点、机制和技术等环节构建“双师型”师资的生成脉络。  相似文献   

10.
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治理视角审析,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高效运转是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而职业教育治理体系作为一个涉及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体系,要推动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须回应并解决好“谁治理、治理主体之间是何关系”等问题。在职业教育治理框架中,“主动”“循环”“多元”是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治理的逻辑转向。因此,为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高效运转,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可尝试以下路径及措施:健全职业教育治理保障与共享机制,助力形成“主动”治理的局面;创新职业教育治理制度,促进生成“循环”治理的生态;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治理结构,推进达成多元“善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陈昌  赵志纯 《职教论坛》2023,(12):13-22
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这一词义内涵、概念体系和政策话语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框架中予以理解和建构的,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既具备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特征,又含有自身的现代性特征和演进逻辑。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以实然动因和应然动因为基本动力特征,以历史、现实和未来为观照,以增强职业教育的现时及未来适应性;其指向逻辑,以育人和服务为双重发展逻辑,既注重“成物”,又注重“成人”,以促进的人全面发展和满足社会的现代化需求相融合为最终目标;其推进路径,以理念指引和实践设计为战略机制,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理念内涵和实践逻辑的内生重构,促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构建及其现实性生成。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正成为国家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产业转型升级倒逼职业教育通过“三教”改革来提升适应性,类型教育定位也需要通过“三教”改革来达成,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活力课堂的打造更需要通过“三教”改革来支撑。本研究从政策逻辑、经济逻辑和教育逻辑三个视角出发对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内涵实质展开系统阐述。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深化亟待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优化改革环境;构筑校企合作共同体,明晰改革主线;彰显教师参与的主体价值,激发改革动力;校企联合开发理实一体化教材,紧抓改革载体;打造理实互动课堂新生态,聚焦改革落地。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是稳步并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关键问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深嵌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双重属性特质决定了其人才培养既要确立“类型”之特色,也要保证“层次”之质量,遵循教育结构与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技术应用导向和职业导向的实践逻辑,满足经济社会与个体发展多元需求的现实逻辑。要从“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科学定位其区别于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的特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从遵循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逻辑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对接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推进专业建设数字化升级,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团队,强化校企“双主体”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入手,以全面推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深入领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政策精神,对职业教育的改革效度具有重要影响。从职业教育的本质认知层次而言,从“层次说”转向“类型说”;从层次定位而言,初等职业教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开始缩减,但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并重的时代正在到来;从发展路径来看,关注规模和外延的时代正在落幕,而注重质量和内涵的时代正在开启。  相似文献   

15.
刘晴 《职教论坛》2023,(3):24-30
职业教育形象是社会大众在感知、接受、体验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活动时,对职业教育的存在、表现及运行的总体印象和综合评价,表现为客观性与主观性、稳定性与可变性、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形象”这一命题,有着理论观照现实的“语境”:关涉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是其所是”,促进职业教育创新改革“能其所能”,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发展“成其所成”。作为典型的关系型范畴,职业教育社会形象的主观构建要从“他者”的视角,超越“内涵建设”,把握职业教育“立德树人”与构建职业教育形象的内在规律;要透过“文化间性”,遵循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与构建职业教育形象的文化逻辑;要专注“社会互动”,制定职业教育“服务发展”与构建职业教育形象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结构—功能主义”分析框架与我国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很强的适切性。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来看,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类似于一个社会行动系统,其功能决定了内部要素结构,而“AGIL”分析图式可以形成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稳定性的有效分析。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应该凸显其融通性、服务性、适应性及开放性,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存在专业体系与课程标准不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制度建设滞后、职教高考制度功能缺位、国家资历框架不完善与产教融合运行机制失效等问题。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涉及到“体系完整”“功能发挥”与“结构稳定”等三个核心问题,这就需要以强化职普融通与发展职教本科为突破口,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完整性;以完善职教高考制度与优化国家资历框架为重心,凸显职业教育体系的功能性;以产教融合制度与多元共治格局的建设为抓手,强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本质:历史、事实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教育的本质内在蕴含着职业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又是贯穿职业教育学逻辑体系的一根主线。自20世纪上半叶以来,人们对职业教育本质有着诸多的观点,但在认识过程中不免也存在诸多误区。通过对职业教育本质研究的历史梳理,从事物本质的判定标准等角度进行反思,认为"技艺授受"应当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国际化具有提升高职教育办学质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助推实现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内涵。当前,高职教育国际化呈现出“理念提升、备受关注”“内涵加深、身份转变”“专业广泛、产业引领”“沿海活跃、内陆缓慢”等发展特征。在现代化征程中,学历层次差异是影响高职教育国际化内涵发展的原生性因素,疫情创伤和世界变局是阻碍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次生性因素,“援外”政策导向是影响高职教育国际化平衡发展的派生性因素,致使高职教育国际化陷入困境。基于院校本位,从构建院校国际化内部治理体系、对标国际标准拓宽现代化发展空间、将开放办学纳入现代化轨道等维度架构高职教育国际化推进策略,以期用“国际化”手段实现“现代化”目标,助力推进中国式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力的本质为逻辑起点,揭示了教育的引力、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涵,并从职业教育的应有之力、实际之力的现状对比中提出了从源头、过程、终点等方面来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作。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协同培养模式具有三重逻辑:从政策逻辑看,国家布局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从理论逻辑看,协同理论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供科学指引;从问题逻辑看,要聚焦解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难题。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工程,要从培养理念、能力结构、运行体系三个维度构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其实践路径是:个体层面,厚植工匠精神,激发内生动力;学校层面,优化培养方式,提升工作积极性;企业层面,创设实践环境,提高互利共赢;社会层面,增强职业认同,促进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