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语文?叶圣陶先生认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先生的意思是,语文指语言和文章,即口头语和书面语,而书面语以口头语为本.吕叔湘先生对语文也有明确的解释:"语是语言,文是文字.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两位语文教育家见解完全一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语文教学不可轻"语".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凭借语文教材,通过"化精神理念为鲜明的形象,让精神理念'活'起来;化精神理念为深刻的认识,让精神理念'明'起来;化精神理念为真切的情感,让精神理念'柔'起来;化精神理念为自己的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教到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古诗三首》中的《前出塞》,对其中的"列国自有疆",有的教学参考书中解释为"杀人也应当有个节制,各国本来都有自己的边界.有限,有节制.列国,一说'立国',建立国家……"有的干脆解释为:列国即立国、建国.  相似文献   

4.
钱宗武同志在《誓词"有如"注解质疑》(见《中国语文》1988年4期,下称钱文)中指出:"考察《左传》全部语言实例,以'有'为语气副词,训'如'为'顺从、听从',补充'有如'分句的省略部分,皆文通义顺."对这种看法不敢苟同,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语文学习>2011年第1期刊有温儒敏教授一文<语文教学中常见的五种偏向>,文中提出"'中学语文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传统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文人教育'","这种传统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在意'文笔',思考力、分析力与创新能力却不见得好.  相似文献   

6.
郑逸农先生在《语文学习》2012年第6期上发表的《语文课不可以这样玩——对(语文课可以变得很好玩)的质疑》一文在相关刊物和网络上引发了关于"语文""泛语文""非语文"的争论,争论让笔者想起了李海林先生《语文教育研究大系·理论卷》"前言"中的一段话:"许多所谓新的研究,其实是在走老路,在重复研究前人早就研究过的问题,在重复得出前人早就得出的结论.而所谓语文教育界纷纭不断的‘争鸣',往往因为不在一个平台上,没有共同的话语方式和方法,根本无法形成真正的‘对话',只不过是自话自说,作话语气势的冲撞而已."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灵活渗透学法指导 ,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读、讲、议、练'四环节教学模式在体现`学法指导'上有突出优势.`四环节'中 ,`读、议、练'是以学生为`主角'的学习环节.`读' ,特指学生课前粗读、课后精读;`议' ,是渗透于细读中的思维智力活动 ;`练' ,包括`口说、笔记、记忆、运用'能力的训练.而`讲' ,是指教师对重、难点的点拨 ,社会信息的输入 ,对学生的评价等.可见 ,此模式自始至终突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要求教师重视`学法'的指导.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即围绕`读、记、用'加强了学法指导. 一、指导学生过`读'关 书读百…  相似文献   

8.
'99高考已落下帷幕,只等苦熬了多年的考生和教师出来谢幕了.新一轮“演出”的序幕已经拉开.在'99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指挥下,我们的学生怎样才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新世纪的语文高考的舞台上呢?  相似文献   

9.
陈军英 《教师》2015,(6):16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为原则的语文学习过程.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四年级下册《走进田园》这一主题的综合性学习为例,探究如何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0.
一.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语文综合性学习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为原则,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和综合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综合性的发展。1、全面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一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综合性学习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制定活动计  相似文献   

11.
纵观现今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的学习几乎被枯燥乏味的条理梳理和技巧训练所充斥,语文的人文性几乎得不到体现.因此,本文对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展现个性,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改"'捡骨架'为'见全身'";"在学生与课本间架起一座桥梁"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丁帆、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必修")是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编写而成的.教科书"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以"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0个专题","专题名称下有"导语',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专题".  相似文献   

13.
2001年7月,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前言"中说:"对于地理学科来说,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这句话如果是针对100多年前、清末的地理课本而言,尚可.因为那时的地理课本中的确有非地理要素而属于地方志的内容,如官制、军备、财政等.  相似文献   

14.
要衡量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语文学习质量的评价.切实抓好语文课程的学习质量评价,对正确把握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过要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指出的"语文课程评价'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一要求.彻底改变运用试卷考试对学生进行单一、片面评价的评价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还需要不少时间.自进行课程改革起,笔者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对小学语文学习质量评价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结合实践作以浅述.  相似文献   

15.
鲁迅小说<祝福>多次描写"祝福"并以"祝福"为题.在探讨其深刻含义问题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二·教学参考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认为,"文章以‘祝福'起,‘祝福'终,中间多次写到‘祝福'".很多教辅用书,包括特级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编写的,也都众口一词:"小说起于‘祝福',终于‘祝福',中间一再写到‘祝福'".  相似文献   

16.
<正>"主题式教学"(Thematic Teaching)是指以内容为载体、文本内涵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语文和英语教学中运用较广。其中以清华附小窦桂梅老师的语文主题式教学最为成功。窦老师说:"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检索在学校积累的知识,如目不暇接的‘满汉全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些‘片断'知识不是被遗忘就是无法与其他经验作  相似文献   

17.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多次指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标,离开'人'的培养去讲'文'的教学,就失去了教师工作的制高点,也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价值."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思想个性,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内在动力,在强烈内动力的推动下去主动学习,彻底改变强制性的被动学习的状态.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18.
“面面俱到”或“一讲到底”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即使在今天的课堂上,仍有其身影,严重地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转变教法,变“面面俱到”为“以点带面”,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使中学语文教学进入系统、有序、科学、严谨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语文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是一座山,一座矿藏丰富的山--这样一座教学艺术的高峰,我们景仰之,更要学习之.北大附中程翔先生曾说过:"研究任何事物都应该既究其‘表'又究其‘里'.‘表'是‘里'的外化,‘里'是‘表'的源泉."笔者试图换一个角度,从底蕴这样的"里"去学习于老师.  相似文献   

20.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初中语文第六册吴伯箫同志的散文《菜园小记》引用了这首歌谣.对于歌谣中"沧浪"一词的解释,杨以庄同志有《"沧浪"小考》一文(载《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5期)认为:"前人把'沧浪'作水名,蒋冀把'沧浪'作地名,都有些拘泥了:'沧浪'作水色,青苍色的解释更恰当一些."笔者反思教学实践,认为将"沧浪"解释为水名并无拘泥之弊,反而较解释为"青苍色"更恰当些.理由有三:其一,有据可考.《尚书·禹贡》记载:"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今人王世舜在《尚书译注》中注云:"嶓冢山在陕西宁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