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阐述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特点及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作用,分析目前国内运用比较成熟的评价体系在专业课程中的运用情况,探讨当前闽江师专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构建课程思政教学管理评价体系的建议。在成效方面,以专业基础课“机械制图及AutoCAD”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为例,开展CIPP模式下的课程思政评价,对接专业课和岗位,更加彰显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实施中,必须深入贯彻和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在评价的原则上,要坚持为了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基于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围绕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增值”,注重发展的过程性和综合性;在评价的理路上,要以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发展评价为圆心,渐次延展到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以课程为单位的课程思政评...  相似文献   

3.
合理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在改革发展上、专业教师能力提升上及教学效果质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特点,探索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现状的基础上,从课程思政的建设机制评价和教学评价两方面入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课程思政建设机制评价方面,从学校层面及专业建设层面设计评价指标;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面,从专业教师德育素养、教学实施以及学生成长三个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以期构建一套完整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已有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和经验,采用德尔菲法,反复征求课程思政领域专家的意见,最终确定了课程建设、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效果等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根据权重对指标赋予分值,最终构建高校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CIPP模式的4个评价维度、基本观点,解析基于CIPP模式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4个一级指标,提出基于CIPP模式构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上要涵盖13个二级指标、32个三级指标以及32个观测点,方法上强调背景评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输入评价,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资源配置;多元化过程评价,凸显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功能;坚持成果评价,突出课程思政“实效、示范、特色”导向。  相似文献   

6.
从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来看,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制约课程思政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有必要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文章从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功能、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依据、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指标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7.
为高质量开展高年级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提出了彰显核心目标指向、和谐融入专业教学、强调突出思政增益的建设思路。针对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提出向心度、融入度、思政增益和思政绩效等评价指标,设计了评建一体的课程思政元素库结构。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阐释了课程思政元素库的构建和评价方法,为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元素库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新时代背景下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保障措施和衡量标准。以陕西10所地方本科高校25名专业课教师作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质性构建。通过开放式、轴心式和选择性3级编码,归纳和提取出涵盖5个1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50个3级指标在内的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评价法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通过指标体系的满意度调查和应用分析检验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可接受性。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能够客观、准确评价地方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理论框架,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政策文本和质性访谈结果为依据,在初选课程思政教育活动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通过测量工具(量表)收集研究样本,在对样本数据进行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后,形成了稳定的“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四维结构,并分离出政治环境、课程资源、教学方案、教学效果等11个二级指标(公共因子),同时以因子分析过程中所产生的因子得分系数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完成指标体系的构建。本研究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关注了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过程性与覆盖面,也注意引导评价者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物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服务行业,对高职从业学生的思政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愈加重视,但也存在着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思政育人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不深入、教学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实现物流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学有效衔接。文章以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技术与实务的教学实践为例,从课程岗位职业素养分析、课程思政设计总体思路、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映射、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与手段、思政实施具体案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考核方法、思政教学实施效果等角度进行了研究。旨在传授高职物流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心系家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推动专业课和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每一位专业课教师理应承担的重任。“花卉艺术”作为园林专业主要专业课,课程精选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作为一门农学里艺术课程,“花卉艺术”注重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最后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进行专业知识的评价,结合课后访谈与课堂非对等性教育实验对思政目标的达成进行评价,创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与评价体系,以“花卉艺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评价体系为其他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具有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推动人才培养教育目标实现、助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功能。高职院校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深入推进的关键环节,但当前部分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建设中存在着忽视教学评价原则顶层设计,评价方向定位不明;忽视多方利益相关者,评价主体较为单一;忽视过程性评价,评价方法较为滞后;忽视思想测量,评价指标较为单调等现象。对此,需要进一步明确课堂满意度影响因素,引领科学有效评价方向;完善评价主体,保障多元主体充分参与;创新评价方法,确保评价过程与结果并重;基于GAT模式与CIPP模式相结合,构建多元指标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高质量构建。  相似文献   

13.
中学地理课程思政既具有地理教学的一般特点,又兼备思政育人的特殊属性,其课程评价对地理学科育人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CIPP评价模式对地理课程思政实施进行立体化评价:首先,通过背景评价明确中学地理课程的育人需求,将地理课程思政核心育人元素作为评价总目标;其次,通过输入评价明确落实育人目标的实践策略;再次,在过程评价中确保地理教学按照预定的课程思政目标进行;最后,通过成果评价对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检验学生思政素养的增值情况,进一步凸显学科育人成效。CIPP评价构成一个闭环,助力判断地理课程思政实施现状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优化与创新《气动控制技术》课程,适当融入思政元素,有利于学校的立德树人教育。了解《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特征,基于定量及定性评价融合、形成及终结性评价融合原则,优化评价体系建设思想,构建专业评价队伍、明确课程思政评价结构,持续细化评价指标、优化课程思政评价方法,科学应用评价结果,可从多维角度入手,助推《气动控制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格局优化与创新,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及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是检验课程思政效果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以导游业务课程为例,构建学生、教师和专家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从学生"学"和教师"教"两个方面检验德育目标的达成程度.教师从学生内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外在的行为表现两个方面评价学生"学"的效果;学生从对"课程思政"满意度和自我认知的教育效果两个方面评价教师"教"的效果;专家考核课程思政实施全过程,以评价教师"教"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陈慧 《成才之路》2022,(11):132-134
思政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可为学前教育艺术领域课程教学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在基于课程思政背景的学前教育艺术领域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以课程思政为指导,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结合课程思政内涵,进行艺术教育理论知识传授,立足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在改革中,要注意兴趣引导、实践锻炼、全面评价等内容,以此...  相似文献   

17.
张伟  常春 《教育探索》2023,(11):38-43
随着高校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推进,如何科学、全面、有效地对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开展评价成为高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有鉴于此,以高校课程思政评价的价值导向为指引,从高校课程思政的评价原则出发,构建以评价主体为核心、以评价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并对其逻辑内涵和路径选择进行系统解读,不仅有助于全面、深入、系统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且有助于对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其应用效果展开交流探讨,充分发挥高校课程思政的核心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指导,明确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以及目标,并对建立健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要明确课程思政评价的主体,并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构建具体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9.
课程评价是职业教育作品化课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是保证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和导向功能,能有效推进高职院校作品课程建设。通过文献分析法明晰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初步拟定课程团队、课程信息完善度、教学资源支撑度、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设计评价维度、课程参与度和学习者满意度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并通过德尔菲法和小组讨论进行指标筛选,最终得到5个正式一级指标、18个正式二级指标,经信度和效度检验,其信效度均得以保证。然后通过优序图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显示,“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学内容丰富”“学习需求创设”三个指标的权重高于其他指标。  相似文献   

20.
卓越绩效模型以促进学生卓越发展为目标,突出评价的目标性、引导性和激励性原则,强调评价指标的系统性,注重评价结果的“增值度”,与课程思政建设具有很强的内在适切性。基于该模型可以围绕七个方面构建适用于学院、专业和课程三个层级的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以S校为例,立足应用型高校在“主力军”“主战场”和“主渠道”三个方面的特点,构建二级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完善课程思政的评价实践,应在整合评价的多重制度逻辑、确立评价实施主体和改进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