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基于海洋文化视角,以“简易船模”教学为例,探索基于海洋文化渗透的通用技术课程实践,学生通过制作简易船模,在实践中体验海洋文化,在“导做”中实现育人的教学理念,从而提高技术与文化的综合素养,同时也为通用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发展型学校文化”的氛围中,要拓展通用技术教研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以课程标准细化解读和学习目标重构为起点,并注意“预设”与“生成”、通用技术课程价值的整体性、学生的个体差异等问题。以引领通用技术课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降低课程标准和课堂之间的“落差”,为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提供参考,对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通用技术有效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程通用技术实验室的建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课程的性质与课程的目标而展开。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有别于传统学科的实验及其他以基本技能训练为主的传统模式的实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是从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的目的出发,通过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从2008年秋季开设至今已进入第五个年头。在五年的实施过程中,延庆县的通用技术课程跨越了“三个门槛”——“教教材”、“用教材教”、“实施项目教学,整合技术”’。通用技术课程的实施着眼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热情,更着眼于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与发展,在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广大一线教师潜心研究,认真实施,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高考开始,山东省实行高考“3+X+1”模式,其中“1”指基本能力测试。基本能力测试中有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就是《技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其中“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开课程。它以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笔者在这里谈谈“通用技术”课程中《流程是怎样优化的》一课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自设立以来,由于各方面因素限制,其发展进程是缓慢的。如皋市通用技术教育实验学校坚持特色发展,通过组织学生在区域范围跨校集中完成通用技术学习,无疑成为该学科快速普及并发展的一种方式,错位发展的方式也为教师创新成长提供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点逐渐放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上。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拓展互联网学习空间已经成为一项受到高度重视的任务。在我国大力倡导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工作的背景下,“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开始朝着理想化阶段发展,并为改革教师教学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等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网络学习空间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灵活的学习方式及全面及时的教学评价的优势,为教师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与环境支持。依托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课堂的监管,还能够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中有效运用网络学习空间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邹良 《教师》2010,(13):56-58
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三大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教材在新课程中具有基础性和政策性的地位。新课程背景下通用技术教材以完全崭新的姿态出现,它不仅是在形式上的新体现,更是教育观念上的新突破,突出了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凸显了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减少了教师对教学的束缚和对教科书的依赖,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整合课程资源,设计、开发、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因此,教师不仅是新教材的使用者,也应是新教材的开发者和设计者。我们的教师对通用技术课教材的功能必须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抛弃传统的“教教材”方式, 合理地使用通用技术教材、二度开发好通用技术教材。  相似文献   

9.
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是新的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亮点在于它是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课程,而难点则在于专业教师的欠缺与因未列入高考而受学校轻视。如何彰显通用技术课程的亮点与突破课程实施难点,开展有效教研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专家引领,注重培训;三级连动,共同成长;网络教研,集思广益;竞赛磨砺,打造师资”是行之有效的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阶段的通用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赋予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课程基本目标的一门新学科。通用技术课程,它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以技术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教师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通过技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用技术毕竟是一门新学科,新学科带来了新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如何设置,教学行为如何把握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用技术作为高中课程改革的热点与难点,一直备受广大教师的关注。在没有任何经验的前提下,教师们开始了艰辛的探索,逐步认识到“不能在黑板上种庄稼,教室里讲技术”,一定要还原技术本色,落实“做中学,学中做”的课程理念。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以“完成一项创作”、“设计一件产品”承载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实现相关技术知识的自主建构,切实提高了通用技术课程的有效性,,本期,我们来分享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通用技术课程实践,并通过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顾建军教授的点评,明确通用技术教学的课程本色与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郭叶萍 《考试周刊》2012,(87):191-191
通用技术这门课没有升学的压力.因而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为培养兴趣,教学中应在“玩”上做文章,让学生通过“玩”的方式经历技术的过程与体验.从而实现通用技术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4.
王慧 《考试周刊》2010,(27):142-143
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为人们从多角度发据学生的潜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改进教学方式挖掘或提升学生的各方面智能。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多元智能理论的因子,可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是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发展为基本目标的一门新课科,是国家规定的面向普通高中全体学生的基础课程。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设立,既是加强和改进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应配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活动必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标准的仪器、工具、设施、资料和防护用具。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环境建设和器材装备既有与其它学科共性的一面,又有其自身的特性;既要体现课程理念,又要满足教学要求;既要符合装备建设的专业性,又要充分保障师生的安全。制定一个与通用技术课程要求相适应的、涵盖专用教室建设、配备标准、技术环境、安全保障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建设整体解决方案”是确保通用技术课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准确理解设置通用技术课程的必要性,明确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是制定整体解决方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为例,探索与实践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CAD技术”毕业设计个性化培养新模式。“互联网+CAD技术”模式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完全的线上开展提供了可行途径,同时为本科毕业设计“线上+线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双减”无疑是目前教育改革聚焦的高频词,“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为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有利契机。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在影响学生纸质图书深度阅读的同时,也为“名著阅读”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媒介环境和发展机遇。因此,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有效利用影视资源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特点辅助名著阅读或引申名著阅读。  相似文献   

18.
汪志刚 《考试周刊》2012,(6):121-122
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由于受传统文化中“重学轻术”的思想影响,尽管理论上强调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但实践中,学校迫于高考压力。认为通用技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在高考中所占分值少。对高考影响不大.因而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不到位,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长远目标,剥夺了学生学习通用技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权利.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翁梅芬 《考试周刊》2022,(11):17-20
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是落实“五育并举,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高中通用技术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劳动教育目标,探索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途径与意义,为中学劳动教育的持续推进提供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用技术是一门强调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的课程,其课程性质决定了通用技术课堂必然以技术实践活动为中心.文中从技术实践活动项目设计和实施的角度出发,应用激光切割、开源硬件和编程等现代化“物化技术”,设计贴合时代发展和学生真实生活情景、整合学习内容的学习项目——智能机械臂,突破当前具体教学和实践内容滞后现实生活、创意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