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程美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浸润式”课程美育的实践过程是一个积极调和、面向人人的五育并举的过程,展现“知情意”的统一性,追求“真善美”的一体化。设计美的课程场景,强化美育课程实践,创新美育实施途径等方式,构建“浸润式”课程美育新样态,有助于实现美育导向下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2.
“大美育”是面向人人,由多元主体对学生开展审美知识、审美能力、审美意识方面的教育。它超越了狭隘的“小美育”观念,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美育,有利于重构美育生态,有利于构建合作的美育运行机制。实施“大美育”须在顶层设计上完善美育制度建设,创建“大美育”课程体系,构建立足于美育的“五育融合”体系。  相似文献   

3.
“五育融合”是重塑教育完整性、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新时代美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旨趣,立足美育推进五育融合,是五育由分裂走向完整的教育回归。要想“以美促全”,应形成美育文化浸润、学科建设、智能引领及美育具身实践等机制去推动“五育融合”。“五育融合”的实现需要融美于教,立足美育的发展过程和实践路径,以“感美”“尚美”“立美”“创美”为突破口,分别探寻“五育”教学理念、方式、体系、活动,并在整体协调的美育教学活动中实现“五育融合”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生成。  相似文献   

4.
“三全育人”是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抓手,是实现中职美育目标的重要举措。文章在分析中职学校美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坚持“五育并举”,重视美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全面深化中职学校美育改革,使学校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落实“三全育人”,科学运用评价机制,强化中职学校美育的功能运用等观点,为中职美育提供了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五育融合”是学校教育整体价值的实现,是文化、课程、学科与制度育人的整体体现。新时代学校美育也应注入新的内涵,即生活性、人文性和创造性,其价值体现在它是德育的基础,能促进社会和谐。当前学校美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一是树立跨学科融合理念,构建学校“大美育”格局;二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进美育课程与课程美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以美为先五育并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鹤岗市南山小学校校长邢兰英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我们认真分析了我们学校的全面条件,在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转轨中,确定了“以美育为突破口,促进五育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改方案。一、强化美育功能,加快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 ,它在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立地位和不可忽视的重大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 ,人们往往对美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实施力度不强。本文试对美育的重要地位以及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以期推动各级学校美育的开展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施素质教育。一我国素质教育由德、智、体、美、劳“五育”组成。“五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 ,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共同承担着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任务。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 ,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被忽视 ,美育…  相似文献   

8.
美育与思政铸魂深度融合是高校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可行路径。美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协同育人,是高校突破思政教育发展瓶颈,解决活力缺乏、实效性不足的举措,同时可以促使高校美育工作有效实施。通过挖掘当地美育资源、丰富美育内容、拓宽美育形式、构建“美育+思政”新型思政队伍,提升二者协同育人的实效性,进一步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双周     
上海嘉定区:“关爱校长”工程实施本刊讯为了进一步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嘉定公信教育,努力构建和谐校园,继实施“关爱教师”工程、“关爱学生”工程之后,嘉定区从2006年起启动实施“关爱校长”工程。关爱以校长为主要代表的学校校级干部队伍, 自觉关心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加快实现嘉定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新形势下,五育融合已经成为中国教育变革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福州第四中学“惠泽大美育”课程正是基于“五育融合”发展目标而逐步探索出的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它秉承“适性发展,成人致美”的办学理念,从优化全育课程架构、制定学科大美育课程实施策略、开发大美育课程校本教材、拓展大美育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维度、探索多元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课程建设,实现五育融合共通,“五位一体”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课程领导力,主要是指校长领导教师团队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是一个校级团队决策、引领、组织学校的课程实践的控制能力。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必然与校长的办学理念紧密相连。上海市复旦实验中学在“乐学”办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这三类课程的科学构建和校本化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文化引领与制度建设这内外两个系统的有力支撑,来实现校长的课程领导和价值追求,锻造学校品牌,彰显人文与科学并重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2020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作为全面深化美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建设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开齐、开足和上好美育课”保证了学校美育由无到有、由有到多、由多到好的课程建设要求,体现了学校美育从普及化到多元化再到优质化的渐进过程。为了促进中小学美育发展,应该依据政策要求加强学校美育治理,建设高质量美育课程体系,同时依据“各美其美”的逻辑,形成美育课程和课程美育双轨发展模式,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家庭美育相结合的立体美育空间,实现家校社“美美与共”的格局,推动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五育融合背景下,开发更加丰富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能够实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的整体构建与深度开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文对“五育融合”和“劳动教育”相关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深化师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有助于学校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智育固本、德育铸魂、体育健体、美育浸润和劳动淬炼工程,焕发劳动教育的人本价值。  相似文献   

14.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一、学校美育观的基本内涵 我们将学校美育观看作是一种存在于现实的理想大美育,它是对儿童在所有的教育时间和空间里实施全面的“大美育”,通过八条美育之路实践并丰富教育的理想目标。我们把残障孩子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作为我校美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审美育人作为学校美育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仍属薄弱环节。美育是生命意象化育,包括自然美育、社会美育和人文美育等内容,其功能在于成人之美。学校美育实践应注重各类美育元素整合,走学校美育课程化实施之路。学校应基于美育的本质思考美育课程的理念,基于美育的功能定位美育课程的目标,基于美育的内容搭建美育课程的模块,探索多元化的实施路径,构建全方位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8.
落实“五育并举”、促进“五育融合”,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时代要求。课程建设是落实“五育融合”的载体和抓手,“五育融合”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与路径。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实践导向,通过整体优化学校课程体系、融合构建学校课程群、合理开发特色综合课程三条路径,并在工作机制构建和人才队伍建设两方面为“五育融合”课程建设提供保障,帮助学校实现课程全面育人、整体育人、融合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徐娜 《江苏高教》2021,(6):113-116
新时期高校美育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得以实施的重要方式.高校美育的本质在于滋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情感"由弱转强,由薄转厚",进一步强化其意志,完善其行为,最终培育完整的人.因此,高校需要正确认识美育的个体和学校的双重价值指向,优化美育顶层设计,注重核心价值观引领;推进高校美育改革,构建"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彰显美育社会属性,促进美育评价改革,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和体系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叶静涛 《学苑教育》2022,(36):82-83+86
“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之一,已成为培养新时代人才的教育方式。在“五育融合”的教育新时代,美育的育人价值和作用无可替代,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树立“五育融合”教育理念,建立新时代美育价值导向机制,探索新美育体系实施方式的变革,已成为当下学校美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