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试论基督教入闽传教策略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唐、元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的不同差会曾三度传入福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西方传教士们为了使整个福建福音化,均采取了各不相同的传教策略。这些传教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教的成败,同时也对福建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基督教入闽的传教策略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阐述,并就其功过得失以及对福建的影响作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永乐宫重阳殿壁画的图文关系入手,梳理并分析全真教开派祖师王重阳在传道度化过程中使用绘画的目的与意义。首先,对重阳殿壁画中出现的四类传道图像进行识读、归纳,结合《道藏》及相关画史文献记载,对四类图像及其母题进行简要阐释。其次,以《叹骷髅》图像为研究重点,分析"骷髅"母题在全真教语境下的发展变化。最后,注意到《叹骷髅》图像作为画中画的特殊性,并借助米歇尔的元图像理论,阐述该图对全真教生死观的呈现。  相似文献   

3.
华金香 《传媒》2018,(3):90-93
公共传播背景下,探讨传播中"传""受"关系具有重要价值.随着哲学范式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可理解为互为主体的"主体间性"关系.哈贝马斯哲学中的"主体间性"理论主张颇具代表性,公共传播视角下对其理论价值的探索,有助于厘清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指导现实的传播实践."主体间性"理论与"公共领域"理论、"理想传播情境"理论以及"交往有效性"理论等密切相关,在"主体间性"的传播关系下建构的传播行为能够打破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关系,建立起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有助于信息双向、对称、平衡地传播和交往理性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元曲中与全真教有关的神仙道化剧多由曲坛名家创作,重在宣扬全真教的度化主题,剧中被度化的人物均属于市民阶层,一些唱词反映了全真教的深入人心,这些都生动体现了全真教在元代的兴盛。  相似文献   

5.
自利氏1583年来华到清政府禁教、耶稣会解散,传教士在中国活动了二百年左右.传教士一般都采取利玛窦确立的知识传教方式,在传教过程中向中国人介绍了许多西方的各种学说.  相似文献   

6.
周颂华 《新闻窗》2013,(3):96-97
方言与文化的关系正像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一样,方言与地域文化之间具有千丝万缕、血肉相融的关系。为了丰富和深化方言和地域文化两方面的研究,有必要大力提倡把汉语方言与中国地域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双向的或综合的研究。这种研究将有助于解释汉语方言中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的现象,解释地域文化中与汉语方言密切相关的现象,解释汉语方言与中国地域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更好地继承、发扬、利用汉语方言中的有关成分与中国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后半期至新中国成立,瑞典有多个教派在华传教,其中浸信会(也称浸礼会)选择了山东作为传教地域,诸城是其最主要的传教地点之一.瑞典传教士一方面大力传播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创办学校、医院、孤女院等社会事业,并间接将西方现代文明带到了中国. 艰辛的传教  相似文献   

8.
古代朝鲜"燕行使"在华接触天主教较早,对其了解也较深入,而接触东正教则较晚,了解粗浅并有舛误。出现这样的差异与近代之前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传教士团来华目的及传教方式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9.
近代广西多匪是中西文献中常见的记载,基本形成一个共识:近代广西匪患严重、盗匪猖獗,导致社会不宁、传教艰难。归结其原因,多为匪徒的贪财与仇外以及官方的处理不当。劫持、绑架"洋票",不仅会酿成地方性事件,而且也成为一种"另类"的中西交往方式。近代广西匪患既对地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使来华传教士的传教活动受阻,同时还影响到特殊时期的中外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教在马六甲的传教和《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六甲传教的开始与中文月刊报纸的发行1815年,马礼逊与米怜在认真时论了当时中国传教状况后,就此后的传教方针给伦敦送去几条计策。其中,关于良好根据地的获得这样写道:“从出版和其它几种传教方式的辛劳看,现在中国的状况是非常困难的,连传教者个人的住处都没有保证。因此,理想的是,选一个在某个欧洲新教国家的政厅管辖下  相似文献   

11.
《浙江档案》2006,(2):42-42
中国的民俗化作为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大众化”,是中国民族化的基石;深入研究民俗化,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化建设,极为重要。江南地区在我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比较早的地区。对江南地区地域化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对这个地区地域化本身的了解,更有助于促进对我国社会与化的现代化过程本身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跨地域合作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之路。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为图书馆实现多方面的跨地域合作提供了发展前提和物质保障。当前我国图书馆跨地域合作虽然已经迈出了可喜一步,但在合作的途径方面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探讨。创新地域合作的方式方法、拓展地域合作新路径,将有助于我国图书馆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服务空间的无限扩展。  相似文献   

13.
医学传教是基督教(新教)传教的重要途径。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政府的禁令和澳门天主教势力的拦阻,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广州、澳门两地难以容身,只能在南洋各地向华人传教,间或在澳门、广州有些活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香港割让,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传教士顺势将活动据点迁移到这些口岸城市。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活动扩大到沿海、沿江和广大内地,医学传教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叙述1860年以前的时期。一、马礼逊时期:医药传教事业的开拓1807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传播学的视角,探寻了中国科学地图的风貌.通过定量分析、对比性研究,从中国自身的地理版图,到中国与世界的地理格局,逐一分析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流动历程,剖析在整个不同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涌现出的各种科学文化思潮,阐明中西方科学关系的转变是文化思潮争论的焦点,进而提出21世纪中国科学地域传播的未来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医学传教是基督教(新教)传教的重要途径.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政府的禁令和澳门天主教势力的拦阻,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广州、澳门两地难以容身,只能在南洋各地向华人传教,间或在澳门、广州有些活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香港割让,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传教士顺势将活动据点迁移到这些口岸城市.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活动扩大到沿海、沿江和广大内地,医学传教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叙述1860年以前的时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20世纪初基督教进入乌蒙山区的传播情况,不同差会在乌蒙山区的传教就地域、民族成分(苗、彝族)中的划分进行介绍,并探讨其在当地教育、医疗、农业科技、邮政事业、地方风俗等方面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近代的安徽,地处内陆,跨长江、淮河与新安江。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必然成为西方侵略的主要目标。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可自由入内地传教"打开了西方传教士向内地传教的大门,洋人、洋教涌向中国内地,包括安徽。姑且不论传教士传教的目的何在,从传教士进入安徽传教开始到20世纪初期反教斗争就没有停止过。纵观近代安徽教案,其参与者有知识分子、地方官绅、普通  相似文献   

18.
宗教是世界文化中一个独特的分支。它的历史中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各宗教间的交流融合以及各教各派的传播。宗教的传播方式与传播范围受到宗教教义的制约,同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也制约或推动宗教的传播。与其他文化形式的传播一样,宗教传播从氏族内的图腾崇拜仪式演变为战争或和平方式的传教,发展到今天的电子传教方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族的和宗教的文化互相碰撞、融汇,旧的死去,新的生成,宗教因此而得以发展。本辑发表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宗教传播方式的演变及其规律,描述了当代宗教传播的现状。我们希望,这组文章能引发从更广的范围对大众传播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洋务学堂中洋教习的选拔采取举荐制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其特别注重品德、强调要会汉文以及不传教等。为激励洋教习努力工作,洋务学堂采取制度激励、薪酬激励、工作激励以及精神激励等多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吕国君 《青年记者》2022,(24):120-122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作为中国近代报刊的开端,是关于在华外报中文报历史评价的重要研究对象。近来研究者多采用现代化视角,强调该刊在报刊事业与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本文选取该刊长期被研究者忽视的“全地万国纪略”栏目文章进行分析,揭示该刊隐于知识传教目的背后的“文化帝国主义”特征。在肯定该刊传播知识基础上,勾勒该刊与殖民主义的捆绑关系,有助于更加全面、客观、辩证评价其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