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校变革的推进中,教师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教师动力是影响高校变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但部分教师面对变革,却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如反对、拖延、沉默.在分析了高校教师变革动力缺失原因的基础上,探寻激发教师变革动力的机理,通过主观变革需求、客观变革环境、变革目标的吸引力三方面的综合互动,触发教师的心理紧张系统,从而激发教师的变革动力.依据激发机理,制订相关变革策略,推动高校变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高校和教师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教师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高校教师有着独特的个性特征,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可以更好地将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有效整合,实现学校发展战略和教师自身发展目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3.
教育变革以及新的课程价值观,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教育范式中的教学工匠转变为教育创新和课程领导的建构者和决策者。教师是否具有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是决定教育过程和质量的关键。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和办学过程中,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并未发挥应有的实践影响力,相反却变成一个徒有虚名的新概念和新词汇。在轰轰烈烈的专业发展运动之下,未能看到教师追求自身专业发展的热情、需要和动力。教师专业发展动力缺失的原因,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惰性和束缚,因此,从制度变革着手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是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转变为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检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显示,在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动力是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不能忽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与取向。笔者认为,教师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成为教育变革和课程变革的主体,成为新课程主动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变革的抗拒者或是被动的实施者。一、当前教师文化现状:缺失与挑战。教师文化反映了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它既包括教师团体的信念、价值、态度、习惯以及行为…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主体.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主体是否积极地参与管理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管理的效能.文章运用激励理论,对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逐渐深入,高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激励策略也随之变化。文章从校长、学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提出激励高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增进高职教师参与课程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对中小学新教师试用期培训来说,我们认为,要以人为本,突破以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形式、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模式,构建“学习型组织”,进行培训模式的创新。一、建立基于自主学习的培训动力机制要为新教师培训构建“学习型组织”,首先应该为新教师建立基于自主学习的培训动力机制。①引导新教师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规划自己的成长与发展图景,以自我实现需要激活新教师参与培训的自觉性;②认清岗位聘任的现实,展示自己从教的德才水平与潜力,以工作竞争需要激发新教师参与培训的迫切性;③借助现身说法,典范引路,以榜样垂范激励新教师参与培训的积…  相似文献   

8.
从职业院校教师提出教师不该、不能参与课程开发入手,具体分析教师到底该不该参与,能不能参与的疑问后,提出教师应该参与,也能够参与项目课程开发。最后指出教师发出否定话语的原因是不愿参与项目课程开发,剖析原因后,从理念培养、多元激励、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了激励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策略设计。  相似文献   

9.
参与式农村评价的内涵寻求积极的多元化发展。这种理论对幼儿园课程建设有重大启示:让教师参与课程选择及决策过程;教学管理者要与教师一起参与课程系统的全部循环过程;激发教师参与课程研究的动力与责任感;教师对课程建设要有承诺与贡献;加强教师自身课程能力的建设及自立性培养;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乡土知识并进行创新;让教师时课程资源有适度的控制权利;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应分享利益;建立有效机制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提高课程管理评价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10.
艺术院校要组织实施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方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激发学生热爱真知——提升内动力;二是激励教师倾注真情——强化推动力;三是促进教学领悟真谛——升华带动力。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的本质是现代组织及其成员对无形的心理内容的一系列期望。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特征的分析,认为高职院校管理的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提出了基于心理契约的教师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具有主体的双向性、动力的内驱性、影响的持久性等特征,它比正式契约更符合教育的宗旨,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管理理念.在高校中形成"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同行、文本契约与心理契约并重的新型管理模式势在必行.基于心理契约产生的三阶段,高校应采取招生、培养、就业全程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高校应采取从物质激励维度、情感激励维度和发展激励维度进行全面心理契约管理策略;基于心理契约的破裂与违背行为风险,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应消除信息不对称、采取同伴教育的全员心理契约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参与课程变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前提是改变自身,这对教师是巨大的挑战:对教师情感的冲击,要求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同时新课改为教师提供了参与课程变革、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从而可使教师充分体悟其生命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极好的发展机遇。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参与课程建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教师参与课程变革的前提是改变自身,这对教师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科是中学生所学课程中课堂参与度较低的课程之一。其原因是众多的,有教师自身的原囟,也有学生自身的原因。对学生学习的参与动力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师的工作效率。当然,在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方面方法有很多,笔者认为从英语课程自身存在的美出发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性。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心理需求层次较高,单纯依靠经济契约难以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文章从心理契约视角,分析了高校教师的主导需求与心理契约的特征,对高校教师的激励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高校与教师队伍的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是教师的权力,是教师职业角色和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高学校课程有效性、促进学校课程变革的需要。教师从不同立场出发,在不同层面参与学校的课程决策,体现出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内容和方式的差异。要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建立和完善保障教师参与课程决策权力的体系,明确教师的决策权限,确立合理的监督系统和教师自我评价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决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科技时代,高职院校治理系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外部生态系统的经济与社会关系网络问责和内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分权参与诉求,传统的院校线性治理模式无法对高职院校外部生态更迭给出即时性信息回馈与系统性解决方案,迫切需要引入新的院校治理范式,即组织内部营销治理范式。内部营销理论与高职院校治理变革在内核上具有高度契合性,具有把握院校治理本质与引领治理变革动向的价值,能够揭示高职院校治理变革过程中混沌与复杂现象的生成机理及规律。组织内部营销强调教师乃高职院校多重困境的"最佳解决方案",高度重视教师在院校发展和治理中的地位,通过建制高效的内部治理通路和建构统合性人力资源策略,激发教师参与院校治理的动力。技术进路层面,高职院校通过为教师群体实施教育训练、凝聚沟通、管理支持、激励鼓舞和参与授权等内部营销策略,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竞争力、达成院校治理变革目标。  相似文献   

19.
课程实施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它受变革层面的、学校层面的、社会层面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变革层面的因素主要涉及变革的必要性、变革目标的明确性、变革的复杂性;学校层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校长的作用、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个人参与程度;社会层面的因素主要为家长的支持与否及课程微观结构的影响。基于对诸因素之系统分析,宜采取相应的实施策略,如部分课题下放、增加培训机会、促进教师的合作及参与、加强实施策略的指导等。  相似文献   

20.
学校中最重要的个体——学生,理应是引起和推动学校变革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在学校变革实践中,学生却很难成为学校变革的动力.从学理上分析,学生具有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可能性,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也是学校变革目标的本质要求.基于此,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就成为必需,“以学生变革利益为中心”的变革政策再设计以及提高学生变革能力是激发学生成为学校变革动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