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民族国家保持自身独立性和统一性的政治前提和民族情感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情感记忆和精神家园,加强中华文化传播对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时代价值。加强中华文化传播,首先是挖掘整理中华文化资源,做好符号话语储备工作;其次是深入叙事逻辑,形成独特的中华文化符号叙事体系;最后是坚持守正创新,发挥多模态表现手法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2.
郧军涛 《出版广角》2022,(15):31-35
中华文化传播具有持久性、开放性、广泛性、多元性、多介质性五大特性,在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方面,精品出版面临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丰富厚重的出版积累、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数字化生产和传播等机遇。新时代,精品出版以国家政策为引领,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以精品意识为出发点,以全媒体传播为重点,以立体化营销为途径,以长效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全面提升中华文化传播力。  相似文献   

3.
城市电子影像作为人类对光影关系持续探索的最大规模实践,体现了人类寻找特定事物可见性的努力,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叙事获得高可见性的理想媒介。其在色彩选择、秩序整合等共同体审美形态中,以象征生产、空间生产表述了共同体记忆,进而通过情动体验、互动仪式激发为共同体情感,最终聚合为人们的共同体认同。共同体叙事的可见性得以凸显并生成可见的共同体,这是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论断的进一步延伸。共同体叙事对城市电子影像的征用,是对大众注意力在公共空间的重新分配,使其成为露天电影之后,又一种在公共空间大规模组织集体观看的影像媒介。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国家形象的彰显,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文化自信,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具有重要意义。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精选节目内容、创新比赛机制、拓宽传播渠道等方式,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蕴,彰显了中国诗词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广播》2010,(10):I0009-I0009
9月22日中秋节。中央电台、青海电台和全球华语广播网成员,相聚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贵德县,共同制作、环球播出了以“源·圆·缘”为主题的中秋节特别节目。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追述中华文化之源。畅谈了月亮和中秋节对中国人的特殊含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语广播人,回忆了此生最难忘的中秋经历的故事,向世界各地华人送上了来自中华民族母亲河的佳节问候与寄语祝福。  相似文献   

6.
陈玉 《科技与出版》2021,(7):116-121
长城是中华文化最显著的标志符号之一,也是构成中国国家文化形象最稳定的元素之一.优化长城文化出版传播效果的关键在于提升长城文化话语影响力.本文以长城文化的出版传播为观察对象,分析长城文化认知模糊问题,提出基于共同体意识的长城文化出版传播路径,以期提升中华文化认同度,推动中华文化的世界性传播.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脉的传承与传播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命题,其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建构,要求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中华文化基因,传承中华文化精神,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同。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与传播中华文明精髓,才能有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中华文脉的传承与传播要以对话精神为基本方法论,积极推进经典与现代、中国与世界、时代与未来的对话,以文创理念把握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以文化间性把握文化敏感性与文化多样性的关系,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握文化使命感与文化创造力的关系,以辩证的思维分析文化内容,以平等的姿态看待文化差异,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8.
周边关系是当下国际多元文化语境下,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主体的重要国际关系议程。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稳定对于我国在国际社会文化输出方面具有重要的物质和战略意义。不过周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输出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特别是清代,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大一统"王朝,不仅要对传统中华文化圈构建自身作为"天朝"的优越形象和地位,更重要的是对北方、以蒙古为代表的"藩部"周边,传播中央统治者的意识形态,进一步建构作为"宗主大汗"地位的中央王朝形象,有效地构建清廷中央与蒙古藩部之间的"中央—藩部"主从周边关系,并使之长久维系、运行。  相似文献   

9.
李洲 《采.写.编》2021,(11):147-148
当今世界,人类面临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诸多挑战,各种自然灾害已经敲响了警钟,贫富不均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处于贫穷和战乱之中.人类将何去何从?当其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无疑如长长隧道中射进了一缕曙光.《流浪地球》适逢其会,脱颖而出,以具象化的方式展示和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本文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提出入手,讨论《流浪地球》中人类情感的共通性,进而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横纵向关系,最后揭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辉映下的大国责任和担当.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当前社会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面对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构中华文化认同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突破既有中华文化认同建构的研究路径,在借鉴国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之上从多元一体的视角出发,对青年群体的社交媒体使用与中华文化认同建构情况进行考察,以质化研究为基础,辅以必要的量化分析。通过研究分析结果来重构中华文化认同的指标体系,为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建构中华文化认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送瘟神"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它起源于瘟疫发生的原因无法用医学来解释的年代,人们把瘟神的横行看作是精灵、鬼怪、瘟神等的作为,于是就产生了通过巫术把视为病因的鬼怪和瘟神等送走来消灭瘟疫的习俗。在送走鬼怪和瘟神之际,马和船被假定为鬼怪和瘟神乘坐的工具,所以在施术的时候,把代表瘟神的偶人放在马和船上,运到村边境的河边或海边,让其漂走或把其烧毁。"送瘟神",虽然也有作为个人的祈祷行为而进行的,但瘟疫的流行关系到共同体的生存。所以一般来说大多作为村落等共同体的仪式而举行。关于此类的瘟疫观与送瘟神的咒术。中国、韩国、日本等环东海地域里存在共通点。本文主要例举以中国、韩国的为中心的事例,考察"送瘟船"民俗与东亚稻作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王平阳 《今传媒》2023,(4):104-106
影视作品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全球化发展为中国影视作品“出海”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挑战。不同于跨文化传播,转文化传播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提倡各文化主体平等交流互鉴,强调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从转文化传播角度解析中国影视作品的“出海”方案,对传播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基于转文化传播视角,从文化共生、文化互构与文化转型三个维度,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影视作品“出海”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是将国家,或是国家内某地区的生产生活及其相关文化实态和特质作为主题,通过田野调查等手段获取传承资料,进而推进研究的。但是也有不少以旅行和贸易为目的造访的外国人,通过他们的观察记录,留下了他们认为奇异的风俗,成为了珍贵的民俗资料。此外,本国的民俗相关文物通过贸易等合法途径,或是由偷盗、掠夺等非法途径流向国外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而这些资料的存在往往被人们忽视。清代,中日间并未建立国交关系,但从大陆造访长崎的海商带来了生丝、砂糖、鹿皮、中药等产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赛龙舟、妈祖巡行等中华文化也传到了长崎,日本人和华侨也继承了这些民俗文化。另一方面,在清代唯一一个与日本进行贸易的荷兰也留下了对清代海商的贸易、生活的记录。本论首要考察的是日本人对明末至清代造访日本的中国、荷兰海商的记录,以及访日欧洲海商和天主教传教士对清代海商的生活、信仰等民俗方面的记录。在此基础上,超出以往对一国或者一地区进行研究的民俗学,而对国际关系中某地区的生活特质进行探索,探寻新的民俗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马攀可 《东南传播》2012,(7):129-130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对外传播中古典小说虽然凭借体裁优势吸引了一部分国外读者,但是存在着翻译困难、优秀译本少等问题,并且古典小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传播存在差异。优秀译者的欠缺以及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不力成为阻碍古典小说对外传播的两个关键性因素,而培养优秀译者、普及中华文化成为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聚焦“一带一路”出版走出去,提炼出其文化记忆建构路径,为“一带一路”出版更好地走出去提供借鉴。本文从文化记忆的视角出发,以“一带一路”出版走出去为研究对象,探究“一带一路”文化记忆建构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旨归,提出通过在历时和共时维度上立体呈现中华文化经典、以“他者”视角融入“世界共同体”、以多模态的传播模式助力文化行业繁荣,以文化记忆的力量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交融发展的悠久历史,宣传中华文化应重视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在中华文化百花园,西藏文化具有独特品格和风范.在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语境下,通过西藏历史人物主题出版等模式,加强议题设置,创新历史叙事范式、擦亮新时代“藏学符号”,是新时代对外传播的文化自信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7.
花山传说是关于花山岩画的传说,它产生和流传于广西左江流域壮族群众生活、繁衍的山崖、河流、台地及人四位一体的共同体之中。从古至今的繁衍生息中,壮族群众讲述、传承及更新的花山传说不仅延续了壮族先民有意建构的“灵晕性”规训与禁忌内涵,还构成了他们对壮族共同历史的持续性想象,并具有现代国家和现代生活的意志特征。花山传说与花山岩画的共生存世,形塑着当代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和地方集体无意识的普世伦理道德认同、多民族融合观认同及天地人信仰认同,同时也催生他们对共同体意识的多重发现、联结及当代确认。  相似文献   

18.
刘选  谭明杰  汪燕 《出版广角》2021,(21):59-61
在我国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编辑在弘扬中华文化和繁荣学术研究方面的独特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编辑的职业认同存在诸多误区.为了更好地提振编辑的职业认同,研究借鉴社会学领域"共同体"的核心要义和理论框架,从创建学术共同体联盟、连通实践共同体、促进两类共同体融合和建立新技术对编辑职业发展的预警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华人华侨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桥梁和中介,在增进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影响力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通过问卷调查对华人华侨中华文化传播动机、活跃度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和现居地的华人华侨在传播活跃度和部分传播动机具有显著差异。2."乐趣"和"增进关系"是影响华人华侨中华文化传播活跃度的主要变量。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文化传播建议。  相似文献   

20.
刘薇妮 《东南传播》2023,(6):114-117
时至今日,86年前那场惨绝人寰、震惊中外,最终致使30万中国百姓惨死的南京大屠杀,仍然以其留下的沉痛记忆深刻地留存在中国人民心中。这段历史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恢复邦交后重新获得关注,但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不为人知,为了宣传和铭记,国家迈出重大一步,将南京大屠杀形塑为世界的记忆,在记忆建构的基础上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诫告人们和平的意义。以南京大屠杀为切入点,以民族共同体为基础,从“记忆”钩沉大屠杀事件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与延续,以此达到民族记忆的情感认同与召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