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勤 《考试周刊》2015,(3):159-160
随着越来越多因学生心理问题导致的校园安全问题的凸显,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关注校园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根源,提出高校校园心理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双减”政策实施后获得了显著成效,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校园心理安全工作方面,中小学校能够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因在校时间延长、人力资源不足、安全视角不全等因素,引发师生在校安全感弱化,校园心理安全的校本化实践面临新问题。要应对这些新问题,应当立足“双减”背景下师生心理状态的波动,通过转变三层认识、树立新的安全理念,激发全员参与、夯实内部力量,主动跨界联动、建构外部铠甲等措施来应对校园心理安全工作中的难点,以此保障师生的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安全的学校环境是学生享有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教育成果的保证。然而,当今社会校园暴力却愈演愈烈,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校安全已成为公众热切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心理老师应当在鉴别“危险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运用预防与干预策略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学校里的团体活动多关注于对学生在凝聚力、合作性方面的培养,较少在心理上进行探索和成长。而学生的心理问题恰恰是教育中急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以“电影分享会”作为校园的团体形式,以一定的流程、适当的心理技术以及团体带领,将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心理上的困惑,预防心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安全的学校环境是学生享有教育权利的保障,也是教育成果的保证。然而,当今社会校园暴力却愈演愈烈,杜绝校园暴力、确保学校安全已成为公众热切关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学校心理老师应当在鉴别“危险学生”、提供心理咨询与治疗、运用预防与干预策略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心理安全隐患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从构建和谐校园的视角出发,提出心理安全的定义和在校园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高中生心理安全隐患引起的原因:家庭结构差异,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环境,高中教育本身存在的弊端等方面。最后,提出消除高中生心理安全隐患的对策和思考:建立学生成长档案,重视学校师资建设,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隐私,解放思想、破除功利教育思想,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校园心理剧是一种具有教育、治疗及审美等功能的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在小学高段心理健康辅导过程中,心理教师发现存在学生心理问题种类多与学生心理辅导方式单调等现实性问题。为改变现状,积极引入校园心理剧助力小学高段学生的心理辅导,突出“以剧促升”的实践价值与“以剧赋能”的实践研究,有效解决小学高段学生的典型心理问题,促发学生的内省与感悟,实现学生心理的自助式转变,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校园里,校园暴力事件常有发生,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受校园暴力事件影响而产生心理危机的不仅仅是发生冲突的双方,还有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学生和教师个体或群体,如果不对可能受害者进行及时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有可能会造成永久的心理创伤。本文通过对校园暴力事件的典型案例分析,结合国外的一些相关研究,根据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模式、技术等,立足于国内中学校园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适用于中学的整合连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涉及校园暴力事件的学校预警系统、应急处置、及时心理干预、以及事后干预的四个阶段,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支持,重点突出“心理干预”的特点。以期能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肖晶 《华章》2011,(17)
加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高职生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高职生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同特点,又因培养目标和社会环境等差异而具有特殊性,心理问题更为复杂,心理问题的臆蔽性会带来更大的危害,本文将从高职生的心理安全现状、产生原因、解决对策等三方面来探讨心理安全话题.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国外的相关研究,根据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模式、技术等,立足于国内中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套实用于中学的整合连续的心理危机干预方案,涉及校园暴力事件的学校预警系统、应急处置、及时心理干预,以及事后干预四个阶段,依赖于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方面的支持,重点突出“心理干预”的特点。以期能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良好的心理危机干预,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构建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1.
疫情以后,中小学高危休学学生大幅增加。工作实践表明,对这些学生进行复学心理评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具体可采用五步骤流程全面收集信息,综合恰当评估;同时要在心理访谈、反馈建议时,结合进行心理科普和心理辅导。这样做有利于明确现状和努力方向,增强学生心理康复和复学适应能力,增进亲子沟通,促进家校合作,降低危机风险,加强校园安全,积极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快速发展,校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校园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呈上升趋势。突发事件的发生,除对在校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外,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在校生的心理危机。本文通过分析在校生对于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心理反应,提出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为完善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3.
校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校园安全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天津市和平区教育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秉持“大安全”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齐抓共管”安全责任体系,凝心聚力,多措并举,从严从细从实抓好各项校园安全工作,扎实推进最阳光、最安全校园建设,为师生创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4.
本针对当前在校大学生心理复杂化和校园心理问题上升等特点,总结学生工作经验,提出采取对学生心理实施“管理”的方法,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5.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是维护学校安全稳定,保障校园正常秩序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从“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出发,根据本校学生实际情况,通过“九年一贯”安全教育链的实施,动员学生一起构建“平安校园”。  相似文献   

16.
和谐校园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校园.心理契约的形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文章提出,应当在作为规范─功利性组织的学校中推行建立在心理契约基础上的全面报酬制度,在保障教师职业安全的同时,发挥教师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提升教师主体意识,使学校成为教师成长的花园.  相似文献   

17.
心理安全是指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的安全、自由、踏实、稳定的心理状态。通过改变教师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学科渗透,构建和谐课堂;改变家长教养方式。创建和谐家园;加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心理安全的团体干预;改变校园环境,化解校园暴力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试论中小学生的心理安全及其保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安全是指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解脱出来的安全、自由、踏实、稳定的心理状态。通过改变教师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利用学科渗透,构建和谐课堂;改变家长教养方式,创建和谐家园;加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心理安全的团体干预;改变校园环境,化解校园暴力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心理文化构建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心理文化的探究,对构建心理和谐校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校园心理文化网络学习平台、开展特色校园心理文化活动、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团队活动、营造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四个方面来塑造校园心理文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发展壮大,校园安全形势也变得日趋严峻。通过构建辅导员校园安全工作机制,从安全教育、安全预警、安全管理、心理疏导、危机应对、防控奖惩六个方面系统阐述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内容及有效途径,以此来推动辅导员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确保校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