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渠道,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和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双重问题的必然途径,也是体教融合政策实现的关键目标之一。推动优秀退役运动员从教对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提升学校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完善运动员就业安置等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但现阶段优秀退役运动员从教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执教能力不匹配、从教项目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基于上述困境,分别从政策保障、项目适应、文化教育和校本培训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疏解策略,以期为推动体教融合政策落地、促进优秀退役运动员顺利从教、提升学校体育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子卓  陈方宇 《健与美》2023,(2):132-134
基于优势视角分析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优势与劣势,在优势方面,退役运动员有强劲的体魄和体育技能,职业运动员的纪律性和执行力等是他们拥有的美好品质,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曾经运动员的身份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信任感和崇拜感,提升学生的体育热情,并且退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和运动经验,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启蒙和经验引领,较为专业的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能够强化体育教学的有效性。而劣势则在于体育技能与教育技能并不一样,退役运动员虽然体育技能优秀,但教育技能往往不足,并且可能欠缺体育理论知识,另外体育教师资格证也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文章对助推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策略进行分析,发挥运动员的优势,同时对劣势进行相应的培养,使得优势更加明显,劣势不再是劣势。  相似文献   

3.
陈市昌  许郭智 《当代体育科技》2023,(11):137-140+145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对我国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的逻辑动因、发展困境进行研究,并提出纾解策略。逻辑动因:运动员权利意识转变的时代诉求,助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应然,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在退役运动员安置就业中的体现。发展困境:教师职业高门槛与运动员人力资本短缺的现实矛盾;教师职业角色转换不畅,身份定位模糊;教师教育培训体系薄弱,体育教学能力不足;运动员职业污名严重,缺乏社会支持。提出纾解策略:提升运动员人力资本,构建多种教师转型模式;强化职业角色转换,明确身份定位;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体育教学能力;重塑运动员职业形象,提升社会认可度。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我国国家队运动员退役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比较,通过对李宁、邓亚萍、庄泳、钱红等优秀运动员退役后成功转型的事例分析,对国家运动员转型的问题提出完善运动员保障的相关法规、整合和优化教育体育资源、将现役运动员文化技能学习和项目特点结合等对策,以期为各级管理部门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体育法》实施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认为:《体育法》实施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迎来了发展机遇:体育教师权益将得到较为完善的保障;体育教师队伍将逐步“配齐配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将迈入新阶段;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向性将更强。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引进高质量专兼职体育教师的渠道亟需打通与拓宽;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对提升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功能应与时俱进;体育教师对优秀体育文化的吸收与传承能力有待加强;体育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为了更好地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研究提出了《体育法》实施背景下我国体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的举措:深刻领会相关条文内涵,思践并进引领高质量发展;制订优秀退役运动员、教练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制度;树立正确的体育文化观,增强体育教师的传统体育文化素养;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6.
该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通过浅析我国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相关情况和高等体育类院校的职业培训优势,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退役运动员在不同的教育背景和职业倾向下对转型培训有不同的需求;高等体育院校在退役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议:为高等体育院校的退役运动员建立职业转型培训基地;针对运动员职业转型的主要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长、中、短期培训计划。为国家体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高等体育院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教融合背景下退役运动员转型体育教师现状、发展机遇进行研究,并提出转型路径。现状:培养理念有待全面、选拔机制有待构建、培训机制有待商榷、协调机制有待统筹、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以有力的政策指导、迫切的现实需求为发展机遇,提出转型路径:全面发展,提高培养质量;搭建平台,设立选拔机制;强化提升,充实培训机制;统筹配置,完善协调机制;激励引导,创设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多项改革措施。《意见》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教育部、体育总局共同制定社会体育俱乐部进入校园的准入标准""制定优秀退役运动员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等等。国家层面《意见》的出台,将会破解长期以来制约体教融合深度开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河南省一级以上(含一级)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现状和困难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为就业上学打好基础、加强思想教育转变退役运动员的择业观念、完善体育保险、鼓励退役运动员上大学等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难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权利包括社会保障法定权利和行业保障福利待遇2个方面内容。陕西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立法内容包括社会保险与公积金、职业转换、退役免试入学、货币补偿与转岗等制度。陕西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立法陷入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落实难、职业转换实施问题多、退役免试入学教育部门认可难、货币补偿与转岗留用保障水平低等实施困境。陕西省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运行面临国家体育政策与地方配套政策的衔接障碍,以及体育保障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障碍。  相似文献   

11.
退役运动员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足,加之社会变革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就业竞争中陷入困境。研究认为:应改变以往只注重运动成绩的"单一发展观",要确立以"终身发展"为核心的运动员培养的观念,加强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的改革;结合运动员自身情况,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实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各种健全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制度,以及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问题是今后为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运动员再就业的不利因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分析影响我国优秀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的不利因素,建议运动员退役前应该做好主动准备,国家应该制定新的法规政策,进行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建立国家退役运动员就业服务机构等,为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妥善安置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但对女运动员群体的"非人道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具体表现为:高强度、非正当训练带来的女运动员伤病健康问题;隔离式异性交往带来的女运动员恋爱婚姻问题;低文化教育和封闭化管理带来的女运动员退役转型问题。可以尝试通过减少破坏力大的竞技项目、杜绝非人道的训练手段、健全在役运动员安康保险体系、完善退役运动员权益保障机制、引导社会形成健康的体育价值观、采取理性适度的奖励等措施,把竞技体育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把预防挽救措施做到最严密和最周到,最大限度维护女运动员的权益。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是新发展阶段深化体教融合的关键举措,是加强学校体育专业力量、优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促进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有力保障。研究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引入赋权增能理论,深入剖析了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现实困境与实践理路。研究认为,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蕴含有制度、管理与环境赋权和内外增能的“三权两能”作用机理。当前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仍存在政策法规仍不健全,“落地型”政策普及度较低;管理机制不够灵活,转型过程仍有阻力;社会主体性环境不强,职业地位有待提高;内在增能意愿受阻,职业身份转型困难;外在增能效率不高,岗位胜任力偏低等现实困境。未来应从建立健全专项政策法规、构筑多元协同管理机制、营造主体性社会环境、激活运动员内在增能意愿和强化运动员外在增能效率等方面推进,不断提高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制度力、保障力、支持力、适应力及胜任力,推动运动员成功转型学校教练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刘燕 《体育世界》2011,(4):84-86
本研究对陕西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时间与训练时间作比较、优秀运动员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方式的转变等问题进行调查,探讨适合运动员提升综合素质的方法,为优秀运动员退役后能获得具有竞争性的综合能力提供帮助,实现优秀运动员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促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实问题及改革的建议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制已显露出许多问题 ,社会对运动员退役后就业的文化素质要求提高与运动员文化素质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长期以来 ,我国由体育系统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制 ,脱离了教育大环境 ,在不完善的教育环境下对优秀运动员这个特殊群体进行着不完善的特殊教育。因此 ,必须转变观念 ,大力推进竞技体育教育体制改革 ,建立运动员文化教育的良性运行机制 ,构建我国优秀运动员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大力推进优秀运动队的体育院校化 ,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主要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主教练负责制、教体结合、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等方面,阐述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西北5省区的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了大量资料。经过统计和综合分析,对西北地区优秀运动队管理体制的改革、运动队向单项协会化过渡、教体(训)结合的具体实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等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供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退役运动员的心理障碍及对策黎君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员的运动生命是有限的,一般运动员大多在二十多岁退役,有的项目,如体操运动员十八、十九岁就退役了。退役后的运动员何去何从呢?我们国家为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就业提供了优良的条件,然而,我们也必须看...  相似文献   

19.
《关于在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是落实体教融合战略的关键一步,既能解决体育教师人才匮乏的困境,也能为运动员开辟新的就业安置渠道。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当前从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职业转型面临着能力培养错位、人才选拔错位和保障对象错位等突出问题。在学校教练员队伍选拔过程中,应当通过动态均衡的岗位配置和灵活自主的职业支持,推动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岗位转轨;在学校教练员队伍培养过程中,应当扬长补短推进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德能接轨;在学校教练员队伍发展过程中,应当统一职称评审和工资待遇标准,推进退役运动员向学校教练员的体制并轨。岗位转轨、德能接轨、体制并轨共同构成了退役运动员转型学校教练员的政策实践机制。  相似文献   

20.
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全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出其影响因素:应从改善运动员自身退役后的从业就学条件和加强对运动员祖国培养意识、普通公民意识等内环境,以及完善退役运动员安置工作的有关政策,加强与社会各有关部门的合作等外环境两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改善退役安置工作.结合重庆市退役运动员再就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对策的研究,旨在为重庆市退役运动员转型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