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纬国 《甘肃教育》2014,(17):54-54
正目前,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正风靡语文教学界。但初中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炮打"语文教学的文章屡见报端。面对学生的每次成绩,教师也深感困惑。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和效益,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一、要有良好的教学氛围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讲求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要给每一位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与水平的时间和空间。语文课上要坚决反对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坚决反对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忽视学  相似文献   

2.
高中学 《考试周刊》2013,(44):40-41
<正>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少满差费"的弊端,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古语曰:"语文乃百科之母"。可见,语文在各学科中的基础地位,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因而,语文课堂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与灵感。而如何让学生的语言积累、语文思维、语文能力、语文情感等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关键要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学习方法的获得又关键在为师者课堂教学的精心点拨与指导,要有效地完成这一目标关键要靠课堂教学的有效设问。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设问。  相似文献   

4.
王力强 《中国教师》2010,(Z1):442-442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创设适当的语文教学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5.
<正>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语文课堂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具体操作时要坚持做到"六要"。一、教学目标要明确有"的"才能放"矢"。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师生教和学的"的"。长期以来,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不堪重负的根本原因是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犹如大海漂舟。因此,我们必须运用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科学设置语文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教材的应有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目标定位、目标设计、目标表述、目标达成的转变,使语文课堂教学由"教课文"走向"教语文"的变化,为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引领语文教学走向有效、高效。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人"性,实施开放性的教学,创设情境,搞好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实现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语文是教学中的三大主课之首,但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却面临尴尬的境地。在课堂教学中的"高耗"现象严重,教师不停地讲,而学生的"低效"明显,课堂教学效果不够明显。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思维,进行新的教学尝试,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0.
传统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教育目的的实现是以人的本质的沦灭为代价的。因而,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唤醒学生的"人"性,实施开放性的教学,创设情境,搞好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感到学语文轻松、有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实现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1.
教师教学生学语文的"味"的最高形式,主要体现在教师引导评价学生上。教师引导评价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评价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而"语文味"的课堂评价是语文味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实现语文味课堂的浓化剂。1、课堂评价要细读文本,品出语文味。2、课堂评价要挖掘文本的情感因子,生成语文味。3、课堂评价要品析词句,嚼出语文味。4、课堂评价要对比品析,赏出语文味。5、课堂评价要幽默风趣,再现语文味。6、课堂评价要纠错改进,烘托出语文味。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问题情境的创设角度设计语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由"学会"到"会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优化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日益重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开始了积极的探讨。对学生来说语文的学习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对教师来说语文的教学亦不是"空中楼阁",其根本应该落在五点"实"上,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要通过一"问"、二"教"、三"行"的"合·实"课堂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心智的良性发展,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实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幼小衔接"阶段是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下,教师要基于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认知规律,优化"幼小衔接"阶段语文教学,要基于学生起点,使教学目标"分解化";基于学生认知,使教学内容"情境化";基于学生兴趣,使教学形式"游戏化",从而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高效语文学习。  相似文献   

15.
钱伟春 《考试周刊》2013,(30):33-34
语文教学要想从被学生"对抗"的困境中走出来,充分彰显语文的人文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佳途径。文章本着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热爱语文的宗旨从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意识,营造充满人文性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人文性地参与语文教学等方面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对引导学生亲近语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教学是一种情感交流,是一种生活体验,更是一种艺术。小学语文教学要全面有序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要结合各种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氛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活"起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易于形成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  相似文献   

17.
赵本明 《现代语文》2013,(6):104-105
长期以来,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灵性,泯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的语文水平一直在低谷徘徊。"活"是教学的灵魂,"活"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要改变这种现状,激活课堂教学是根本之举。本文通过教学理论学习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结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体会,得出应该重点从营造教学氛围、优化教学思路和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激活课堂教学,充分展示语文课堂的情趣和魅力,使它真正成为学  相似文献   

18.
<正>语言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因素,不单是交际、思维的工具,也是生活的工具。小学语文教育作为母语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因为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最为密切。一、重视语文本位所谓语文本位,是指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无论其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自始至终要将"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摆在首位,要做到口中有语文,心中有语文。教材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情境,但课堂教学的目标却不只是理解课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当今,从信息社会的角度看课堂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分析、运用、传递信息的综合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弊端,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减少浪费,不做"无用功"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地进行教学,重要的是减少课堂教学中不必要的浪费,提高课时的有效利用率。我针对所教高中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和学习方面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五不"。一"不"…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一方面必须完分发扬学生的主动精神,使其成为主动的探究者;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其成为积极的引导者。能否使二者在课堂教学中各得其所,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取决于教师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其一、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其二、要善于激发学生内在学习需求和动机;其三、要善于设计探究性教学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