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越 《今传媒》2009,(11):41-42
今年1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了叶永烈所著的<"四人帮"兴亡>一书,分成三卷,92个印张.作者是我国著名的传记作家,他的知名度就是这套书籍的质量保证.他对历史当事人面对面的采访,对历史档案资料的查阅,都是别人无心也无力做到的.他治学严谨的态度,也是众所周知的.  相似文献   

2.
公元1966年秋,"史无前例"的那场"大革命",让市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失去了往日的宁静,校园里一片狼藉.厄运降临到了小王的身上,他作为不久前才被提拔起来的副校长,先是被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所淹没,继而又遭到无休无止的批斗.此时的小王感到十分迷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啊?……"昔日与他相处得挺不错,几乎是无话不说的人.也对他"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了!……孤立无助的他,陷入了深深的苦闷之中.  相似文献   

3.
贾芝 《出版参考》2004,(35):6-7
周作人与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过从较密,他们是北京大学同事,也是<新青年>的同人.周作人也是<每周评论>的经常撰稿人.五四运动过后,李大钊同志发起筹建中国共产党,周作人对他加入共产党的情况无任何了解,并曾回忆说,后来他与李守常见面也很少了,但他对李大钊为主义而献身的精神是深表同情的,他也从未反对共产党;相反的,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下以至后来很长时期,他对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始终采取了同情和帮助的态度.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他也写了义愤填膺的文章,又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相似文献   

4.
我的一个同学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他一直认为我的工作很神秘,直言"心向往之已久".一切改变都源于他在2010年初注册了微博,从此以后,郑州下大雨飘雪花、社区居民举行所谓的"跨年演唱会"、一个交叉路口红绿灯坏了等等,都成了他发布的内容.作为他的粉丝,我也从他的微博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线索.我们同学聚会,他套用了一段歌词送给我——"那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报道成了乐趣.今天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也没什么了不起."在2011年记者节的时候,我也给他发了条短信:"哥们儿,记者节快乐!"其实,在我们身边,与我们一起分享记者节快乐的"非专业记者"又岂止他一人?  相似文献   

5.
回想起来,我与郭布罗·润麒交往有八个年头了.北京人喜欢喊他"国舅爷",因为他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胞弟.可是他不喜欢这个称呼.也有人喊他"郭老",有些不伦不类,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姓郭呢,我直呼他"润麒".  相似文献   

6.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束纫秋先生,在他非凡的九十载人生旅程中,后大半辈子近乎都是在晚报岗位上度过的.他对中国晚报事业的贡献,委实达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程度.老束为人低调,处事谨慎,不事张扬,他对晚报事业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全部倾注在平素对工作"安心、热心、专心"的实际行动之中.这"三心",可以说是老束对社会格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最好诠释,也是他成功人生的真谛所在.  相似文献   

7.
胡适四岁丧父,与寡母相依为命生活了多年.在他十三岁时,由他母亲作主为他定了"终身大事",对方为一缠了足的村姑--江冬秀.一九一七年胡适留美归来,与江冬秀结婚.婚后生两男一女.在"五四"个性解放的高潮中,许多留学生都发动家庭革命,"革"了原包办婚姻的"命".胡适忍别人所不能忍,和江冬秀这样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终生相处,白头到老.就此事,胡适也在同事、朋友如蔡元培、高梦旦、李大钊、徐志摩等人中受到特别的敬重.然而,胡适的个人生活并不像同事、朋友们想象的那样.他在江冬秀之外还有自己的爱,有自己的爱情生活.他不满自己的包办婚姻,想发动家庭革命,追求新的爱情的幸福,并进行了"尝试".但他"胆小怕事",尤其怕丢了"面子",伤了"美名"."革命"失败.这首无题诗便是他这场未遂"革命"的文字见证.  相似文献   

8.
编辑三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去我们对编辑业务理论研究得较多,文章发表得也多,这是研究的编辑客体;就编辑的主体也就是针对编辑工作者本身而言,我们思考的较少,文章发表的也少.实际上这是编辑理论研究的缺陷.就编辑工作者本身而言,他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要吃饭、睡觉,他也有七情六欲,也有喜怒哀乐.但是,编辑的七情六欲表现在哪里?编辑的喜怒哀乐又表现在哪里?难道说这些问题不值得去琢磨吗?本人心血来潮,不揣冒昧,草拟"走近编辑"、"顿悟编辑"、"解悟编辑"三段小文,以阐发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9.
Peter已经不能再被称为是一个中国人,他的护照上"国籍"一栏标得清清楚楚:澳大利亚.但他执拗地认为,"拿了个外国证就说自己不是中国人,纯粹胡说八道".不过,他还是更习惯让人叫他Peter,而不是他的中文名. 离开中国20年,他习惯拿起电话先说"hello"而不是"你好",但一旦聊起天来,一口道地的京片子还是立刻"出卖"了他.如今在悉尼靠开出租车谋生的Peter,笑称自己是现代版"祥子",所关心的话题和他的北京同行们也几乎没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0.
尤若  荣正通 《北京档案》2021,(10):56-58
朴素的封面上,手绘着一颗红心.这是"两弹结合"试验"七勇士"之一张其彬的一本日记.张其彬在这本日记里,记述了他从1966年7月5日到1966年11月8日"两弹结合"试验前后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也记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心路历程.十年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在筹建期间,专程拜访了张其彬,他慷慨地拿出这本日记供展览之用.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震惊世界的中国"两弹结合"试验55周年,我们谨以此文纪念.  相似文献   

11.
一根中华烟     
高中时的老同学刘大发来厂里找到他,说老婆爱养花,求他给焊个花架.刘大发跟他见面时递给他一根烟,掏出打火机给他点烟时火机里没气了,他掏掏自己的火机,竟也没带,这根烟就夹在手里一直没吸.大发说了说花架的大小要求走了,他下意识地看了看那根烟的牌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竟是根"中华"烟!他是个每月只有500多元工资的焊工,自然没抽过"中华"烟,但他听说,这种烟500块钱一条.他算了一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手里的这根烟值两块五,比他平时抽的一盒烟还贵,也难怪,刘大发这几年卖时装发了大财,连私人轿车都有了.他把这根烟小心地放进了自己的烟盒.  相似文献   

12.
原以为"重新发明"这个概念是乔布斯的原创,后来发现不是.在他骄傲地宣称苹果公司"重新发明了手机"之前,还曾对日本的汽车行业有如此评价:日本人"重新发明"了汽车. 乔布斯谈到"重新发明"汽车,时间是1985年,在他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提到的.事实上,"重新发明"这个词貌似是当时美国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因为,不仅在汽车、电脑这些尖端科技领域,就连一些相对传统的产业,"重新发明"似乎也成了一种趋势,以至有人连报纸也敢"重新发明".  相似文献   

13.
老马 《北京档案》2002,(7):40-41
在档案部门经常听到"没钱"的叫喊声,你要他开展活动吗?"没钱";你要他订阅刊物吗?"没钱";你要他上等级吗,还是"没钱";你若再问他,为什么工作上不去,他自然仍是那句话,"没钱".俗话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没钱"二字竟成了某些档案人用来挡"兵"的"将",用来挡"水"的"土",实在叫人可悲可叹.不过听多了,也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孝的国度,在古代很多朝代里,都有"以孝治天下"的帝王.宗圣曾子有"忠孝合一"的观点,他说如果一个人做到了孝顺父母,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那他对国家、对君王、对朋友也会这样做,这就是忠孝合一.从这个基点出发,曾子认为国家选求忠臣良将,必须以孝为第一原则.  相似文献   

15.
有幸在李庄同志领导下工作了十几年,他是我的领导、长辈、老师,也是我的同志和朋友.按说我应当称他"李总"或"李老师",但是报社早已约定成俗,众口同音,连工厂的工人都叫他李庄.  相似文献   

16.
在出席这次会议的领导中,89岁的山西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刘江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他也是新闻界的老前辈,可谓是"老新闻"了.虽已年近九旬,但他仍时刻关注着他曾经战斗过的太行山,关注着他向往的红旗渠.于是,他不顾年事已高,赶到了红旗渠,赶到了他心目中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圣地".  相似文献   

17.
宗蕾 《出版参考》2005,(19):8-9
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王明舟是学数学专业的,他说自己对数字很敏感.员工也说,王社长的这个特点突出反映在他对出版社销售指标的关注上.可是王社长又说,在某种意义上,出版的经济效益并不是最重要的,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该是有机的结合.从下文,尤其是他讲的"叫驴"的故事和人权困惑,就能理解一个出版人的神圣使命了.  相似文献   

18.
小婴儿在两、三个月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生理变化期,被称为"抬脖时期",之前他(她)只能躺着,即便被抱着脖子也立不起来,所以他(她)的视野往往受限.而"抬脖时期"的意义在于,由于抬脖而产生的视野改变能够刺激大脑的发育,对婴儿的成长甚为重要.诚然,角度多了,感知也就变得丰富了.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04,(20):38
"毕加索是西班牙人,我也是;毕加索是天才,我也是;毕加索举世闻名,我也是."--达利 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像毕加索那样对后世造成了普遍的影响.他创作范围、艺术风格超乎寻常的宽广、多变,以至于近百年来西方重要的艺术流派,几乎没有一个不是肇始于他,或被他吸收而善加利用.许多重量级的艺术家,因为他而改变了观察世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包光宇老先生出生于1927年11月,是位95虚岁的寿星;"95"四舍五入即"100",包老可尊称"百岁寿星".他与老伴入住浦东某康复护理中心已5年,近年耳朵更背了,牙齿落光了,反应也慢了,但思维依然清晰,尤其对旧事记忆犹新.他平日里仍喜欢翻阅书报杂志,还不时玩弄手机微信,对新事物知之甚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