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学生不仅要有知识和能力,更要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尤其要有责任感。面对当下部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如何加强其责任感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问题。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及责任行为是责任感的重要因素。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协作,并从构建责任认知、培育责任情感、培养践行责任意志几种心理策略入手。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意识、信念和行为的性别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京师范大学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分析发现 ,与男生相比 ,女生的体育意识相对较差 ,心理、社会效果的信念较低 ,从而导致了运动参与水平的低下。调动女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个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当前,大学生非法传销事件已引起了社会普遍的忧虑,传销事件暴露出部分大学生社会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的不完善以及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严重扭曲。分析大学生参与非法传销的心理;剖析产生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将有助于在高校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从而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这将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4.
发达国家心理行为训练在提升个人心理发展水平、优化个体职业心理品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高职心理行为训练发展,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户外拓展训练市场的影响,心理行为训练内容欠缺标准化技术支持,心理行为训练教师培养与培训标准、准入与督导标准缺失,评价标准关键指标体系急需建立。综合考量利益主体诉求,形成满足学生个人心理发展和职业能力提升需要的内容标准;依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建立高职心理行为训练师资队伍准入标准、培训标准和督导标准;突出评价内容中的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科学确定评价核心指标,为高职教育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提供科学规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腐败毒化社会政治心理,扭曲政治人格,阻碍社会政治认同,外化一些政治不服从行为。本文从实证性的角度分析腐败现象对社会政治心理的冲击,指出了当前部分地区社会成员政治情感淡漠、政治认识模糊、政治信仰动摇等消极政治心理,以此为反腐败和培育政治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数据和资料,以增强其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利用SPSS22.O进行实证研究,探究了心理契约违背对品牌转换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交易(关系)心理契约违背显著正向影响品牌转换行为;品牌信任部分中介了交易(关系)心理契约违背与品牌转换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危险行为是对人类社会有直接或间接的、明显或潜在的危害作用。主要包括有意或无意伤害行为、网络危险行为、烟酒类危险行为、不安全性行为等。生理、心理、家庭、同伴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危险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提供普遍指导。是人采取行动的原则、信念、标准和生活态度。价值观是个人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它决定着个体行为的目标和倾向。教育是一种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导向性的活动,不言而喻,它必然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尽管每个人对价值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在教育活动中,必须通过对某些价值的认识、培育和提升,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健全的教育不仅仅包括知识的学习,更要包括精神的、道德的、审美的、社会的、人生观的等具有价值观意义的教育。中专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大的可塑性。必须引导他…  相似文献   

9.
微信作为备受青睐的新媒体,深刻地影响着青年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从积极方面来讲,它迎合了高校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和情感心理需要,增加了青年学子的信息来源,拓宽了他们的信息渠道,提高了其关注时事政治的责任感,助推大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意识。从消极方面来讲,它对高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道德形成、人生信仰均有着巨大的冲击,使得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的虚拟世界,自控力减弱,学习无趣,学业下降。"微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包括加强微信平台阵地建设,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和队伍保障建设,完善规章制度,予以正面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动机和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探讨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本能动机和社会动机 ,指出社会动机包括自我同一性、亲和动机、成就动机和权力动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是高校教育忽略了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心理需要 ,从而激发了网络成瘾的心理动机和行为。建议从加强自我管理和学校管理两个方面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迅速成长阶段,自主意识和民主行为不断增强,但他们由于受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道德水平的限制,往往出现一些问题和偏差,这恰好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开展心理辅导和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社会态度和人生观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行为训练与心理体验的要求,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基于学生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实现了丰富素质教育手段与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双突破,对于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开展行为训练与心理体验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 ,笔者分析了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的现象 ,认为它的外在原因是教育和社会需要脱节以及教育声望和其实际待遇的反差 ,内在原因是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形象的理想化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消除教师行为与其角色不符现象也要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 :加大教育投入 ,提高教师待遇 ;强化对教师行为的良性监督机制 ;重塑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党与民主政权》一文蕴涵着其政治—社会心理思想 ,即注意分析人们的某种观念及其前因后果 ,通过自己展开的政治工作 ,去影响、改变和驾驭人们的某些观念 ,倡导、培养某种新的观念 ,进而影响、改变和驾驭人们的政治—社会心理 ,其中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  相似文献   

15.
通过查阅2009年至2010年在《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学校卫生》三种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关于同伴关系对青少年成长影响方面的论文,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同伴关系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主要涉及青少年的社会能力、认知、情感、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及社会适应方面。研究的主题主要包括社会能力、行为特征、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四个方面。各主题研究的侧重不同,其中对青少年行为取向影响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多,对学生学业发展影响的研究文献次之。这与当下父母对子女所关注的问题基本相符,即比较关注他们的学业和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问题行为之一,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语罚行为虽不是体罚,但却比体罚更能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伤害,其实质是作用于心灵并对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造成伤害的语言攻击或语言暗示。追根溯源背后折射出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传统"师严道尊"观念的影响和语言本身方面的因素,也有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和体育教师个人原因等方面的问题。防止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的主要对策是要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语罚行为现象危害的认识,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建立健全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要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语罚行为建立有效投诉和监督机制,提升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语言修养和批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熟练掌握网络基本技能,把握自身免受其害是大学生必须思考和完成的任务。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网络心理障碍主要有:1.网络成瘾;2.网络迷失和认同混乱;3.网络强迫行为等。解决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主要措施包括:1.学校加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2.监管部门加强网络管理,社会协同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3.大学生个体培养自身健康的网络心理。通过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的努力,就一定能扬长避短,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做网络的主人。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环境教育体系由学校环境教育、企业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构成。日本政府将环境教育定位于一种综合性的教育,其指导思想是要对全体国民进行综合环境素质的培养,包括环境知识、环境意识、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19.
教师心理是教师在教学和教育工作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鲜明而稳固的职业心理。它由教师终身从教的职业意识、教书育人的职业技能和为人师表的职业行为等三个部分组成。高师学生是未来的中学教师。他们虽然还没有亲身参加教学、教育工作的实践,但是,专业知识、教育科学课程的学习与教育实习,师长工作情况的耳濡目染,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已使他们在教师心理,特别是职业意识方面有了一定的准备和自我评估。认真研究这方面的情况,是高师教改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六盘水市部分中学生的自残自虐行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中学生自残自虐行为多种多样。造成的原因有:童年的创伤、现实的压抑、关注的需要、人格因素、生理因素和青春期的特殊心理。可采用正确归因、学校疏导、家庭配合和社会关注的干预措施来帮助青少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