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传播理论认为,现在是一个受众选择的时代,受众是编辑活动的立足点,如何赢得受众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基于受众理论研究了影响期刊受众选择的因素,分析了期刊发展的路径选择,并提出了期刊经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钱峰 《新闻爱好者》2008,(12):46-46
在电视分众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今社会,央视和各地省级台都陆续创办了少儿频道,有的市、县级地方台也创办了少儿栏目。关心祖国下一代未来的成长,固然是我国电视传媒的早慧和电视人尽责的表现。但相比之下,关心、关照、关注老年受众却显得有些不足。笔者在城市级电视台从业多年,深感对这一问题有提出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王燕 《新闻爱好者》2012,(21):90-91
随着互联网传播、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新传媒的发展,网络艺术将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网络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就目前而言,网络艺术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应主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通过文化传播,实现网络艺术的文化价值;通过学校教学,构建网络艺术的学科教育体系;通过网络艺术教育,实现传统艺术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4.
未来5G的推广应用以及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给电视大屏带来深刻影响。这一影响不仅体现在5G+AI技术带来的收视环境优化、收视体验提升,也将进一步影响受众行为演化以及电视大屏的传播价值扩散和结构变迁。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女性受众在收视习惯上与男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异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在这些差异的背后依旧潜伏着男女并未真正实现平等和女性在精神领域依旧存在被压迫和被歧视的社会现实,本文对这些现象和原因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6.
张秦 《新闻世界》2014,(4):29-31
现代媒体的传播方式与以往不同,作为传媒的接受者,既是受众群体,又是传媒的消费主体,是传媒方面的重要市场。电视节目的质量好坏成了能否不断吸引观众的主要考量指标,要研究观众的观看心理,通过传媒公司合理的安排节目单来使节目更加符合观众的口味,电视新闻工作者也要改善和增强报道的效果,增加收视率。  相似文献   

7.
收视率与节目品质之间存在明显错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什么导致了受众与专家对节目产生不同评价这种错位?本文从受众心理学出发,依据大量收视数据、满意度评价和电视媒体实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收视率与节目品质错位的根源。文章观点新颖,富于开创性,论述充分周密,行文条理畅达,对媒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戴维·莫利是文化研究学派中从文本研究转向受众研究的关键人物。在莫利看来,文本意义的解构既受制于受众个人的“文化符码”,又受制于受众接受文本时的家庭收视语境,要把收视行为放置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现实等更加广阔的语境下来研究。莫利的民族志研究方法有效地发掘了受众解读文本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开创了电视受众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电视收视率指标的选择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电视业界有一个共识:即电视频道之间的收视率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电视台需从收视率及其系列指标中了解并发现观众,以便有针对性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论述了受众研究的跨学科的性质,其次,在方法论的层面上,从三种不同的认知兴趣出发,对受众研究中经验的、诠释的和批判的三种价值取向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结论是,尊重科学、尊重文化,建立跨学科的受众研究,最后,对跨学科受众研究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徐琦 《新闻通讯》2013,(10):28-30
在全球超过2000亿美金的电视广告交易大盘中,收视调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收视率体系奠定了电视市场交易的通行货币基础,全面支撑着电视节目、广告资源的流通与交换。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与商业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国内有线数字电视、IPTV、网络视频、OTT等新业务获得了规模性成长,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收视终端快速普及化,电视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震荡与变革。在这场激变浪潮中,模拟时代诞生的传统收视调查局限凸显,收视调查创新的呼声渐高。2011年起,“大数据”浪潮自美国向全球强力蔓延,一时间各行业的“大数据”开发都成为社会焦点话题,电视领域也不例外。在此背景下,全球收视率调查也呈现出了“大数据”驱动的创新演进态势。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经济浪潮的推进,传媒业也迎来了一股来势凶猛的娱乐化浪潮,从美国的媒体热炒辛普森杀妻审讯案、克林顿性丑闻到国内媒体上对超女、芙蓉姐姐的炒作,新闻的娱乐化趋势越发显著。本文拟从受众心理特征层面分析大众传媒娱乐之风的成因,以期正确理解和认识新闻娱乐化现象、平衡好受众需要和新闻质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是一种适应性冲击,而不是取代性冲击。新技术对传统媒体的革命性意义在于:它为受众提供了表达的平台、参与的平台和交流的平台。所以,媒体从业者要善待新媒体善用新媒体。  相似文献   

14.
陈鹏 《传媒》2010,(4):37-39
正电视媒介作为以视听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媒介,自诞生之日起便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声画同步、它的表达直接、它的强现场感、它的高时效性、它的兼收并  相似文献   

15.
当前电视观众的收视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收视的个性正在得到尊重和强化。受众的收视习惯正在向多平台化、移动化、高清化、多维化、跨国界化、互动化和跨时间化方向发展。由此,电视行业也正在经历一个全面数字化、多平台化、移动化、高清化、全球化、市场化、多维化的时代;传媒的地域和语言界限将逐步淡化;内容的创作过程受众也参与了进来,内容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资本运作全球范围内已成普遍之势;现存的付费电视与免费+广告的视频运营方式还将长期存在。在此背景下,一个平民视频狂欢的时代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面对媒介环境变迁带来的电视传播形态的改变,主要由收视率和满意度为主构成的传统评价体系既不能完全反映电视内容传播的全貌,也不能全面反映电视内容的真实影响力.为了弥补当前电视节目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2007年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课题组正式提出了"网络影响力"的概念,企图对电视内容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效果进行重新评估.本文将在梳理电视节目传统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电视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并发布2008年度最具网络影响力的中国电视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分析了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现状,指出建立综合多元的节目评估机制,注重节目的社会效益,是电视文化节目发展的内在要求;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电视文化节目的本质,将"文化"与"节目"对接,在保持节目内容严肃性前提下追求形式的变化,实现节目转型,则是电视文化节目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表征着中国社会主流文化娱乐渠道之一的电视行业,也依据不同的时代语境进行着符合时代要求的蜕变。时至今日,从电视行业的整体格局来看,中国电视已经从传统电视逐渐迈进到新电视时代。电视受众显然已经不再满足于内容传统与功能单一的电视节目,受众的收视喜好与收视手段已经迥异于电视发轫之时,在多元化的时代具有了多元化的消费诉求。因为观众消费需求的转向,电视行业无论是在宏观结构上还是在微  相似文献   

20.
主持人作为电视节目受众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在竞争激烈的节目收视中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对电视受众的心理分析,并对其审美心理进行探讨,得到其认可的新闻类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职业形象,再有针对性的去进行塑造,以期在节目一开始便留住受众,从而更进一步的展示节目的知性美和含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