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中心小学承担了“探索三类课程统整,提升课程领导力”的区级展示活动。该校开展的三类课程统整活动旨在将基础型、探究型、拓展型这三类课程的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开展跨学科教学,实现课程校本化,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现将该校各学科教师充分合作,整合三类课程资源。并有效利用深程资源的有益探索呈现如下。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开始,中心小学开始了三类课程统整的研究,以语文学科为一个中心点进行基础课、拓展课、探究课统整内容的选择。整个年级组老师进行大教研活动,在此基础上形成年级的《三类课程统整指南》。  相似文献   

3.
付炳建 《现代教学》2011,(7):125-125
我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为本,致力于课程建设。在“三级、三类、三维”课程体系下,开齐开足基础型课程,同时统整学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初步形成我校拓展型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4.
“三生”课程统整是指将培智学校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生活适应三门课程中部分主题相同的内容统整在一起,成为“主题统整课程”。“三生”课程的统整与实施是培智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途径之一。教师可以从主题选择、目标定制、教学设计、课堂样态4个环节入手,探索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
彭舂花 《上海教育》2014,(4):117-117
我校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聚焦以“三类课程统整”为重点的课程校本化建设,认真梳理、完善、整合学校的课程资源,搭建“崇德敏智”学生成长课程体系,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特色课程——“课程统整”,努力实践三类课程之间有效的“纵深入”与“横跨度”,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6.
李笔耶 《现代教学》2009,(10):14-14
新学期,长宁区教育局推出了小学"快乐拓展日"课程活动和高中"主题轴"式学生综合素质课程群的构建与实施。这两者都是以素质教育的核心领域"课堂",核心部分"课程"为实践研究的主要内容,旨在构建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改善教学方式,有效实施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课程,并进行课程统整。此举措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但同时也对教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我校的课程统整主要有学科内统整、学科间主题式统整、基础课程与校本课程统整三种类型;学科间主题式统整又分为学科取向统整和活动取向统整两种。基础课程统整的基本内容包括:学科课程标准统整、教材内容统整、教学设计统整、训练系统统整等。  相似文献   

8.
山风 《现代教学》2005,(10):1-1
这几日,笔者听到一个很“时髦”的概念——“课程统整”,这个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大小报告、演讲、会议之中。有人说:“为了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各科的教学目标整合起来,制定新的课程计划进行教学,这就是课程统整。”有人说:“课程统整就是要把各种课程资源整合起来,开发校本课程。”还有人说:“能不能将知识点进行一番统整,提高教学效率。”甚至有人说:“课程统整就是要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纷繁复杂的课程设置,进行一场课程的‘整治’。”  相似文献   

9.
基于校本实践,归纳了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三个重要策略:吸收同行教材之长,以现有教材为本进行课程统整;充分挖掘新教材,以新旧教材互补为基础实现课程统整;基于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统整。分析了小学数学课程统整的三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的统整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为出发点;小学数学课程的统整要与教学研究和教科研活动相结合;小学数学课程统整,要以课程与教学评价相统一。  相似文献   

10.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方法论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总体发展目标的具体体现.其方法论属性的效用在拓展学科研究方法体系、丰富和深化学科研究范畴、变革学科发展模式等方面均表现出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统整“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工具性和方法论属性、统整“大学计算机”课程在“技”与“能”形成方面的规律、统整“大学计算机”课程沿革中的批判性与继承性的知识体系特征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文化科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具体案例,归纳了信息技术与基础型、拓展型、探究(研究)型三类课程整合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2.
俞敏 《现代教学》2011,(7):85-85
面对占学校学生总数70%的外来务工人员同住子女,我校利用地区的人文资源,以“真新娃娃中国行”为主线,深入调查研究,努力挖掘资源,形成了一套符合我校特点的校本课程。我校尝试最大限度地用好这一教材资源,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与探究型课程的内容有机调适和统整,从而形成学生学习内容的完整体系,让课程适合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钱晓辉 《现代教学》2011,(11):17-17
"快乐半日活动"是我校课程建设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我校课程统整背景下探究型课程实施的载体。我们通过各种探究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真正做到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目前,我校的探究型课程已经形成了序列化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在八十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上海市阂行区中心小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主动发展,规范大气,温馨有致”的办学理念,并以三类课程统整为重点设立了课程校本化项目,使学校的各类课程更符合学校、学生、教师发展的实际。经过多年分阶段探索,该校以课题为引领,在优化课程统整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5.
马强 《宣武教育》2005,(3):44-44
2004—2005学年度育才学校小学部科任大组教学研讨在纷繁琐碎的学期末紧锣密鼓的展开了。本次教学研讨的主题是“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目的是增强科任课教师的课程内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教育一直以分科教学为主要课程模式。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幼教事业自身的发展与变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我园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青岛市素质教育指导纲要》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实际。吸纳并应用皮亚杰、维果茨基以及瑞吉欧教育系统的理论与思想。对本园的课程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建构。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园实际的园本课程——主题探究性活动课程。这种课程基于“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主题探究的形式,采用了“合科”的统整教学,从孩子的主动学习、探索入手。将孩子的兴趣、意念及需要引向教育所期望的方向。下面是我园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面的一些认识与做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王璟  吴怡 《江苏教育》2023,(41):75-77
南京市中山小学坚持“顺天致性、博爱育人”的办学理念,根据儿童成长的多元发展需求,打造以校园围合空间和紫金山地域文化空间相结合的“中山故事园”课程,建构真实生态中的学习模式;将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拓展课程等进行多向度统整,形成以主题、任务、问题为驱动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打造不同层次的实践样态,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1987年第五次修订施行《幼稚园课程标准》到2012年8月起实施《幼儿园教保活动课程暂行大纲》,台湾幼儿园课程教学经历从"统整性实施"到"统整方式实施"认识变化.以统整方式实施幼教课程教学,从课程设计作用层面看,它分课程大纲架构统整和一般功能策略统整两个层面,前者架构统整,规划指导全局,后者功能统整,具体设计运用.日常教学活动,主要通过多元学习途径和主题学习方式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加强学校课程领导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课改理念、课程方案校本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学校课程领导的过程。大同中学在学校课程领导中关注“三个层面”:开展课程方案校本化整体设计;课程标准校本化实施;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校本开发。提出了“年段分解,底线上移,功能优化”的原则,将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在三类课程中,制订实施《大同中学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纲要》。整体设计学校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框架,整体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科目的开发,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影响我国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根源追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五年来对我国科学课堂教学实践的访谈调查与观察结果,提出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影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探讨了科学课程的三种统整属性,即"社会统整"、"知识统整"与"人格经验统整";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视角,分别追溯了当前我国科学教学现实中这些基本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发现:影响当前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的六个基本问题,在根源上无一不是背离科学课程统整属性的结果.得到的研究启示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必须针对科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基于科学课程统整属性视野探究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是科学课程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