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田磊 《初中生辅导》2014,(15):F0002-F0002,F0003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是由我国历史上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率众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完工于公元前256左在,  相似文献   

2.
成都平原的地理形态与古蜀人文化精神间形成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联系,封闭的成都平原下蕴藏了大量砂夹卵石,其来源为龙门山西部、西北部青藏高原东缘深山峡谷的山石碎屑、古河道出口遗址成为原始文明的通道,盆地是黑土层的形成促成了早期的农牧业开发,成都平原最初的形成雏形,对古蜀先民的文化雏形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历史是与人文交织浸润的长卷画幅,西方智者乘船过三峡,曾被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饱含的人文精神震撼。殊不知,纵观我国的大好河山,有着数不胜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哪些景色曾令文人骚客停住脚步,流连忘返呢?余秋雨先生,作为当代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散文家等,曾经写下二十八处自己发自内心喜爱的景观,而都江堰是这其中的...  相似文献   

4.
撤点并校后产生了新型留守儿童,对他们的教育需涉及思想、教育环境、心理等方面。具体来说,学校要抓住细节,要从学习、饮食、住宿、校车、活动等方面入手,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以让他们在良好的生存与学习环境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东亚区域、季风气候-生态系统,这些词在我们眼前闪现,似平在强调关于“生存与环境”,“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链式系列科学概念,研究全球变化及其对中国地区的影响,既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落实“两会”温家宝总理报告精神,又是对这一基础科学前沿领域的贡献;它不仅直接服务于我国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还为全球生存环境变化趋势的预测和影响评估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人是其活态载体的重要承载与传递者。因此对传承人现状的系统调查和评估,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被国家2006年首批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铜梁龙舞",是集民俗、歌舞、彩扎工艺为一体的民间艺术系统,其中的彩扎工艺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因而基于系统方法和田野调查,探寻其保护、发展的机理,对于建设和谐文化、打造"人文重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回顾,提出了变动社会对共同社会意识的呼唤,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讨了社会变迁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意识在制度的选择和解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整合作用,社会变迁也对社会意识产生了影响,但是社会意识保持了它的独立性。本文结合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从社会意识的角度重申了建立社会意识共同体,以及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樊树志先生提出“东林非党”论,曾引起学界的较广泛争鸣。东林究竟是不是朋党,首先应该看史籍的记载情况。自明末以来的众多史籍都反映东林是朋党。具体来说,一部分史籍认为东林是由书院逐渐转化为朋党,另一部分认为东林书院重建之始即为朋党。  相似文献   

9.
准用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立法技术,同时,准用条款是法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准用的涵义谈起,论及准用分类、与相关术语的区分、准用制度的立法例比较、准用制度的利弊分析及准用的效力问题,以期对与这一制度相关的事项进行有益的探讨,并且建议修改后的公司法采纳这一制度。  相似文献   

10.
1910年胡适考取"庚子赔款"第二期官费生赴美国留学。美国校园给胡适提供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学习环境,大学的英国文学专业学习、学术文章写作及其相关思考为胡适提出"诗国革命"做了准备:他对诗歌的关注从内容转向了形式,发现了中国诗歌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且以先锋的姿态"实地试验"。可以说,美国大学教育以"学习"的方式,在理论层面上,启发了胡适,胡适由此进入了诗歌探索之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史料考证结合考古资料论证,阐述了成都平原西部的岷山即古史神话传说中的昆仑圣山——“成都山”。作为岷山南首的青城山被古人视为昆仑“成都山”的代表,在宋代仍有“成都山”之名。都江堰所在的“都江”,其得名源于江出天庭圣山“成都山”,为圣河“成都江”的省称。青城山、都江为圣山、圣河,对于进一步提升青城山、都江堰及都江堰市的文化形象,促进文化、旅游及其他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滇池”本在成都平原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来学界认为上古时期的“滇池”一直就在今云南高原,由此导致西南上古历史中很多问题无从解决。本文通过搜集、分析现代技术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认为战国后期以前的“滇池”必是在今成都平原。只是由于战国后期蜀部族人的南迁,“滇池”之名才被带到今云南高原上。此结论的取得,可以使西南上古历史、地理、民族等方面的诸多谜题获得科学而合理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岷江上游为羌族祖居地,营盘山遗址的发现证明这支羌人至少在距今5000年前就入驻这里。但这一地区自古亦有浓郁的大禹崇拜,说明有两支羌人在不同时期进驻了岷江上游。一支为此地古羌,一支来自中原夏后氏。  相似文献   

14.
岷江源头阴坡和阳坡针叶林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样方调查方法,研究了岷江源头地带阴坡和阳坡的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在乔木层和灌木层,阴坡物种多样性大于阳坡;而在草本层则是阳坡物种多样性大于阴坡;从总体上来看,阳坡物种多样性大于阴坡。阴阳坡物种多样性的差异跟阴阳坡生态因子的不同有一定关系,但人为干扰对这种差异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时相的美国Landsat卫星遥感图像对闽江口进行影像分区 ,对其流场、悬浮泥沙流进行动态分析 ,探讨闽江入海泥沙流对闽江口附近海域淤积的影响 ,并对外沙浅滩的形成与变化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先行先试,形成了不少有益经验,其成效已引起社会的关注,被誉为成都模式,可将其内容概括为:全域视角,三圈联动;三化为纲,六位一体;鼓励实验,百花竞发。成都模式对其他地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不少启示,如:要树立全域观、统筹观、发展观,要因地制宜,要提升教育管理层级,要做好城乡联动,要鼓励改革实验等。  相似文献   

17.
下荆江河势演变过程及特点是因其所处的特殊地质环境决定的 ,作为动力因素的水文条件也受地质环境的制约。只有深刻理解水文条件与河道地质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与演化趋势对下荆江河道演变的决定性作用 ,才能找出合乎实际、科学的河势控制方案。阐述了下荆江演变过程及特点、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 ,分析了形成这些特点的基本原因 ,论述了建国后控制河势的过程和基本经验教训 ,分析了今后进一步控制下荆江河势的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8.
成都武侯祠是全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的祠庙,本文主要介绍成都武侯祠的祠堂建筑,从空间环境、单体建筑特色和建筑文化思想多个方面,对成都武侯祠独特的祠堂建筑风格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环境史是历史学研究的新领域。美国的环境史学比较发达,我国国内的环境史学也有一定进展,这是区域环境史研究的有利条件。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总体而言比较薄弱。了解并运用国内外的环境史学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确定正确的方向,西辽河流域的环境史研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20.
对福州市境内闽江水的水温、水质和水位等重要参数开展测试工作,建立了福州市闽江水源热泵技术应用基础数据库。测试数据显示闽江水温在纵向断面上基本保持一致,相对气温变化稳定,适合作为冷热源。多项水质测试结果显示,主要水质指标均满足水源热泵机组的要求,闽江水存在浊度大和铁离子含量偏高的问题。闽江水位每日变化幅度受潮汐的影响较大,潮差自闽江口向闽江上游逐渐减少,其中马尾段每日最大水位差在2.58~5.34 m之间波动,水位年变化幅度为5.51 m。本研究旨在为福州市闽江水源热泵技术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