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前所未有的办学自主权,《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建立国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课程开发成了新课程改革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觉得现在的学生实践能力欠缺,家乡观念淡薄,语文学习能力不高。要综合性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必须要突破大一统的课程资源范畴,引入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又易让学生可知可感的课程资源。为此,我们提出“地域文化与语文学习”课程开发的设想。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学校课程决策的重要主体之一,有效的学校课程决策不能忽视学生的参与。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有其一定的合理依据和可行性。学生在学校课程决策内容上的参与度差异决定了学生参与学校课程决策方式的差异。在实践中需根据学生的能力状况以及课程决策内容的难易度有针对性地选择恰当的参与方式,要注意唤醒学生参与的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能力,设立一定的学生参与媒介,明确学生参与的权限范围,明确学生参与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对于国家课程改革在学校中得以落实与学校实施自身的课程变革,校长的课程领导至关重要。新课程改革在学校层面反映出来的问题,包括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学校缺乏课程领导,尤其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欠缺。校长要历练自身的课程素养和课程领导能力,统领和规划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课程,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要树立科学的现代课程观念,不再是单纯的课程执行者,而应该不断地实现课程创生。着眼于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校长要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形成共同体,着力科学、合理研制和开发校本课程,建构一个立体化的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金艳 《甘肃教育》2012,(19):20-21
学校培养的不能是只会做题的学生,应着力挖掘学生的潜质,彰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因此,学校在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要针对学生个性发展需求,从学生的特长、兴趣、爱好等方面需求出发,开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彰显个性,形成知识、技能及思维拓展等和谐发展的课程,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要本着既能刺激学生的"胃",又要留住学生的"心"、更得留住学生的"身",这样才能实现学校开发综合性校本课程的目的。实践告诉我们,校本课程应该既重内容又重形式,既重结果又重过程。校本课程的最大受益者是学生,因而让学生"活"起来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5.
学校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和办学特色,积淀自己的文化内涵,通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很难实现,一般的校本课程也难当重任,惟有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才有助于学校文化的形成。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把基于学校办学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课程表是国家理想课程变成学校现实课程的中介,可以集中体现新课程充分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理念。如果学校没有为学生编排出合理的课程表,那么,教育专家所说的—切现代课程理念(如以学生发展为本,为每个学生设计课程、课程设置要从学生兴趣与经验出发以及课程体现选择性时代性等),都将成为无法变成现实的课程口号,因此,如何编排好课程表,是我们第一个要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次在学生及家长中开展的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学校"热热闹闹"的拓展型和探究型课程满意度不及"规规矩矩"的基础型课程。这个结果让一向对学校的课程无论从开设数量还是学生获奖数量都充满自豪的学校管理层陷入沉思。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课程选择,怎么学生还不满意?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引发了我们对课程的新的探索。一、我们该提供给学生怎样的课程?通过对学校课程进行的调研以及其后深入的分析,我们明白到学校自我满意的课程未必是最科学、有效的课程。课程的建设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杨明全 《上海教育》2001,(23):25-26
本是由录像化向学校教育的渗透而引发的一点思考。录像化正在与学校教育产生关联,但要从录像本中解读课程意义,必须站在课程理解的视角上对课程作出理解与解释,因为只有在课程理解的意义上录像本与课程本才有对话的基础。课程作作为引导学生发展的载体,应该涵盖超越于学校材料的更多的教育意义。因此,课程研究不仅要关注学校材料的开发,更要关注多元课程意义的解读。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民主开发的决策过程,我们倡导各个学校开发校本短课程与长课程,以适应我县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0.
左海燕 《考试周刊》2014,(97):153-154
<正>高中地理校本课程资源是根据国家规定、结合地理学科和地方特色指导开发的课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赋予学校充分的课程自主权,要求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在我国课程体系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在课程开发的内容选择上也十分独特。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课程基本理念提出"要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开发的,因此我们应该为学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将改革课程设置过于统一的局面,充分发挥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补充国家和地方课程留下的空间,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区域内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我们改进评价方式,采用文本评价与实施情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校本课程.在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文本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评价校本课程实施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下我们将实践中的做法与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12.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但学生终究是要走向社会,利用自己在学校里获得的各种知识、掌握的技能来服务于社会,所以要想使自己的学生在社会中更具有竞争力,学校必须花大气力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课程无疑是学生知识的源泉和出发点,要想培养好的学生,就必须在大学课程设置上下工夫。大学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在体育课程设置上也必须了解社会的需求,增加学生社会体育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一,要适应地方的实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第二,要适应学校的实际,设置校本课程就是给学校设置课程的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传统、师资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特色。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校本课程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修,使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5.
审时度势、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我们尝试用这三个词概括学校课程的发展历程。目前,学校课程大致处于“与时俱进”的起步阶段。与时俱进的阶段即“现代学校课程”。现代学校课程的课程目标应变“学校特色创设”为“服务学生发展”:要调适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变“数量众多”为“层次多样”;还要强化课程实施全过程:变“忠实落实”为“动态探究”。  相似文献   

16.
"特色课程",是指一所学校开设的不同于其他同类学校的具有独特性的课程。"课程特色",是指与同类学校相比较而言,某一所学校在实施同样课程的过程中,其实施策略、实施手段、实施方式和方法、实施结果的评价等具有有别于其他同类学校的质的差异性和优质性。在价值取向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程决策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要体现师生的共同发展愿景;在课程规划上,特色课程与课程特色的建设既要在学校办学总目标和育人价值取向引领下进行顶层设计,又要关注学生眼下的个性化发展,还要致力于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17.
和许多学校一样,我们在课程建设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如许多教师对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思考不够,师生被动参与课程管理,校本课程不能有效开设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课程领导不仅仅是指校长的课程领导,更包括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领导。教师要真正担负起课程领导者的角色,在课程实施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师生一起努力,丰富课程内涵,深化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第一,要适应地方的实际,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第二,要适应学校的实际,设置校本课程就是给学校设置课程的自主权。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的传统、师资条件,发挥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是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样也是我们国家中小学课改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学校必须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兴趣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这对于学校是一个严峻且迫在眉睫的问题,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校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校本课程,开发更适合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20.
学校特色建设其根本旨归应该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本质。学校特色建设理所当然地要高扬人性教育的旗帜,体现人性教育的特质。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我们要努力构建让学生生命律动的多彩特色课程,让课程真正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展示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