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检验和展示课程改革的成果,去年11月,我校举办了“金秋开课节”,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堂教学大比武。然而在听课中,我却惊奇地发现:其中一位已任教22年的老教师,在一堂课中前后共出现125个“口头禅”,几乎他的每一句话后都习惯性地带一个“啊——”字,如果每个“啊——”字以平均2秒计算,每一堂课将浪费4.2分钟,全班共有50个同学,  相似文献   

2.
听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为此,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明文规定了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听课次数。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些学校放了"高产卫星",教师中就出现了"为了任务而听课"的现象,反而成为制约教师发展的"瓶颈"。案例中的王老师听了二十节课,听了十几位教师的课。尽管"百花齐放",但难免"走马观花"。那么如何听课,究竟该在何处着力?"一个学期听课不得少于二十节",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  相似文献   

3.
曾经跟一些校长、主任探讨过"为什么要推门听课",他们说:"为了摸清情况,看教师上课水平到底怎么样、""跟踪了解他的平时课堂,因为他班的成绩不好。""为了警告他,不认真备课我就来听他的课,让他不得不认真准备。"……然而,推门听课有效吗?老师们持什么态度呢?笔者在几个熟悉的教师论坛里发出帖子让大家讨论,舆论几乎成一边倒的态势:"推门听课是对教师的极大不尊重。""干扰学生,影响课堂。""主要是不  相似文献   

4.
凸显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考一篇课文"教什么",几乎是所有中学语文教师常常遇到的难题。归根结底,语文教学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教什么",二是"怎样教",三是"教得怎么样"。从某种程度说,"教什么"决定了应该"怎么教",并影响着"教得怎么样"。针对一篇课文设计好"教什么",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1.评课的"声音"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专家、教研员的"一言堂",听课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谈执教者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6.
李静 《教书育人》2007,(10):35-36
在无数次的听课评课中,有两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1.评课的"声音"过于单一.在各种评课或研讨会上,几乎都是专家、教研员的"一言堂",听课教师很难参与其中,更不谈执教者的声音了.  相似文献   

7.
张道明 《教书育人》2012,(17):20-21
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教师走上专业化成长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时下,不少学校的听课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稍加留心,不难发现,教师的听课行为较为"随意",致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有效听课,需努力避免"三忌"。  相似文献   

8.
听课,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方式之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出现"走马观花"式听课,一方面是由于中小学教师在繁重的课务、事务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另一方面则与中小学教师自身专业成长意识不强有关。在笔者看来,听课不能"走马观花"流于形式,而要"走心",听出感想、听出问题、听出建议、听出水平。首先,学校要实行"建议式"的听课要求。"建议式"听课要求与"命令式"听课要求,虽两字之差,但包含的理念、策略却  相似文献   

9.
一、观念的转变:变听课为观课听课强调"听",只要听即可。而观课强调"观",用多种感官更全面地收集课堂信息。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对一个人就可以了解得更清楚了。用在观课上也是合适的,教师要观察执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了解教学行为背后的思想,并联系教师的教学特点和执教班级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和把握执教教师的教学。二、准备的转变:变不熟悉内容为参与备课在听课中,经常发现许多教师由  相似文献   

10.
我该怎么办     
梁珊 《中学生百科》2011,(12):60-62
问题故事乐乐最近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怎么办呢?早上起床"要是迟到了怎么办",中午给妈妈打电话"一天时间好长啊,怎么办呢",晚上开始做作业"这么多作业怎么办""又有不会做的题怎么办啊"……刚开始妈妈还会耐心地安慰她,到后来,妈妈对她的唠叨都只能无语了,"妈妈,连你都不想理我了,我怎么办?"  相似文献   

11.
易心哥哥:   ……每次来到一个陌生的场合,或者与一个不熟悉的人碰面时,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该怎么样打破僵局,交到朋友?而每次事后独处的时候,有时又会突然想到:啊,那天我很唐突地说了那样的一句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自考生的考前辅导课堂上,我看见一位年过四旬的妇女坐在前排认真地聆听着我的每一句话。我很感动,问她:“你来自什么地方?” “我是乡村小学的教师,为儿子来听课。” “为儿子听课?” “是啊,儿子不愿意和我在一个课堂听课。参加自考学习是我帮他报的名。每次课由我记笔记,回家给儿子复习,咱们母子俩一块参加自考学习。” 母子俩学习相同专业领域知识的情况可能有,但在一个课堂学习的确实少见,又不是“幼儿亲子互动学习班”,这也许是自考的一  相似文献   

13.
伊米 《家教指南》2005,(1):63-64
我儿子小雨过去是一个调皮无比的孩子,每当他犯错误时,我除了一个劲儿地给家长们道歉、不断地安慰小朋友、使劲地呵斥他之外就没招了。曾有一段日子,我几乎沉浸在育儿失败的痛苦中。但有一天,我偶然在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伴随着错误成长的。”是啊,他毕竟还是个孩子啊。  相似文献   

14.
许多中学每周都会组织教研组听课。授课教师非常重视,为博得领导和同行的赞赏,教师耗费了很多精力、时间。然而,接下来的评课,却有虎头蛇尾之嫌,表现为:评课时你一言,我一语,这个人"提一点建议",那个人"还有一点看法",再有一个人"是不是可以这样",第四个人"似乎这样更好些"……很难达到通过评课共同反思、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每学期20节的听课,这好像是许多学校的硬性规定。但是对此听课制度进行细化与良性操作的并不太多。破解这种敷衍、被动的"走马观花"式听课,不能总是靠说教、强制等方式去让教师认真听课、评课,而应该从改革教师听课考评制度入手,使听课真正有效。一、明确教师听课的意义,掌握听课艺术听课,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也不是把听课簿补齐,更不是为了迎接上级或学校的检查。让教师"听课",实质上就是为教师提供一个学习借鉴的良好时机,让教师"听"出  相似文献   

16.
听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要做到高效听课笔者认为须关注下面五个关键词。一、"挖",即挖教者原意;二、"听",即听教者和学生语言;三、"察",即察教师示范;四、"比",即比教师的应变;五、"试",即试观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罗刚淮 《教育文汇》2010,(11):32-33
最近,在一所学校观摩教师的公开课。几位教师一出场,无论是仪态、板书、普通话,还是教育机智与课堂生成,都让大家叹服不已。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全体听课教师情不自禁地起立、鼓掌。这种场面只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上才会见到。听课的一位校长感叹说:“你们学校的老师真优秀啊,不是一个两个优秀,是整体优秀。  相似文献   

18.
正A校长到新的学校上任后,决定从抓课堂教学入手来助推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当他第三次到中年教师S的课堂听课后,对他说:"我发现你的课堂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理解落实得很好,但是在作者对语言的运用,以及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关注。"S老师听后很平静地答道:"这么多年来都这样,习惯了。""习惯了!"A校长上任两个月来,已有不止10个人对他说过类似的话。有人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老  相似文献   

19.
<正>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的特级教师是听课听出来的。"特级教师窦桂梅也说过:"几年来我听了校内外教师的1000多节课……"可见听课在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无论你是刚踏上三尺讲台的新教师,还是稳握教鞭几十年的资深教师,听课和被听课都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开课者,你可能要花上好几个星期去准备课件、查阅资料、设计每一个细节。而作为听课者,你是否只带着一支笔一本听课笔记就堂而皇之地坐在教室里了?如何才能有效听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一人当一次"教师"有计划地安排指导学生每四人一组集体备课,在备课过程中,要求学生独立处理教材,搜集材料,强调学生要在解决"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两个问题时,除了按照教材讲述之外,还要继续追问"还因为什么?""还应该怎么样?"让学生在课本外进行再思考。然后进行组内试讲,每节课给一个学生10分钟的上课机会",老师"必须简明扼要地讲清本课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等问题。最后,教师总结。通过"实习"培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