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文化帝国主义"到"跨文化传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帝国主义”和“跨文化传播”是两种不同的对文化传播的认知与分析模式。两种文化传播理论都有其产生的现实语境,“文化帝国主义”是后殖民主义语境下具有良知的文化批判,但随着全球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成熟,各文化形态的触碰日益频繁,联系日益紧密,依赖日益加强,相互的了解和尊重日益增多,“文化帝国主义”也必然的受到了批判;“跨文化传播”就是在重新把握现实的基础上,强调各文化形态要自觉地以更理性和宽容的态度审视他人,反思自身,以自由和平等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2.
“五四”是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当今天的人们谈论“全球化”时,如果不提或忘记了“五四”,似乎很难说明“全球化”在中国的足迹。本文从20世纪初中、西文化的互撞以及“五四”知识分子以“拿来”精神到西方文化之库中去挑选、择取,对“五四”中、西文化对立冲突、互动互补、异质同构、多元整合的现象进行了新的阐释,对“五四”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关系从“全球化”的角度作出了新的解释,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中国顺应世界潮流,自“五四”便开始启程,一步步向“全球化”迈进的历史踪迹。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全球化”概念的含义丰富而又驳杂,处在现实——理想——方式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它体现了我们心之隐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文化”。“全球化”由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因此“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性的民族文学”产生的语境相悖。故而在全球化语境中,人的素质提高与文学的品质提升,必须面向当下的现实处境言说,把文学与人的发展作为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使美国文化占据着世界文化的霸权地位。“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冲击着其它文化圈的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了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安全,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赤贫化程度加深,甚至使一些主权国家的政权产生了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现代乡愁社会思潮(包括本土文化运动、考古文化、纪念活动、团契性怀旧、人文地理旅游浪潮),从而加剧了“文化民族主义”的程度。“文化民族主义”有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的合理性,但是“文化民族主义”也可能演变为血统种族民族主义和文化原教旨主义抗衡非本土文化。因而,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维护不应具有敌视现代文明与异国民族文化的性质,而需要与后者良性、平等、友好地互利交流,并且构成全球化文化的个性差异与多样化。民族语言及文化的生命力根本上系于该民族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生命力。因此只有自强不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文化的双向交流和互动才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课程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出现的一种变化发展趋势,并表现为一种关于课程的全球意识或全球思维。不管我们是将之视为一种机会,抑或一种挑战,都有必要审视其表现及可能产生的影响,深究其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现实意义和特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审美化”是西方学术界20世纪开始关注的学术命题和热点问题,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消费文化、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进入中国,引起了反思和争论。该理论的传人,对中国民族文化审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的影响,采取积极理性的态度进行反思和借鉴,分析褒贬,去伪存真,有利于推进民族文化审美理论建构,调整民族传统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提高审美判断能力,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7.
华东理工大学从2001年始将“中国文化导论”列为公共必修课,给学生讲孔孟、老庄的学说。我们很清楚,第一,我们的课是公共必修课,不同于专业课、选修课。第二,我们处在全球化的时代,又是在中国最现代化的区域上海讲传统文化,不同于其他历史和地域环境;由此,我们准确地界定了我们课程的性质、目标以及方法。一、课程定位:思想道德教育向文化素质教育延伸“中国文化导论”作为公共必修课,得益于我校多年来教学改革所累积的传统。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们学校的“两课”改革走在全市乃至全国高校的前列。当时学校领导和“两课”教师努力探索“马克…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面对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性、首位性、层次性、系统性和服务性”的原则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透视龙应台的创作阶段、文本深层和创作背景等等多方面的因素,分析她的杂文当中所涉及甚至包涵着的与“全球化语境”契合的文化根基,探讨她的杂文中的文化先锋性,并探求其跨文化“再阐释”的前提是文化身份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10.
"全球化"时代的现代大学理念和制度创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引言: “全球化”、“知识经济”与高教发展趋势1.“全球化”: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全球化”已成为世纪之交人类关注的中心。联合国千年首脑大会主题之一,正是人类如何争取一种“共赢”的“全球化”。讨论现代高教发展战略也须以此为基本背景。真正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科学技术特别是交通—通讯技术的全球互联,以及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的全球联动,这三者可以视作“全球化”的主要特征——本质上又都是利弊并存的“双刃剑”。伴随而来的是“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样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代导演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重要的电影文化现象,其构成比较复杂但理路清晰,有迹可寻。他们的创作是对转型期文化与“全球化“时代的某种文化反应,也是对第五代导演“影响的焦虑”之反抗与突围。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个体主体性的确立和现代性危机的个体承担。相应的,他们的影片表现出“回到个体经验的历史和当下”、“从个体自我转向个体‘他者’”、“从青年身份焦虑到社会身份认同”、“对多元影响源的兼收并蓄”等文本策略和文化指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学界关于文化全球化的基本原则——"和而不同"的研究对于建构文化全球化的基本游戏规则,避免矛盾冲突,维护各个民族国家文化的独立性、主权和尊严,发展、繁荣人类文化,以及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一研究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开拓深化。  相似文献   

13.
当代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遭遇了“现代化”和“全球化”而产生的,即是一个“现代性问题”.从主体角度看,文化保护与传承就是维护民族自己的传统并实现为当代的生产和运用于生活,因而文化传承的根本就在现实的实践中延续传统,侗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当如此.“原生态文化”现象的本质在于传统的创造性运用,而不是实证主义所追逐的“原汁原味”的静态保护.侗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和传承不过是其传统文化的当代再生产,这是正确理解侗族文化归入“原生态”视野和实践的维度.  相似文献   

14.
翻译是一种跨化的交流活动,随着各国,各民族之间往来的日益频敏,迫切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学习,不同语言间的差异不仅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等形式上,更表现以其化特色上,“归化”与“异化”是缓和源语化和译语化在翻译过程中矛盾冲突的主要方法,长期以来“归化”译出现频率往往较高,然而在当今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适度增加“异化”翻译的运用对本土化的传播和外来化的接受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5.
文化研究是当今一大热点,翻译领域也相应地出现了文化转向。以前人们注意语言本身的差异所导致的翻译障碍,但是现今文化发展对翻译的影响亦引起翻译者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文章探讨文化对翻译的影响,尤其对词汇的影响,导致词汇翻译由英语变为汉语拼音,并且探讨词汇翻译变化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母语文化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际交流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英语教育的环境和目标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国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就不能只着眼于英语文化,母语文化也应成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首先,学习英语不只是为了学习和吸收外国的科学文化知识,也是为了传播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其次,母语文化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浪潮,文化的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在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共性特征日益增长,文化的民族差异性也日益凸显,我们既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也面临着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文化繁荣;扩大文化交流,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突出民族特点,强化创新观念,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这是构建既适应文化全球化又保持鲜明民族化个性特征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如何建设民族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化建设面临的挑战之。从哲学角度考察化全球化与民族化之间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意义重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探讨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辩证关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解决化自身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化的多元化存在和全球化趋势这两对矛盾;民族化建设中应把握三个基本方法:立足自我、面向世界,共存共赢,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溆浦喔喝灯舞的保护研究——从文化景观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具有民族民间特色舞蹈文化的生存环境令人堪忧。近年来,寻根非物质文化掀起了一股热潮,中国的民间舞蹈文化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以溆浦喔喝灯舞蹈文化为个案,对其进行了广泛调查与深入研究,主要分析了喔喝灯舞的概况和保护现状,并从文化景观角度提出了保护措施,以期保护民族文化及民间舞蹈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我们远未进入所谓的"消费时代"、"消费社会",而是进入了一个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文化经济阶段.在当前,其实并不存在什么纯粹的"文化",纯粹的"消费".经济、生产仍然是第一性的.现在已成为全社会"关键词"的"消费文化"本质上仍是一种经济现象,是文化产业所创造出来的产品和消费形式.在全球化"消费文化"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经济和文化双重意义上的殖民化陷阱,这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