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洛学院学报》2020,(1):45-51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编导赖声川的经典代表作,同时也是当代话剧中经久不衰的传奇作品。作者将两部内容和风格截然不同的悲喜剧别出心裁地展现在同一个舞台上,内涵丰富,结构新颖,布局精巧。这部话剧高度还原剧本,展现了话剧剧本原有的艺术风格。其艺术魅力不仅在于间离因素的嵌入、留白手法的贯穿、三线并进的叙事等艺术表现手法的娴熟应用,更在于对社会潜意识的挖掘、民族艺术的丰富有独特探索,对其艺术表现的探讨对当代话剧创作手法和舞台展示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赖声川编导的戏剧《暗恋桃花源》是一部吸取了中外戏剧精华而又充分理解观众心理需求的艺术创作。其线索安排、主题揭示以及表现方式,有创新的一面,对经典文化、艺术有一定传承,它通过四条线索,四种风格,演绎出四种不同的人生,潜藏着编导的人生幽默与人生思考,是大众化艺术时期的戏剧杰作。  相似文献   

3.
我对于话剧几乎没什么概念,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学过几部经典之作。我想《茶馆》应该算经典吧,《雷雨》中人物情节更是经典之经典,看完后总之发表感慨一番,之后也许就忘却了。但是,观完《暗恋桃花源》之后,我或许被震撼了,哭得稀里哗啦,笑得腰酸背痛,最后我想我不能忘却。这可能是喜剧的极致与悲剧的极致,最后可能都是一种顿悟吧。  相似文献   

4.
《暗恋桃花源》是赖声川的成名作,集中体现了他的戏剧理念及人生思考。这里从悲剧和喜剧"一体两面"入手分析,指出人面对欲望的两难选择是《暗恋桃花源》悲剧性的滥觞之处,人的生存困境的不可避免性是《暗恋桃花源》的终极主题。通过重审"寻找刘子骥"行为,揭示人在生存困境前的意义,全在于抗争与追问。从中重新理解悲剧和喜剧、《暗恋桃花源》与《桃花源记》。  相似文献   

5.
《暗恋桃花源》的戏剧性审美效果可以概括为"带泪的谑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审美效果不是因为陌生化,还因为编剧和导演赖声川有意突破悲剧、喜剧的界限,运用解构的手法揭示出人生本质的虚无,通过忘我的净化消解悲喜,达到对人生的参悟。  相似文献   

6.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的代表作,它自问世以来屡获大奖,常演常新,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观众的好评,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本文从“距离美”,“缺憾美”,“中和美”三个角度探讨话剧《暗恋桃花源》的美学意义.从美学的层面阐释《暗恋桃花源》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分析这部经典话剧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在“悲”、“喜”之间,有一种特殊对话,一种神秘,原始的对话,始于人心身处的对话。[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暗恋桃花源》是台湾导演赖声川1992年的作品,他采用了一种“戏中戏”的电影结构方式,将两场话剧的舞台形式融合进了电影的镜头模式中来,从而为剧场化的戏剧结构形式与镜头化的电影结构形式在融合上找到了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深化,戏剧翻译也成为了国际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戏剧文本的翻译类似于小说和诗歌的翻译,不仅涉及到原文本与目标语文本之间的转移,还涉及到文本语言以外的诸多元素。而置于不同的社会、文化、政治背景下的美国华裔作者们,他们翻译的戏剧作品将会有不一样的研究价值。基于此,以赖声川著名话剧《暗恋桃花源》自译英译本为个案,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的翻译策略以及其译本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希望能够使人们更加注重华裔文学中的戏剧翻译研究,从而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相似文献   

10.
许芳菊 《家长》2010,(2):35-37
台湾著名编剧、导演赖声川一直是个充满创意的人。他的作品横跨舞台、电视、电影。《那一夜,我们说相声》是台湾“五年级世代”的集体记忆;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在两岸风靡近二十年,改拍成电影更荣获东京影展大奖;他所编导的电视剧《我们一家都是人》首创电视另类情境喜剧;他更曾大胆突破推出连续演出八小时的舞台剧《如梦之梦》;2009年和王伟忠合作的《宝岛一村》票房长红……赖声川彷佛心中有一座灵感的宝库、创意的泉源,随时流溢在他的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1.
赖小珍 《现代语文》2014,(11):62-63
桃花源是虚构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一直以来,老师们要不就直接将虚构这一事实告知学生,要不就只是以"遂迷,不复得路"来判定桃花源的虚构性。这其实远远不够。教育主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探究出桃花源的虚构性,其意义和价值将更大。探究的依据自然是文本,现在将探究的结果与大家分享之。一、虚构的桃花源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过程看,桃花源之偏僻是显而易见的。先得"缘溪行",再得遇着一片奇异的桃花林。  相似文献   

12.
也许每个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曾在心底,默默地为某个女孩写过一首暗恋诗。很久之后,写诗的少年会老去,但那段记忆,却成为心底的不老歌。1高一的时候,我暗恋隔壁班的学霸林桃桃。说是暗恋,其实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以至于每次林桃桃从我们班的教室经过时,总有好事的兄弟一边吹着口哨,一边叫着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我站在人群中,看着林桃桃脸色绯红地走过,心里默默地改编着泰戈尔的诗:世界上最遥远  相似文献   

13.
审稿台     
《中学生读写》2008,(6):132-135
<正>写小说有三种结局:悲剧、喜剧……无言的结局。:)))投稿却无疑是两种结局:一种是皆大欢喜(被编辑采用被读者喜欢*^^_^^**);一种是孤芳自赏(编辑不采用,唯一  相似文献   

14.
于国文 《大学生》2013,(22):80-80
正他赶着我追逐梦想他从小就好动,就想着走到外面的世界中去看看,闯闯;却是从23岁就知道了这一辈子只能将少年时候的愿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如同很多父母一样,把自己的未竟之梦放心而慎重地托付给下一代。他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他对田地和麦子、油菜、稻谷的情感是我单薄的语言无以传递的。在周围的人眼里,他是无别于他人的普通农民;而在我的眼里,他那么耀眼。在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书橱,他把已经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