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同民 《河北教育》2005,(22):11-13
青少年犯罪现象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主动参与家庭与社会教育的同时。我们思考的重点.应更多集中在学校自身的教育工作上。笔者认为,面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正面进行法制教育。不断强化学生法制观念与守法意识的前提下,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疏导学生心理,引导学生行为,进而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
李媛华 《成才之路》2010,(25):I0006-I0007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重视国民教育是各国跨世纪重要发展战略。未来社会的竞争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提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我们的小学和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近年来我国违法犯罪现象呈现两大特征:一是青少年犯罪直线上升;二是青少年违法犯罪渐趋低龄化。这种状况不能不令人担忧。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重视和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既是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型人才的需要。又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有关学者们把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本文将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入手,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剖解,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如今,中国的改革发展进入到攻坚阶段,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和激化,仅从近些年青少年犯罪的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药家鑫事件、李天一事件、张超事件、祁可欣事件等等类似事件屡见不鲜,让人痛心疾首的同时,也不得不反思青少年法律意识培养教育的问题。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令其遵纪守法、懂法用法是社会的迫切需要。从青少年个体来  相似文献   

6.
张萨萨 《考试周刊》2012,(48):170-171
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有人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中职学生的平均年龄基本在14—16周岁,处于叛逆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成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还不高,法律意识淡薄,有些人甚至是法盲,对法律一无所知,加之无升学压力,接触社会较多,容易接触到社会闲散人员,  相似文献   

7.
赵建敏 《中国培训》2005,(12):52-52
一、当代青年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自1986年高校开设法律基础课以来,学生法律意识明显增强;但是,对法治的信任信仰程度、对法律的理解深度、自觉追求法治精神的心理和习惯还有待提高。有的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距较远,只要不违法,法律与自己无关,因而对法制教育不感兴趣,不重视,法律知识匮乏,形成法律知晓度与文化水平不相符的现象;有的学生虽然懂得一定法律知识,但对法律的信任度较低,在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自觉性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的现象。以上两种现象带来的后果,一是青年学生法律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8.
崔瑾 《吉林教育》2005,(11):45-45
法律观念是一个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法律观念的强弱更是关系到一个国家民主化,法治化进程的重要标志。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就曾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也强调指出,法制纪律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遵纪守法是我国21世纪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的基本素质。可见加强青少年的法律观念,提高其自身的法律意识将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在校的广大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预备力量,  相似文献   

9.
加强小学生的民主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民主法制素质,是把他们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民主法制建设的长远方针和百年大计。同时,搞好了小学的民主法制教育,将会极大的促进千家万户乃至全社会民主法制教育水平的提高,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不强。为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学校应当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重视法制教育"。1999年3月,"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  相似文献   

11.
刘应忠 《考试周刊》2013,(39):133-133
<正>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青少年正处在学知识、长身体的时期,也是确立世界观、法制观的时期,要使他们接受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重大,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的重大问题。然而,由于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心理上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在青少年犯罪现象逐年增多、犯罪率逐年增加的今天,向青少年普及法律知识就显得更加重要。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违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如何,是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基本标准。日前,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还有许多令人忧虑的地方,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能盲目乐观。因此,加强青少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关系到本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是当前教育战线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巫德静 《考试周刊》2013,(16):145-146
<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由于自身法律意识淡薄,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近几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日渐猖獗,成为危害社会的毒瘤。因此,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势在必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担负着育人的重要功能,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地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知法懂法,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一、实施法制教育渗透的意义1.实施法制教育渗透是青少年人生转折时期的需要。初中生还处于明显的法盲时期,这个时期是人生转折的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要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对我们充分认识当代大学生(尤其是独立学院的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以及培  相似文献   

17.
姚宝林 《贵州教育》2014,(19):35-37
正近些年,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有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的特点,根本原因在于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必然要求,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培养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合格公民的重要举措。我们的地方教育如果忽视法制教育和道德品质形成的教育,将会是一种缺失的畸形教育。中学生物教学恰切地渗透法制教育思  相似文献   

18.
尚思 《安徽教育》2010,(3):46-46
<正>在开创祖国美好未来的征程上,青年学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第一,要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正是因为有爱国主义这一强大精神支柱,我们中华民族才能  相似文献   

19.
青少年学生是我国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有伟人曾经说过:"我们只有拥有健康的青少年儿童,才能真正拥有未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让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具有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培养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降,特别是学生的爆发力、耐力素质以及肺活量等指标仍然持续下降.本文以民族地区的中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我校学生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旨在摸清影响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探讨改善现状的对策,为改革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金文 《湖南教育》2005,(14):36-36
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在当代也已经受到亚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和人民的重视,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天,我们在对青少年进行美德教育时,应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使青少年学生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