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尔麦斯(777) 托马斯·查尔麦斯(Thomas Chalmer 1760—1847)。英国新教牧师,马尔萨斯的学生,他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他的人口思想和马尔萨斯极为类似。他在“人口论”出版前四年发表了“大不列颠国力在目前及将来的估计”(1794年)一书,论述了人口增加与生活资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人类也和其它动物一样,都有先天的本能,都有相同的蕃衍动机,都需要有足够的食物以维持生命。人类和动物的先天的本能是生殖的原因。但要使人  相似文献   

2.
<正> 近几年,生物科学迅猛发展,各种生物基础理论也竞相争辉。为使各中学生物教学同仁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动态,仅向诸位介绍上海大学李难教授最近创立的“互补”学说观点,以助生物教学基础知识的更新与补充。 一、“互补”学说的由来 19世纪中叶,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在论述自然选择学说的进化观点时,由于受马尔萨斯人口论和英国社会残酷阶级斗争的影响,他主要集中阐述了生物界中的互斥关系,即主要表现为互相排斥、弱肉强食等争  相似文献   

3.
王声多著文说:“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马恩对马尔萨斯人口论是抱全盘否定态度的.这不符合马恩当时的原意.”作者说,马恩对历史上的反动学说从来是取辩证否定态度的,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也不例外.一方面,马恩严厉地谴责他“维持或加强现有制度并且为统治阶级利益服务”;另一方面也公平地指出了“马尔萨斯理论中的站得住脚的东西”.正如恩格斯在谈到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作用时所说:承认在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产生过剩人口,而过剩人口由于“总是威胁着就业手段,从而造成周期性危机  相似文献   

4.
杜克尔(776) 朱瑟·杜克尔(Josiah Tucker 1712—1799),英国新教牧师,经济学家。著有“贸易简论”、“商业纲要及租税原理”等。马克思评论他是“一位端正的人物”。杜克尔毕生致力于宣传增加英国的人口。他和后来的马尔萨斯相反,认为穷困现象完全可由社会救济的办法来消灭。他深信人口增加是有益无害的事,人口增加,劳动者的生活可以获得改善,一国的文化也愈加发展。他所持的理由如下: (1)人口增加,劳动力也增多,从而可以生产出更  相似文献   

5.
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是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初期的英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他的《人口论》对世界学术界的影响,大大超过他的经济学著作;人们往往不知道他的经济学错误在那里,却牢牢地把他的人口论错误记在心上。但是,人们也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甚多。这里所查证的,有关他的《人口论》一个根据的出处,实际就是这样一个例证。一对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已经进行了长期而广泛的批判。但是,这种批判。一般都集中在两个错误的原理上。  相似文献   

6.
邓拓(马南屯阝)的杂文《欢迎“杂家”》是大家所熟悉的,这篇文章为高中教材传统篇目。它短小精悍,娓娓道来,说理充分,给人以朴实清新的感觉,显示出了“大家”不凡的手笔。但文中开头一句比较选例“张冠李戴”,却给人美中不足之感。开篇一段中说:“随便举个例子吧。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他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含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此处的“达尔文”应为“马尔萨斯”。马尔萨斯是欧洲也是世界第一个发表人口专论的英国资产阶级学者,这为世界所公认。他的《人口论》最初发表…  相似文献   

7.
在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恩格斯提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其中,恩格斯对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给予了明确的分析及深刻的批评。针对马尔萨斯的人口法则,恩格斯提出了劳动力后备军与相对人口过剩这样两个概念。最后,恩格斯通过深入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无产阶级的理论出现在马克思主义当中,于是他在了解英国曼彻斯特工人的生活环境之后,发表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进一步有力的批判了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进而恩格斯指出必须将唯物主义进行到底,将宗教观完整的变革,这样才能废除私有财产,给予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对马尔萨斯人口论也作了针对性批判。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哈代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乡村日益被迅速崛起的大机器工业吞噬,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正趋向崩溃,农业文明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工业文明。尖锐的阶级矛盾、复杂的社会问题、强烈的文化冲突使哈代进一步失去了对宗教的信任。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抨击了宗教的信条,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揭示出英国机械“机器换人”完成后的人机关系样态,认为无限的“人与人”竞争基础上的机器使用是人机关系陷于“机器为害于工人”困境的根本原因,在制度与文化双重进路中开展以暴力革命性“阶级斗争”为核心的共产主义运动,消灭无限的“人与人”竞争是人机关系复归“机器造福于工人”的突围路径。针对国内学界关于机械“机器换人”认知传统,基于技术史视域发现机械“机器换人”与智能“机器换人”存在双重共性:“机器替代工人体力与智力”是两种“机器换人”共同的技术后果,“机器类人功能的增强”是两种“机器换人”共同的技术前提。立足于“社会-技术”集成的视角,中国智能“机器换人”进程中人机关系风险的根本原因是不当的“人与人”竞争趋势下的智能机器使用,重要原因是机器智能增强背景下“人与机”竞争的不断凸显。一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政策方案控制“人与人”竞争,另一方面构建“人机互补”的智能“机器换人”设计伦理与使用伦理化解“人与机”竞争,人机关系风险可以实现有效与及时治理。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掀开了英国要求民族独立、建立专制王权运动的序幕。在这场运动中,亨利八世本人的个人经历、性格和意志对左右局势起了一定的作用。他与凯瑟琳王后的解除婚姻案引发了与罗马教廷的决裂,而他的天主教信仰又使英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仅仅处于使王权与教会分立而不是改革天主教教义的程度。他死后,改革派发动的“秘不发丧”,是对他的“意志”的一种反动,其结果却是对英国民族发展的一种推动,因而具有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1.
琼斯(三八二)琼斯(1790—1855),英国国教会牧师,他继马尔萨斯之后在东印度大学担任经济学讲座,是一个有才能的经济学家。著有“财富分配及税源论”(一八三一年)、“国家经济学教程” (一八五二年)等书。  相似文献   

12.
试析战后英国“福利国家”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福利国家”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作为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 ,也是最早着手构筑“福利国家”制度的国家之一。经过十九世纪的一系列社会立法和本世纪初劳合·乔治自由党政府的全面社会改革 ,英国在二战以前就已经确立了“福利国家”的基本框架。当然 ,“福利国家”作为一种与“现代化生产方式紧密结合”① 的国家制度确立还是在二战之后 ,其中包含着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进程。它的形成和发展也确实起到了降低贫困人口比重、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等积极作用。但是到七十年代中期以后 ,“…  相似文献   

13.
改变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鸦片战争是由英国政府一手挑起的,这也是英国殖民地侵略的结果。在鸦片战争以前,英国的对华政策基本上经历了正常贸易、鸦片贸易和武装侵略三个阶段。从根本上说,在十九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对华的各种政策都是围绕如何打开中国大门而制订的,现就这一问题作一简要的论述。 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一百年,是整个世界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古老而文明的中华帝国在这一时期开始走下坡路,各种社会矛盾、阶级矛盾日趋激烈。 从政治上看,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引起了农民阶级的不断反抗,整个社会是“百为废驰,贿赂公行,吏治污而民气郁,殆将有变。”嘉道年间,农民起义不断。据不完全统计,从一七九五至一八四二年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就有十余次。这种阶级矛盾的激化与整个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分不开的。一七九九年和贪污一案被揭发,他的全部财产,按银两折算,合白银四亿两,故有“和跌倒,嘉庆吃饱”之说。整个社会的吏治已达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清王朝的大小官僚,都“以模棱为晓事,以软弱为良图,以钻营为进取之阶,以苟且为服官之计。……,皆云多、事不如少一事。” 从经济上看,土地集中严重,白银大量外流。清朝的土地集中在王朝刚一开始就表现  相似文献   

14.
吴兴人 《科技文萃》2001,(2):179-180
美国作家麦克·哈特在1978年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出版至今,已销售6万多册。哈特按自己的观点选择了100位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并排出了名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被列名为第80位。 马尔萨斯受到哈特的看重,是因为他写了一本篇幅虽小却影响巨大的书——《人口论》。17 98年,马尔萨斯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他却提出,人口的增长快于食品供应的增长。他用非常严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思想,声称人口的增长是按几何指数增长,即1、2 、4、8、16……而食品的增长是按算术线性增长,即1、2、3、4、5……在该书再版时,马尔萨斯得出结论:人类将生活在贫穷,甚至接近饥饿之中。能不能采取什么办法来抑制人口的增长?战争、瘟疫或疾病能迅速地减少人口,但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代价。他建议,一个更可取的避免人口过分膨胀办法是“道德制约”,这包括晚婚、保持贞操及自愿节制性接触等。哈特称赞马尔萨斯的理论说:“他是第一个强调人口膨胀问题重要性的人,并使该问题引起了知识界的关注。” 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出版至今已201年了。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曾将马尔萨斯和马寅初的节制生育的论点,作为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批判。批判的武器之一是“人手论”。近20年来,肯定马尔萨斯理论的文章也不少。那么,马尔萨斯的立论究竟如何,今天不妨再对它验证一下。 验证的第一个结果是,自马尔萨斯1834年去世至今,世界人口确实是无限制地增长了,但未按他设定的几何指数擢升。据统计,1830年世界人口是10亿,到1930年是20亿,1960年是 30亿,1975年是40亿,1987年增长到50亿,1999年世界人口又增加到60亿。从1830年至1999 年,世界人口增加了50亿,且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起初增长10亿人要花100年时间,后从198 7年至1999年,增长10亿人,只花了12年时间。虽然人口增长速度并未按几何指数增长,但1 999年10月12日——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若不控制人口增长,生存空间必将人满为患。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与马尔萨斯人口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李嘉图是把人口的自然增减作为调节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蓄水池;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他的人口规律摆脱了马尔萨斯抽象的人口规律外观,使人口规律获得了具体的历史规定;马尔萨斯则把过剩人口看作是一切社会共有的人口规律,他否认劳动的基础地位,代之以生育"范畴,从而使他的人口理论建立在自然存在本体论的基础上;马尔萨斯的悲观人口论已被两个事实所击破,一是以科技进步为标志的人类劳动生产能力的提高,二是生育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峰 《语文知识》2000,(5):61-61
高中语文第六册邓拓杂文《欢迎“杂家”》有一处说法值得商榷:清代学者洪亮吉,他的文集和历来其它学者的文集一样,几乎无所不包,其中就包括有他的人口论著作,比达尔文还早半个世纪(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文中“达尔文”应是“马尔萨斯”。依据有三:一、高中语文第五册《治平篇》(作者洪亮吉)的”预习提示”明确说:本文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专论人口问题的文章,写于乾隆58年(公元1793年),比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公元1798年)发表早五年。  相似文献   

17.
福开森关于分工的见解(一一八)福开森(1723—1816),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市民社会史”的作者。在分工问题的研究上,他是斯密的前辈。在“市民社会史”中,有一章专门讨论分工问题。其中写道:“也许人家可以说作坊(手工业工场)劳动底完成就可以不用脑子工作,因此,不用头脑帮助的作坊可以被视为一架机器,它底一个构成部份就是人。……士兵的任务只限于实行手脚底几种运动,司令官还可以练熟战争艺术,司令官这一方面可以得到士兵那一方面所丧失了的东西,……在什么东西都分离着的时期中,思维底艺术本身可以形成一个独立的职业。”斯密在“国富论”第一篇最初的几章,尽情地赞  相似文献   

18.
约翰·杜威是教育史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重视德育并用以解决社会的问题,他的“学校道德教育三位一体”德育途径即通过学校生活、教材和教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校社会化”、“教材社会性”、“儿童社会性”,强调将道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对当今德育途径的探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尔萨斯和他的《人口原理》代文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1776~1834),是与李嘉图同时代的英国经济学家,早年受教于作牧师的父亲,后在剑桥大学学习哲学和神学,毕业后担任牧师,1805年始任东印度学院教授,直至去世。关于人类的前途与未来,马尔萨斯与...  相似文献   

20.
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印度社会的特色产物,在印度独立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甘地是现代印度民族独立的领袖,他不仅受到印度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也享有广泛的世界声誉。 一、非暴力不合作的历史条件 英国对印度长期殖民统治,变本加厉的掠夺,也使印度民族逐渐觉醒。1885年国大党成立后,提拉克提出发展生产抵制英货,以实现印度自治。英国的殖民统治依靠的是恐怖政策和印度人的合作,如果印度人不与英国合作,例如不替他们打仗、征税、维持治安,甚至必要时候抗税,英国统治机器就会瘫痪。所以甘地号召人民掀起一个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无须触犯刑律,也不至身遭警察棍棒的殴打,他们只需停止工作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