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守望武夷山     
武夷山的美,不在于天游峰的险峻与挺拔,不在于九曲溪的灵动与蜿蜒,也不在于大峡谷的幽静与神秘,而在于在这里可以与大思想家朱熹对话,领略他的人格之美,乃至中国文化的博大之美。朱熹的书院坐落在山坳里,背靠天游峰,西边有九曲溪流过。两棵古老苍劲的柏树静静地立在书院两旁,低矮的歇山顶建筑上悬挂着一块匾,上书“武夷书院”,他静静地站在书院门口沉思。我走近他,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开始了。“朱先生,您是婺源人,纵使不愿在家乡居住,亦可东进江浙,领天堂之美,或北至南昌,览滕王之胜,或到鄱阳观石钟山,岳阳赏洞庭湖。这几处皆文人荟萃之地,…  相似文献   

2.
朱熹与狐仙的传说,流布于闽北武夷山与赣南鹅湖、白鹿洞书院等地。然而,传说并非空穴来风,其引发之文化源头是朱熹于乾道三年(1167年)冬,由湘入赣之归闽途巾的“毛女洞”奇遇;其助推之文化源头是淳熙九年(1182年)朱熹提举浙东,因弹劾唐仲友发生文学史上所谓“岳霖判案,才妓作词”的哀艳故事。通过考订相关的记载,厘清传说与故事在历史过程中的文化源头与流变,阐释传说与戏曲故事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3.
白鹿洞书院始于北宋。仁宗皇祐末(公元1054年)毁于兵火。一百二十五年后,孝宗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由朱熹兴复。全祖望在《答石痴征士问四大书院帖子》中讲:“自金源南牧,中原板荡……岳麓、白鹿以张宜公、朱子而盛,而东莱之丽泽,陆氏之象山并起齐名。各家之徒偏天下,则又南宋之四大书院也。”朱熹兴复或者说重修白鹿洞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白鹿洞自此以中国教育史上最著名书院的形象树立起来,对后世学校教育,特别是书院的建设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关于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之始末,本文  相似文献   

4.
地处崇山峻岭之中的五夫镇方圆170多平方公里,自然环境幽美,气候宜人,自古有“邹鲁渊源”之称,钟灵毓秀,名人辈出。这里有培养了一代大儒的千古名楼——紫阳楼,还有气宇昂扬,庄严雄伟的兴贤书院。理学宗师朱熹在这里从学、著述、办学授徒,生活达50余年。走进长长的兴贤古街,古朴典雅的明清建筑,曲折宁静的街巷,青石铺就的驿道,会使人有浓烈的返璞归真之感。水、建筑与环境的组合,使古老的语汇为当代建筑文化增添光彩。  相似文献   

5.
朱熹是南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诗人。美丽的武夷山水,给朱熹创作提供了灵感.数十年创作出大量的诗词作品,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也为武夷山水增添许多光彩。朱熹诗学之成就,值得后人研究。  相似文献   

6.
曹颖 《初中生辅导》2014,(14):44-45
正作为武夷山景区的门户,武夷宫中除了刻有武夷开山之祖彭武、彭夷的名字的石碑,还有全国最大的纪念著名理学家朱熹的建筑物——朱熹纪念馆。朱熹(1130-1200)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蔡尚思教授赞誉"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武夷山这个地方除了好山、好水、好人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朱熹何许人也?他是南宋人,祖籍在风光优美的江西婺源,字元  相似文献   

7.
朱熹兴复白鹿洞书院的初始动机是要将其办成官学,①这既与理学书院长期在野讲学得不到朝廷政治认可有关,更与有宋书院官学化的"主动"特征相关联。文章以吕祖谦《白鹿洞书院记》为蓝本,分析了朱熹将书院主动"官学化"的政治因素和政体原因。得出了追寻政治上的"教化权力"与"治统"、"道统"形式上分立,本质上却高度和合的政体文化背景是宋朝书院官学化和朱熹欲将白鹿书院"官学化"的根本性原因。  相似文献   

8.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机构和学术研究场所。书院学规是书院师生精进学业时遵守的基本章程。白鹿洞书院学规由朱熹拟定,一直被许多书院奉为"圭皋"。学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确立办学宗旨,明确阅读目的;二是界定阅读内容,给书院生徒规范进德立品、修身养性的程序和方法;三是宣讲阅读技法,为书院生徒提供读书治学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裘国伟 《南平师专学报》2007,26(3):62-64,61
武夷山是我国东南地区的一座名山,也是一代理学宗师朱熹生活了大半生的理学名山。以朱熹为代表的历代理学家纷纷以传道为已任,择基筑室,著述授徒,创立数量众多的书院,使武夷山以此闻名于世。这对发展闽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当地文化素质,培养人才,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政府十分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闽北遗存的书院进行多方的抢救,取得了明显的成绩。这仅仅是开始,我们要动员社会一切力量进行调查和学习,使武夷山的文化遗产研究更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白鹿洞书院白鹿洞书院可以说是中国第一所讲学式学堂,位于庐山五老峰东南侧。书院建于山沟中间,四周青山围绕,俯视似洞。唐代诗人李渤隐居在这"洞"中读书,养有一只白鹿,人称白鹿先生,故名白鹿洞。南宋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亲自制定的《白鹿洞规》成为后世700年的教育宗旨,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相似文献   

11.
南宋理宗时魏了翁贬谪湘西靖州,在此建立靖州鹤山书院;此时闽籍仕宦饶敏学正为官黔阳,兴修县学;元代又有粟姓乡贤捐建靖州广德书院,揭侯斯特撰文褒扬,由此可见南宋以来这里重视书院已蔚成风气。另外,靖州鹤山书院的落成时间,缪荃荪以为是魏了翁抵靖的第二年,据明抄本《靖州志》残卷所载《鹤山书院记》残文,当在其抵靖之年,最迟不会晚于当年的秋季。另外,有学者认为宋碑《沅州黔阳县重修县治记》之饶敏学为朱熹高足,据考应为“朱熹弟子之子”。  相似文献   

12.
武夷山古代书院从北宋游酢的“水云寮”开历史之先河,历经南宋的兴盛与元明清的沉寂,以清代游云章的云寮书院草草收尾,前后共建有27所书院。本文在充分查阅史料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武夷山古代书院发展的历史,在此基础上,着力分析武夷山古代书院发展动因。  相似文献   

13.
鹅湖书院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6,23(4):F0002-F0002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省铅山县鹅湖山北麓,又称“文宗书院”。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与陆九龄,陆九渊兄弟曾在此“相与讲其所闻之学”,围绕“性理之道”进行哲学辩论,各执己见,不合而罢,史称“鹅湖之会”。  相似文献   

14.
朱熹,世称朱子。他一生学习孜孜不倦,著书立说,讲学论道,因此他的学问是十分渊博的,不论是文学、史学、乐律、伦理,还是天文、兵法,无所不通。他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从事讲学和写作。他主管过台州崇道观、武夷山冲佑观、江西南康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书院以及建阳考亭的竹林精舍等许多书院。他不仅在传播中国文化教育上做过很大贡献,而且在治学上也有一套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白鹿洞书院:在江西省五老峰下的山谷中,始建于唐朝,宋初扩为书院。院宇屡经兴废,现存为清道光年间所修。今存碑廊,有碑百余块,刻有朱熹手制书院学规、历次修建文记及名人书法。岳麓书院,在湖南省岳麓山东面山下,北宋开元九年创建。天禧二年,真宗赐以“岳麓书院”门额。南宋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  相似文献   

16.
朱熹一生在武夷山生活了将近五十年之久 ,发展成熟了宋代理学 ,也使武夷山因此而成为“道南理窟”、“海滨邹鲁” ,那么 ,究竟是什么原因 ,什么力量促使朱熹能长居于此 ,著书立说 ,传授生徒呢 ?本文仅就朱熹与道教 ,朱熹与武夷山的深厚渊源作一初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书院”二字的出现,起于唐代。据《玉海》记载:“唐明皇置丽正书院,集文学之士。”但那时的书院还不是教育场所,也没有普遍建立。只有到了宋代,国内各地才有书院设立,并且是教育场所。宋朝的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元书院、石鼓书院。就被称为“天下四大书院”。著名学者朱熹,就曾在白  相似文献   

18.
朱熹对中国教育所作的贡献,再怎么夸张也是不过分的,在私人讲学方面尤其如此。“讲学”,是朱熹恢复(使用)并使之流传的许多种术语中的一种。新儒学兴起后,讲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被视为代表私人书院的最理想的方法而受到欢迎。朱熹是使书院的理想复兴并给它重新定义的首要人物。在重建白鹿洞书院的过程中,他很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开端,但是,书院却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种影响深远的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代书院的教育职能及其在教育史上的地位,论者颇多;但书院的图书馆职能及其在图书馆史上的地位,却鲜有评说.书院的图书馆职能,大体上可归纳为三条: 一、图书馆的基础条件是要有藏书并重视藏书;而历代书院皆有藏书,皆重藏书.书院之名,原指藏书之所.袁子才《随园随笔》云:“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丽正书院、集贤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最早的官方书院,实则是国家藏书、校书的地方.古代书院中,多建有藏书之楼阁,藏有千卷万卷书的不在少数.如学海堂书院建文澜阁作为藏书之所,南菁书院共六进,五进  相似文献   

20.
南宋时期,书院大盛。这个时期的书院有两大特点,其一,书院与理学家讲学发生了密切关系,如白鹿洞书院是朱熹讲学之地,象山书院是陆九渊讲学之地;其二,若干书院除进行讲习外,还成为纪念理学大师的所在。例如婺源的紫阳书院是纪念朱熹的,鹅湖书院的建立则是为了纪念朱熹、吕祖谦、陆九渊、陆九龄等人的“鹅湖之会”。 鹅湖书院建在铅山县的鹅湖山麓。鹅湖山距县城十五里左右,它东望怀玉、西瞰象山,风景秀丽。山上有湖,相传晋朝有一位姓龚的人曾经在此养鹅。因此,后人名之为鹅湖山。 “鹅湖之会”是由吕祖谦发起的。当时南宋统治者面临着民族的危机和尖锐的国内阶级矛盾。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哲学家纷纷向统治者出谋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