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谭嘉颖 《教育》2011,(32):33-34
当我们还在热衷于谈论比尔?盖茨和乔布斯退学后缔造了IT界神话的时候,"退学"在曾经无比神圣的中国大学校园里也屡见不鲜了。"我看不起学校!"于是,退学了;"不满大学教育",于是他们退学了;"要上更好的学校",他们也退学了……虽然退学的理由林林总总,但我们不得不思考退学背后的理由。  相似文献   

2.
正读罢马海玲老师的《我的"输"与"赢"》这篇文章,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我看到了马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对真教育的坚守。但是转念一想,难道我们对真教育的坚守和学生的发展,就非得以教师的"输"为代价吗?这两者的关系就非得是"水火难容"的对立关系吗?现代社会无论是经济领域、政治领域还是文化领域,都在积极追求一种"共赢"或者"双赢"目标。难道教育这个特殊领域就特殊到不能实现"双赢"吗?我觉得,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实现学生发展与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双维目标。我们教师有能力培养出得到社会认可的学生,也就一定有能力把自己发展成为有一定社会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教育更像是一个生命展开过程,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从一粒种子到大树,永远面朝未来。近来,有关上海某重点高校学生袁某因"看不起学校"而单方面退学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歇。参与骂战和笔战的人常常把矛头指向教育。的确,学校教育人人经历过,人人能言说,可学校教育到底该指向什么?学校和学生之间究竟是怎样的关系?人们似乎很少思考。不少人眼中的"教育"只有"教",没有"育"。如果我们把"育"作为教育的重心,就可以想到教育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结果。至于学校,最应该提供的是"常人"教育"、常态"教育。试想贝多芬、莫扎特是学校能教出来的吗?他们本身就有天赋异能,在任何环境下他们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脱颖而出——当然,学校教育可能会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一、生命主题教育的背景 随手打开一个网站,各种触目惊心的新闻扑面而来.“富士康跳楼事件愈演愈烈”,“校园伤害事件此起彼伏”……为吸引大众的眼球各种网站不断恶炒. 看到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轻轻一跳,灰飞烟灭,我们不痛心吗?看到一个个无辜的儿童遭受突如其来的伤害,我们不愤怒吗?看着一个个如花般的女孩为了出名而通过网络炒作的“××门”事件,我们不深思吗?我在想:现在的教育怎么啦?我们辛辛苦苦教育了十几年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社会的悲哀,还是教育的悲哀?作为一名一线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会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如何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相似文献   

5.
赵震谣 《学周刊C版》2015,(9):108-109
一、引言"狼爸"教育模式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让人眼花缭乱,不知所措。在"狼爸""虎妈"的教育之下,确有孩子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的案例。然而,这就是成功的教育吗?这种教育方式就是普世真理吗?这种"成功"只能是个案,棍棒底下的教育不能长久,不能代表整个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当前社会缺少的是创新型人才,苹果创始人斯蒂夫·乔布斯和微软总裁比尔·盖茨都不曾念完大学,但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创新的思  相似文献   

6.
对于学生教育工作来说,通常可分为"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而"个别教育"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于职业学校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这些学生都是处在成长和发展中,他们应作为我们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我们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要善于从分数的背后抓教育.  相似文献   

7.
如今家长"陪读"已司空见惯,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学校的附近,都有家长在学校旁边租房陪读的现象.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读书的便利,不惜代价,在学校附近买房陪读.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以致愈演愈烈?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社会、教育、家庭三个方面探究其"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家臣 《考试周刊》2014,(54):176-176
<正>看了英国的《成长教育》,我明白成长过程中有许多诱惑来得太快,真相背后必有故事,故事背后常有背叛,背叛之后常有悲哀。成长教育,人生如棋,每走一步,都是在走人生。在人生的每个十字路口,有时走错了一步,可能就从天堂迈入地狱。成长教育如此重要,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如何渗透成长教育呢?一、解读教材,理解成长在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中关于成长教育的内容很多,在"我要安全成长"这一章节里安排了《我不要赖皮》,告诉学生  相似文献   

9.
从小学到大学,每个学校都非常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创建"平安校园"。为了确保安全,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家长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学设施的维护、学生集体进出的秩序等都有专门的老师负责,有的甚至把学生当成是襁褓中的婴儿来看待,衣食住行样样都要老师过问。学校、教师都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班主任们更是诚惶诚恐,不可终日,唯恐有什么闪失,"吃不了,兜不走"。有的学校甚至因噎废食,废除一切有安全隐患的校园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只要学生安全回家就行。试想,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只知道安全重要,却不知道怎样让自己安全;在学校里是安全了,可这能保证他们将来的人生安全吗?目前学校的安全教育是不是走进了一个误区?怎样进行安全教育才是有效的?我们这一期的作者对学校的安全教育,有着独特的见解,或许,能够让大家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安全教育,能够让学生注意安全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0.
现在,各级学校都在组织师生员工认真学习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文件,广泛开展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各中小学都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采取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方法,切实抓好对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的形势和政策教育。进行形势和政策教育,要用生动有力的事实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近七年,是建国以来经济、政治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党所执行的路线、方针和我国的对内对外政策是正确的,成功的。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要团结奋斗,建设繁荣富裕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就一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当前所采取的一切开放、搞活、改革的措施,都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要让学生懂得,为了顺利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办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也许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回答。但返璞归真、删繁就简,教育的实际上就是为每个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年儿童节,胡锦涛总书记在湖北十堰市柳林幼儿园考察时题词"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八个大字,揭示了教育的本源。这是教育的起始,也是终极目标。孩子不健康,民族无希望;学生不快乐,国家无生机。如果孩子不能健康快乐成长,那就偏离了教育的本源。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学霸"一词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对此,有人认为学霸热背后是学历崇拜;有人则认为学霸们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不上名牌大学人生不完美"——学霸典型的豪言壮语;"要么北大清华,要么名校经济金融专业"——学霸执着的奋斗目标。学霸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生态?超人式"学霸"不断撞人眼球这些年来,关于青年学生的新闻大多跟状元、学霸之类有关。17岁长沙学霸获得美国9所名校录取通知书;合肥一中的"学霸班"学生被国外名校"抢"光。辽宁高考状元刘丁宁的经历更传奇,考取香港大学,但又退学重新  相似文献   

13.
王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4,(16):267-268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的普遍心理,但当一件又一件学生跳楼的触目惊心的事情发生后,作为教育者,我们不禁要问:"我们怎么啦?我们的孩子是要成功还是要成长?"  相似文献   

14.
<正>一、被动的教育现状回顾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伊始,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社会,当初都是充满了美好的希冀与憧憬,自信满满的。可如今,我们已经相伴走过了十多年,扪心自问:课程改革之路究竟走了多远?学校教育究竟有多大变化呢?学生们仍然常常处于一种"被学习"状态中!我们常常在追寻,也常常在感叹:现在的学生自己不想学呀!我们这是在逼着他们学习啊!……其实,我们早就找到了造成学生"被学习"状态的症结所在,只不  相似文献   

15.
《华章》2006,(11)
部分退学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种种“缺乏”,是否折射出中学素质教育的一些”缺失”?中学教育又该如何应对?近日,《解放日报》连续对少数大学生“退学现象”进行跟踪报道,也引起不少中学校长的关注和思考。★“强动力驱动”只是强心剂“退学的大学生都有共同特征,那就是学习方面的‘强动力驱动’没有了。”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在接受采访时说。“强动力驱动”产生及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大同中学校长杨明华认为:“社会大环境比较浮躁、功利,对学生有不小的影响。”以选拔人才为例,人们看中的往往是高学历和名校品牌,这就给了学生一个错误信号:进入…  相似文献   

16.
教育感悟181:为了搜救进入黄山未开发区域探险的18名复旦大学的学生,24岁的民警张宁海不幸坠崖牺牲。这个悲剧的启示是什么呢?学生的含义就是要学会生存。因此,能够教会学生生存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不能教会学生生存的教育是坏的教育。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都要把孩子的生存能力培养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7.
信息技术网络教育的发展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面对纷繁的世界和纷繁的挑战,学校教育该给予学生什么样的力量,是信息、知识还是智慧?又该怎样的方式去给予?信息、知识、智慧三者的内涵、联系和教育价值到底如何?对这些问题的清醒审思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计琳  李立基 《上海教育》2010,(11):10-13
●对教育国际化的需求就站在每个家长选择教育的背后,站在我们学生选择教育的背后。既然社会需要“国际化人才”,教育就应该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教育、创造相应的环境。●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上海有责任用世界最先进的理念建设上海的教育,同时为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做好排头兵。教育国际化也是上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必然选择。●国际化不仅是要让上海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城市,而且要让我们的老百姓有能力在全球生活,能够适应全球化带来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能够深入到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  相似文献   

19.
是培养人才,还是首先培育人教育的使命是什么?——是培养人才,还是首先培育人?是要把所有的人都培养成突出的人才,还是要努力让所有受教育者“学会生存,学会发展”?这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教育的本末倒置,常使我们看到这样一些无奈的怪事:为了所谓的高尚品德,老师教诲学生要奋不顾身上山灭火、下水救人;为了所谓的集体荣誉感,教练告诫队员要顾全大局、让出位置。始终领先的“优生”,因陡遭挫折而跳搂自杀;自觉无望的“差生”,因不甘沉寂而出走闹事。生命在扭曲的价值体系中,沦落得如水上浮萍,无足轻重。这是怎样的悲哀和可怕啊!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我国高校继续刮起的"抢状元风"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育究竟为了什么和应做什么?教育是为了"育才",而不是"制器";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少数的"尖子"或"状元";是为了学生的成功和幸福,而不是以牺牲学生的发展为代价。为此,教育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负责,坚定不移地推行以"综合"为目标的素质教育;教育必须有清醒的生命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教师应成为尊重学生、引领学生发展的教学改革的探索者;高考必须在素质教育的框架内和指导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