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工》1983年第3期)关于教师的职责,叶老多有论述.本文拟就下列三方面阐述他对这一问题的基本看法.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叶老一向强调:"受教育是上学的全部意义和整个目的,读书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叶圣陶散文乙集》(以下简称《乙集》)第665页]他主张教育的整体观念:一个好的教师教的是某一门功课.考虑的应是针对总目标给学生以必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以读为手段,促进学生理解、语感和对知识的内化运用,解决了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学对文质兼美课文进行太过细琐地分析,使朗读环节最终成为一种"行而上学",极大降低了教学效果的问题,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完整地感受课文内涵之美,加深记忆,增加积累,最终达到放飞整个身心去体验文章的意、情、韵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刘欣 《山东教育》2020,(1):20-21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创造爱书和尊重书的气氛,要对书怀有崇敬的感情——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就在于此。一所学校可能具有一切设施,但是如果没有书,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及其丰富的精神生活所必不可少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爱书,对书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4.
知识的直接来源是实践。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人类积累的实践经验已浩如烟海。时代发展到今天,获取知识,已不需要时时、处处、事事去实践了,对于儿童少年来讲甚至可以说获取知识的渠道主要是读书。所以,办学校、办教育要把带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作为当务之急。读书是接受教育的重要形式,读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过程,读书是德、智、体、美主动发展、生动活泼地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人们常常把"上学"叫做"读书",把接受学校教育统称为"读书"。  相似文献   

5.
潘正明 《语文天地》2012,(10):35-36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与社会生活是相应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教育要扩展到整个生活领域,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旧传统,就能"随手抓  相似文献   

6.
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对司马迁《报任安书》进行深入分析,"重于泰山"和"轻于鸿毛"并非指死的意义,而是指对死的态度."重于泰山"的精确原义应是把死看得很难,不轻易赴死;"轻于鸿毛"的精确原义则是把死看得很容易,欣然赴死."重于泰山"并非说的是死,而是说的"不去赴死";"轻于鸿毛"所指才是"赴死",并且是"视死如归".作为对古...  相似文献   

7.
<正>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这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新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哄得好。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  相似文献   

8.
在十几年的读书生涯中,每个学生都会换掉许多书包,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过书包里隐含的教育问题。之一:爷爷奶奶的书包清晨,不时有小学生上学,可往往并不见他们自己背书包,大多由爷爷奶奶替他们背。作为旁观者,你会说:现在的孩子太娇惯、大人们太溺爱他们。有时的确如此,但我们不妨来看看孩子们的书包有多重吧:小学一年级设有语文、数学、英语、社会、音乐、美术、体育、自然、综合实践等学科,教材几乎都是装裱精美的16开本。孩子们每天都要背着这沉重的书包去上学,稚嫩的肩膀从此便开始了漫漫的征程。孩子们开始还有一种喜悦的心情,但日复一日,…  相似文献   

9.
正从我成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那一刻起,我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班主任工作错综复杂,不仅需要具备高素质的综合能力,更要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工作。爱心,是班主任工作的支点,是班级管理的主旋律,是心灵沟通的桥梁。?有了爱心,就能在师生间架起一座美丽的桥。一、爱心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雨果说过:"人间没有爱,太阳都会死。"这是说如果缺少爱心,一切都是苍白的,特别是教育。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许多学生有不爱上学,?害怕教师,在学校感  相似文献   

10.
长大的感觉     
12月21日晴人生是一本厚厚的书,每一页都记载着我们成长的足迹,每一页都记录下了我们的喜怒哀乐。长大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和妈妈走在马路上,看着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背着书包去上学,我就天真地问妈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去上学啊?"妈妈笑着对我说,"等你长大了就可以去上学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历来把读书当作一件重大而严肃的事,关系到前途、修养、人格等等,因为书籍是人类知识与智慧的最重要来源,读书是文明得以延续与发展的最重要手段。与此同时,读书也成了教育的代名词,读书即上学,上学即读书。书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变成近乎神圣的东西。市场与技术改变了“读书”的意义。当年老的或正在年老的人感叹: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爱读书了,越来越没文化了——他们指的实际上是这样的情形: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获得阅读的主动权,即他有权利不去读这一些,而去读那一些。这种权利的基础在于有一个丰富的图书市场…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不但在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养身诸方面发挥着“完善读者自我”的功能,而且在教育、科技、文化、经济、政治诸方面产生出“建设社会文明”的效应。阅读的教育价值教育是从阅读训练起步的,教育史是从阅读史发源的。儿童上小学,少年上中学,青年上大学,通常都说是去读书。习惯用“读书”指代“受教育”,提法虽然片面(正确地说,读书只是受教育的一种手段),却反映了阅读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同学们好:我接到一封学生来信,他自称"可怜的农村屌丝",讨论的问题很大:知识能改变命运吗?说自己"对生活没有任何的控制感",怀疑读书学习"这条路真的可以兑现出什么吗"?我在给他的回信中说,我认为"知识改变命运"是一个太大的命题,因为大,就显得笼统甚至空洞。与其说"知识改变命运",莫如说"知识改变我们对命运的态度"。比如你说"怀疑读书上学的意义",这种怀疑的态度,恰恰是读书上学后获取的。读书与思  相似文献   

14.
朱永新 《教师》2010,(10):1-1
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与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学校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宝库 ,具有广泛进行社会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作用 ,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一、图书馆无意识教育的意义心理学认为 ,人的意识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层次。有意识部分是可以感知的 ,是有预定目的和任务而自觉地运用方法去认识事物的过程 ;无意识部分则是人的行为的一种动力 ,无预定目的和任务 ,也不采用专门的方法 ,自然而然地记住某一事物并留下痕迹的认识。与之相对应 ,图书馆开展思想教育有两种形态 ,当读者意识到自己是在受教育 ,这是有意识教育。如举行书译会、读书报告会、读书…  相似文献   

16.
读点书。苏州大学教授、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说:"在一定意义上说,读书就意味着教育,甚至意味着学校。在学校中,我最看重的就是教师与图书。学校就是提供了一个读书的空间,一个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书的空间。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  相似文献   

17.
正一、从对"读书"的不同理解说起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读书学习。如蒙学教材《神童诗》第一首《劝学》就说:"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传统文化中的"读书"有多重含义,最常用的是指上学念书。例如《红楼梦》中贾政跟王夫人商议:"我想宝玉闲着总不好,不如仍旧叫他家塾中读书去罢了。"贾政训斥贾宝玉则说:"你如果再提‘上学’两个字,连我也羞死了。"贾代儒当着宝玉的面对贾政  相似文献   

18.
严卫林 《班主任》2005,(9):30-31
案例一:"他们怎么不早点死" 暑假期间,酷暑难挡,一些学校的师生正在挥汗补课.一天,某中学的学生在上学的路上遇上了车祸,死两人,伤三人.为此,教育局火速下令各中小学一律停止补课.接到通知,学校立刻宣布停课,学生欢呼雀跃.路上,有几个同学遗憾地说:"哎,他们怎么不早点死呢?否则我们也不需要吃那么多的苦、受那么多的罪."学生的无情真让人欲哭无泪.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这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新鞋,拿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哄得好。  相似文献   

20.
学生上学又称之为“读书” ,可见书是要读的。尤其是语文创新教学中 ,更是要求学生认真地读书 ,专心地读书 ,大声地读书。在读书中去理解、去品味、去欣赏文章的含义、真谛。朱自清先生早就说过 :“吟诵与了解极有关系 ,是欣赏的必经步骤。”看来 ,如何帮助学生确立正确朗读的指导思想 ,帮助学生选择好朗读的材料 ,教会学生在朗读中学会朗读、学会欣赏 ,是我们语文老师无可推卸的责任。一、朗读的归位———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曾有人提议对中学生语文水平的测试改为两大块进行。一是指定一篇文章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读 ,根据其朗读效果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