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特征。新课程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已成为我们教育学生的宗旨。如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
<正>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呢?我想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顺应当代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树立"以生为本"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使用新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贯彻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能力作为教学的结构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情感价值及文化意识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正>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我已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岗位上教学十几年。阳光体育是学校的一大特色,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给体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也渗透新鲜的元素。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借此机会我把个人这一年在固城小学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一些感悟和大家分享一下。一、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虽然阳光体育运动是一种内容丰富,活动多变的运动,但在现实体育教学中仍然有许多缺乏运动细胞的学生,这就是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倡导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以现代发展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提升英语教学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突出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而为了达到这一新型的教育目标,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很多老师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针对新课改的目标,积极探索了很多教育方法。而讨论式教学作为一种常用的方法,在新课改过程中也重新唤发出了勃勃生机。但在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师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讨论而讨论"的做秀之嫌。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在教育界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改革也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参加课改以来,我深深体会到:教育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更悟出了: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应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心灵呵护"。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要求把传统的"要我学"被动教育模式转变为"我要学"积极主动教育模式,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建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师生的教与学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管学生服的家长式教育,而是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乐于教、善于教,学生爱于学、勤于学。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一名班主任,多年的工作经验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眼中要有学生,要时刻不忘教育的初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但是,在实际的班主任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总是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表现出一种焦躁、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班主任要有平和的心态,要使自己的工作节奏"慢"下来,给学生改正错误和成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为学生着想。下面笔者主要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采取"慢处理"的工作方式,静待花开,谈谈自己的感受。一、变"当面批评"为"慢慢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机会很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数学成了单调枯燥无味的象征。新课标准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以人为本,向课堂要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中,要本着"一切为了专业、一切为了就业"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搞好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1.一本--就是以人为本,体现"三个一切". 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指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要从过去的以教材料中心、以如何教为重点,转到现在的以学生为中心、以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获得发展为重点,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现代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3.
教育叙事     
爱是人类的永恒话题,也是我教育教学中的永恒主题。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爱心",方可胜任教育工作。因为有了爱,我们才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能和学生心贴心;因为有爱,教育者才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相似文献   

14.
"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这一教育名言告诉我们,爱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的催化剂、润滑剂和粘合剂。素质教育对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全面地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要求每一位教师胸怀一颗爱心,用心灵去耕耘心灵,让每一位孩子都得到应有的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四年来,我总是把满腔的爱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下面,就用两件事来讲述我的教育故事。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应着眼于"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均衡发展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树立均衡意识,要从学生的层次性实现均衡,要注重实现语文综合素养的均衡。  相似文献   

16.
九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爱的事业,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它包涵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因此,在我的工作生涯中,最大的事就是用爱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相似文献   

17.
师恩四十年     
编者推荐:变格后的文章只以变格前的文章中的一件事为基础,补充"我"的相关事情,将"天空"虚化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变格后的文章还可变格为2008年高考安徽卷标题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在复述罗懿群老师的某一事迹后,讲述"我"的同类事情。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一门最为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如何进一步在初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培养学生使用汉语言的能力,是每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素质教育思想,真正完成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本文着重从教学实践中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刘振义 《学周刊C版》2013,(20):114-115
课堂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主阵地,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将自己的爱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并结合新课改的精神,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搞好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认识。一、整体把握教材,认真钻研吃透教材新课标的出台对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所  相似文献   

20.
郭建友 《考试周刊》2012,(8):110-110
新课改向体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受地理条件和教育教学设施的局限。对于体育教学要针对自然条件灵活合理地安排。我就从事体育教学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