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元810年,柳宗元因永贞改革失败而被贬到永州任司马。在永州,他借山水解忧,自我解嘲《,八愚诗》便是其中之一。《八愚诗》已亡轶,我们无缘拜读,所幸《愚溪诗序》以一个“愚字”贯穿,再现了作者的心灵,可以指引我们猜测它的思想。《愚溪诗序》中的典故表面上隐晦含蓄、扑朔迷离,客观上却带领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一、言简意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典故的运用简化了作者的语言,借助于典故的丰富含义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又借助典故表达作者心中不能直接说出的心事,收到言简意深的效果。“愚公谷”的典故出自《说苑·政理》,愚公以自…  相似文献   

2.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被贬永州后为其《愚溪诗》所作的序文。全文凭其一气以贯之的24个“愚”字连缀成文,表面写溪愚、景愚、己愚,实则寄寓着作者愤世嫉俗的激愤之情和“信而被谤”、“忠而见弃”的不平之气,创造出了托物自况、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深远的艺术境界。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立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答贡士元公瑾论仕进书》)。永贞元年(805年),33岁的柳宗元大刀阔斧地参加了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以期大展鸿图,施展抱负,但革新触犯了某些权贵们的权益,王叔文因此被杀,柳宗…  相似文献   

3.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  相似文献   

4.
迁客骚人每游历山水必有所赋,柳宗元也未能出其囿,《八愚诗》就是其“寄情山水”之作,可惜今已亡佚;然与之相匹配的《八愚诗序》则幸存于今,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能以“愚”独步千古者,唯柳氏而已矣。《愚溪诗序》乃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书序,纵观全篇诗序总计545字,共有27个“愚”字统摄其中。一篇短文用如此之多的“愚”字实属罕见,但也决非偶然,实为柳氏有意为之。“愚”字有何寄寓?现就笔者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肤浅之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以“愚”宣泄诗人内心情怀柳宗元《愚溪诗序》中却…  相似文献   

5.
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便开始了自己政治生命的厄运。他被贬永州,和昔日志同道合的朋友惨然分离.只能与山水为伍,与历史对话.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从历史中找寻知音。“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愚溪诗序》便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抒怀之作。作以愚自喻,以愚自嘲,以长歌当哭的方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不满,[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愚溪诗序》是柳宗元为其《八愚诗》所作的序,通篇贯以"愚"字,让人感染着他那淤积于心中的浓浓的愤懑不平。但是,《愚溪诗序》的字里行间却弥漫着淡淡的美意,细心品读,那美之意  相似文献   

7.
迁客骚人每游历山水必有所赋,柳宗元也未能出其囿,《八愚诗》就是其“寄情山水”之作,可惜今已亡佚;然与之相匹配的《八愚诗序》则幸存于今,这是偶然,还是必然?不得而知。然而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能以“愚”独步千古者,唯柳氏而已矣。《愚溪诗序》乃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所写的书序,纵观全篇诗序总计545字,共有27个“愚”字统摄其中。一篇短文用如此之多的“愚”字实属罕见,但也决非偶然,实为柳氏有意为之。“愚”字有何寄寓?现就笔者个人的理解谈谈自己肤浅之论,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8.
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是我国游记散文的杰作。在古代作家中,象柳宗元那样有意识地把描写山水的诗文当作是一面反映社会生活的镜子,确实不多。他在《愚溪诗序》里曾经明确地表示,其写作目的就是为了“漱涤万物,牢笼百态”,使自己的作品象“清莹透澈”的溪流,能“善鉴万类”。这里所谈的作文宗旨自然也符合《永州八记》的情况。柳宗元是王叔文政治集团的主要成员,参与进行旨在打击藩镇和宦官势力、史称为“永贞革新”的政治改革运动,但结果很快地失败了。柳宗元被逐出京都,流放到荒僻的永州,  相似文献   

9.
《愚溪诗序》是一篇托物言志、寓意深远的作品,是作者因参与王叔文“永贞革新”被贬为永州司马的任上所作。全文以“愚”(实则“不愚”)贯穿始终,寄情山水,借写愚溪风光,借评古代“愚者”来抒发自己被埋没受侮辱.  相似文献   

10.
美点赏析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年轻时积极参与永贞革新,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在政界的革新思想与他在文坛的斗争精神同样难能可贵。文如心声,不平则鸣,柳宗元的很多散文便在某一程度上反映了这一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这当中,有我们熟悉的《捕蛇者说》、《愚溪诗序》、《种树郭橐驼传》,而流传后世的散文精品《辩〈晏子春秋〉》同样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李学婧 《阅读与鉴赏》2007,(6):57-57,60
公元805年,即永贞元年,柳宗元因参加“永贞革新”而横遭牵连,被贬为永州司马。际此能诗擅文并与韩愈并驾齐驱的柳宗元寄山水聊以忘忧,写出了一系列享誉文坛的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为八记之首。  相似文献   

12.
柳宗元在湖南零陵度过了十年贬谪生活。他在这一时期的诗文、论著,是《柳河东集》中的主体和精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八○五)九月,柳宗元因为参加“永贞革新”,被贬为邵州刺史,十一月,再贬为永州(湖南零陵)司马,他到永州上任时已是严冬了。  相似文献   

13.
《愚溪诗序》是唐代散文名家柳宗元为他的《八愚诗》(已亡佚)著的序文,全篇凭其一气以贯之的二十四个“愚”字连缀成文,氤氲着作者沉沉的郁愤之情,创造出独特的艺术境界。柳宗元少有大志,早年就“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志于“励材能,兴功力,致大康之民,垂不灭之声”(《答贡  相似文献   

14.
805年,唐顺宗李诵即位。柳宗元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又升为礼部员外郎。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等人的“永贞革新”运动,但不久改革即告失败。唐宪宗李纯上台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等八位改革人士被贬到边远地区当司马。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件”。  相似文献   

15.
元和五年,柳宗元被贬永州五年之后,从河东龙兴寺迁居河西“愚溪”之畔.他改冉溪为愚溪.并写了《愚溪诗序》、《愚溪对》、《八愚诗》等诗文,大谈特谈其“愚”.可以说,这是他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饱经五年打击摧残与  相似文献   

16.
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与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改革活动,失败之后,他被贬为永州司马。“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办”(《冉溪》),柳宗元内心充满了忧郁和愤懑之情。司马之官,位卑职闲,官场失意,便寄情山水,这是柳宗元的无奈,也是我国古代士大夫的普遍选择。文人游历山水,当然会犯吟诵之瘾,其《八愚诗》乃排遣愤懑的谐韵之作,可惜今已亡佚;而与之匹配的《愚溪诗序》则幸留于今,遗香袅袅如缕。柳氏为文,善处虚实。文章起笔于实写溪水之位置和流向,虚写(“或曰”  相似文献   

17.
一、课文悟读读柳宗元的《愚溪诗序》,为他的处境颇为不平的同时,更多的是为文章巧妙的艺术手法而拍案叫绝。古人说:不平则鸣。身处险恶处境中的柳宗元心中的怨恨不能不说,又不敢直接说;牢骚不能不发,又不敢直接发。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和王叔文一样丢掉性命。柳宗元毕竟是散文大家,这一篇《愚溪诗序》作为《八愚诗》的序,借题发挥,巧妙地抒发了心声。文章通篇以“愚”为线索,处处见“愚”,可是到底“愚”在何处呢?阅读文章自然不难找到答案。文中有“愚溪”“愚丘”“愚泉”“愚沟”“愚池”“愚堂”“愚亭”“愚岛”。似乎这“…  相似文献   

18.
面对人生的挫折,中国传统的文人,似乎从陶渊明开始,大多都选择了或归隐田园或寄情山水来消解胸中的块垒,排遣抑郁之情。同为“唐宋八大家”的苏轼和柳宗元也不例外。当他们分别因“乌台诗案”和因参加“永贞革新”获罪遭贬以后,都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流连于山水美景来慰藉精神上的伤痛,《赤壁赋》和《愚溪诗序》分别为二人此种心境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著名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小石潭记》创作于作者柳宗元在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淑文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作者因为政治上的失意,使他不得不寄情于山水,在风景秀丽的田园风光中寻找精神寄托。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来抒发自己政治上的不幸遭遇。  相似文献   

20.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所写《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王叔文事件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他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了不少游记。历代文学评论家对柳宗元的游记评价很高,《永州八记》尤为著称。《永州八记》是八篇独立的文章,又是相互联贯的。犹如中国画的“通景画”,八幅屏条每幅自成章法为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