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这几句话摘自我最喜欢的《明日歌》中,它现在成了我的座右铭. 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原因很简单:很多事情可以重新做,也可以重头再来,但是,时间永远不可能被复制,永远不可能倒流.  相似文献   

2.
“明日复明日,明H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这几句话摘自我最喜欢的《明日歌》中,它现在成了我的座右铭。有人问我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原因很简单:很多事情可以重新做,也可以重头再来,但是,时间永远不可能被复制,永远不可能倒流。  相似文献   

3.
昨日诗昨日兮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今日诗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哲学启示:《昨日诗》、《今日诗》、《明日歌》的共同点,是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有些人是属拖把的,事情拖着拖着就忘了。有人问:那古人有拖延症吗?有,跟帖为证。@黄雁捷:"不急,等明天抓住了孙悟空,再跟这唐僧一起炖了吃!啊哈哈哈哈!"@陈章鱼:明代钱鹤滩的《明日歌》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沈不装:"刀——下——留——人——"每次看到古装剧里菜市口行刑被  相似文献   

5.
终究是谜     
有人说:“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效率与时间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同一时间内,有的人能做很多事,有的人则做不了几件事。前者效率高,效率高就是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后者效率低,效率低就是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如何提高效率呢?提高效率的关键在于善于利用时间,充分利用时间。首先,要珍惜时间。今天的事今天做。著名文学家朱自清这样描述:“洗手的时候,日子从盆子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眼前过去……”古人给我们留下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明…  相似文献   

6.
对比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及其注释 ,然后按要求答题。〔甲〕文侯与虞人期猎①。是日 ,饮酒乐 ,天雨。文侯将出 ,左右曰 :“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 ,公将焉之 ?”文侯曰 :“吾与虞人期猎 ,虽乐 ,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 ,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选自《战国策·魏策一》)〔乙〕昔吴起出遇故人② ,而止之食。故人曰 :“诺。”起曰 :“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 ,起不食待之。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故人来 ,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 ,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 ,宜其能服三军欤③ ?欲服三军 ,非信不可也。 (选自《龙门子凝道记》)〔丙〕范式…  相似文献   

7.
刚读完朱自清的《匆匆》,我脑子里剩下的只是“匆匆”两个字,作者用他实而不华的文笔告诉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也许从儿时起,我们就会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  相似文献   

8.
刘髦二子,俱登进土。长媳入京,以手援手,人见而笑,公曰:“何笑我乎?若跌于水,尤可笑也”。次媳入京,公适卧疾,呼之床前,而以手拍枕曰:“老年畏风,速买一帕寄回。明日登程,诸亲毕会,忽又呼媳曰:“勿忘昨夜枕上之嘱。”众骇然。问其故,乃始抚掌。 (《古今谭概》)  相似文献   

9.
景清借书     
景清①倜傥尚大节,领乡荐②,游国学③。时同舍生有秘书④,清求而不与。固请⑤,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⑥于祭酒⑦。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日:“此清灯窗所业⑧书。”即诵辄卷⑨。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⑩以此相戏耳。”(选自《泽山杂  相似文献   

10.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东西是什么?是时间。曾经从我们身边溜走过无数个今日和明日。有人说:“我们只要抓住今天就万事大吉了。”也有人认为,今天就让它过去吧,一切从明日开始。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我们应该在抓住今天的前提下,把握明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时间的:清朝的鸭难在《明日歌》中写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跑。”的确,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个明天。假如你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那么日久天长,最终也只能说句“悠悠岁月,欲说当年好困惑”了。因而,我们得引以为鉴才是。技校校园里…  相似文献   

11.
惜时     
惜时通县杨淑丽《明日歌》中唱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援防。革命先躯李大到同志说;世间最可贵的是“今”。自远古时代起,先辈们便勤奋不懈地在废墟上创业。而今。祖国已步入振兴中华的改革之路,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牢牢地把握住自己的今天,...  相似文献   

12.
狗咬     
《甘肃教育》2003,(4):41-41
有人问乞丐曰:“狗子为何看见你们就要咬呢?”乞丐曰:“我若有了好衣帽穿戴,这孽障也敬重我了。”———《传家宝》狗咬  相似文献   

13.
白话诗人王梵志生当何时?冯翊《桂苑丛谈》引《史遗》条云: 王梵志,卫州黎阳人也。黎阳城东十五里有王德祖者,当隋之时,家有林擒树,生瘿大如斗。经三年,其瘿朽烂。德祖见之,乃撤其皮,遂见一孩儿,抱胎而出,因收养之。至七岁能语。问曰:“谁人育我?复何姓名?”德祖具以实告,因曰:“林木而生,曰‘梵  相似文献   

14.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①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②而反③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  相似文献   

15.
《新高考》2013,(1):47
最近网上有首《拖延症之歌》一夜走红,在歌曲的欢快节奏中说出了现代人在压力下养成的拖延习惯,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你做事总喜欢一日拖一日,不愿意立即完成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你很可能患上了拖延症.俗话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虽然拖延症总是表现在各种小事上,但日积月累,特别影响个人发展,不过它也仅仅是一种坏习惯,改正它并不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有什么好建议吧!  相似文献   

16.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①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②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  相似文献   

17.
一昔吴起①出遇敌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摇②俟:等待。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摇②故人来,方与之食()③恐其自食其言也()摇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吴)起不食待之。B.故人来,方与之食。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  相似文献   

18.
一、《论语》十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相似文献   

19.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磋砣……"这首诗是《明日歌》,它是告诫人们珍惜时间,不能拖拖拉拉,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是如此,我们要珍惜一分一秒,做什么都要有速度,不能一拖再拖。因为最浪费不起的就是时间,郭沫若曾说过:"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不错,时间代表着一切,在转瞬之间便流逝,再也找不回来。要不,怎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呢!金子,多么珍贵啊,但  相似文献   

20.
明天幻想症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第50次这样说。咳,我耳朵都听出茧来了,以后别唱《明日歌》了,你都没理解它的真正涵义,唱了也没用!老妈看着我,用手指掏了一下耳朵,仿佛真的生出茧来。我定了定神,说:我明天要做什么呢?你该不是得了‘明天幻想症'了吧?老妈打开电视,拿起遥控器,转到医学频道,又说,来看看‘明天幻想症'的最新疫情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