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在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诊断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60例,并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分析。结果:通过诊断分析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了病理性Q波、ST-T改变、电轴偏转伴发心律失常等典型超声表现。结论:对于无症状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心肌病患者的诊断采用超声心电图与心电图改变联合症状分析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血管(ACVD)时常引起心电图改变,临床上称为“脑心综合征”。就我院1994~1996年收治急性脑血管病120例,心电图异常占78例。本文进行了详细分析,心电图的异常改变以窦速或窦缓、早搏、ST-T异常、左室肥大最为多见,其次则为心房纤颤、肢导低电压。发病率从性别方面分析男性多于女性为25:1;从年今上分析多数是在老年前组和老年组,为此提醒老年朋友们必须提早防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21)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显像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运用对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式:对经多层螺旋CT扫描血管造影(CTA)明确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36例患者,行超声心动图与放射性核素显像联合运用来判断静息心肌灌注和运动负荷灌注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改变阳性检出数23例;占总数63.89%;核素静息灌注显像显示心肌缺血改变阳性检出数24例,占总数66.67%,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显示心肌缺血改变阳性检出数29例,占总数80.56%。放射性核素显像运动负荷灌注成像对心肌缺血显像与超声动态心电图阳性检测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与超声心动图对心肌缺血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运动负荷灌注显像技术显示心肌缺血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山莨菪碱、潘生丁、消炎痛及昆明山海棠联合治疗58例急性肾小球肾炎,平均疗程为30天,临床治愈率为100%。结合文献讨论认为本治疗方案具有显著的抗过敏性变态反应、抗凝、抗血栓形成、改善肾脏微循环、减少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肾脏损伤,促进肾功能恢复等作用,为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提出新探索。  相似文献   

5.
门诊抢救62例急性心肌梗塞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是当代人十大死因之一。急性心肌梗塞 ( AMI)在急诊门诊屡见不鲜 ,典型 AMI均能及时诊断进行抢救。遇有无痛性如以恶心、呕吐来的胃肠型心梗及酒后 AMI及疼痛部位特殊性 AMI均给诊断带来极大的困难 ,延误抢救时间 ,现将门诊抢救 62例 AMI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993~ 1 998年急诊门诊抢救 62例 AMI均符合 WHO诊断标准 〔1〕,对于典型胸痛、大汗淋漓、心电图定位明确者立即开始溶栓等一系列治疗。发病特殊 ,心电图不典型者均及时加作了心向量、心肌酶检查 ,短时间内也确立了诊断。抢救成功 5 8例 ,死亡4例。 62例中男 42例女 2 0例。年龄 32~ 80岁。 32例临床表现典型、心电图定位明显。饮酒后发生 6例、特殊部位疼痛 4例、无痛性 AMI2 0例包括胃肠型 1 4例。2 门诊要善于识别急性心肌梗塞遇有下列情况时要随时作心电图 :1既往有冠心病时常胸痛 ,本次突然胸憋、气喘 ,有难以忍受的胸痛 ,含硝甘不能缓解者。2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一般状态较差的老年人 ,用解痉药物不见缓解。3突然出现意识改变、晕厥、抽搐无脑血管病史者。 4无明显胸痛、突然有心衰或周围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手术前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回顾性地分析300例甲亢患者术前心电图诊断。结果300例甲亢患者中有166例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占55.3%。结论甲亢患者术前必须提前做心电图检查,对心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心电图有严重改变者要采取先治疗后手术的方法,以免术中、术后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而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对3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对前列腺增生症(BPH)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对35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及150例正常对照组的前列腺进行超声检查。结果:350例声像图全部表现前列腺移行区增大,部分合并增生结节及结石或囊肿。其中前列腺径线无明显变化者有20例。结论: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症便捷,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超声检查不应局限于径线的扩大,而要重于内部结构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小甲状腺癌的超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到2010年3月间16例微小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情况。结果:超声发现甲状腺结节17个,最大结节直径1.0mm,最小结节直径0.3mm,平均直径06.mm,结节内部均低回声,形态不均规则,无包膜,基中发现微钙化11例(68.8%),蟹足样侵润8例(50%),后方回声衰减9例(56.3%),晕环7例(43.8%),结节内部丰富、分布杂乱的血流信号8例(50%)。结论:高频灰阶超声扫查甲状腺声像图中出现边界不清的低回声或稍低回声肿块及肿块内探及沙粒样钙化灶是正确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超声信号中标志实际测量目标的回波信号常常因受到由材料内部微缺陷(如裂纹、空穴、夹杂等)引起的众多回波干扰信号的干扰而难以识别。为此,本文利用复小波分析方法对实测超声信号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该技术成功解决了上述难题,并充分提高了超声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季雪征 《金秋科苑》2011,(1):108-108
通过选用寒区常用原材料制成一定批量常见龄期的不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标准试块,分别采用超声和拔出法进行混凝土强度检测试验,利用MATLAB工具对试验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寒区混凝土超声一拔出综合法测强曲线。通过试验验证,测强曲线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超声回弹综合法对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进行了检测试验,建立了包头地区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测强曲线方程,并且和全国的基准曲线方程相比较,验证由试验得到曲线方程在包头地区有很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情况,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2020年发现的22例成人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患者中,男性:17例(77.3%),女性:5例(22.7%),平均年龄:50.05±20.61岁(19-86岁);LVEF与C值无相关性,与N/C值有相关性;两种年龄分布比较,年龄≦50岁的患者合并心衰的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 50岁患者心电图2种改变以上患者6例,年龄≦50岁患者心电图少于2种改变的9例,两种年龄分布比较,年龄50岁的患者合并两种以上心电图改变较多,P0.05,无统计学意义;7例反复住院患者均以胸闷、胸痛为主诉入院,死亡1例,其中3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LAD增大,4例患者末次与初次就诊时LVEDD增大,6例患者就诊时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结论:心肌致密化不全发生在各年龄段,且以男性较多见。临床表现以心衰症状为主,且以年龄50岁的患者居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是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高依然  韩露 《科技风》2014,(14):118-118
超声换能器是超声检测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声换能器的性能对超声检测的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在检测前对超声换能器的特性进行测量是必要的。在超声换能器的众多特性参数中,灵敏度特性是一个重要的特性参数。本文介绍了校准换能器灵敏度特性的一种新的方法——脉冲回波法。该方法避免了传统灵敏度校准的诸多不便,因此本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38例患者中,门诊、住院患者均有,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在36-71岁之间;病程在3个月-3年的患者20例,3年以上的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检查有ST段水平下移改变,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心前区及胸骨后憋闷、疼痛,一些患者伴有疼痛向左侧肩背部放散,持续时间约5-10分钟,休息后或服硝酸酯制剂可缓解。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的心脏损害情况,并探讨这种心脏损害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年一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一时间段未患慢性肾衰竭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的LAD,LAPWs,LAPWd,IVSTd,IVSTs, SV,EF等数据进行评价,分析慢性肾衰竭后患者心功能受损的情况。结果:检查后的两组数据显示,肾衰竭组LAD,LAPWs,LAPWd,IVSTd,IVSTs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具有患者心脏彩超异常者占93.3%(28/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V,EF,A,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异常者为96.6%(29/30)。对照组心脏超声主要表为左室扩大、左室肥厚、左房扩大、瓣膜反流及心功能不全,尤以左室舒张功能损害为主。这些心脏损害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尿毒症毒素、高血压、贫血。尽早透析,积极控制高血压,纠正贫血是预防和治疗CRF患者心脏并发症的主要手段。结论:对于肾衰竭患者而言,心脏彩超是一种无创性的较准确地反心脏形态和心功能受损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反应堆压力容器锻造和焊接过程中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超声波穿透力强,灵敏度高,是控制反应堆压力容器质量的主要办法,根据RCCM规范和技术要求对压力容器各锻件和主要焊缝均进行超声检测。结合驻制造厂的监造经验,针对CPR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超声检测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结合压力容器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实例分析,为反应堆压力容器制造和运行期间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超声引导射频治疗系统对102例因各种原因不能接受手术的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监测治疗全过程并观察临床效果。结杲:102例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患者症状改善,术后复查肿瘤缩小,血供消失,并发症少。结论:超声导引经皮肝穿刺射频治疗肝癌疗效确切满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杨凤霞 《大众科技》2017,19(11):98-100
为适应人才培养的要求,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对《超声检测》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通过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和开放式技能训练模式的改革,在课堂中改变教学方式和课程评价方式,使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大的得到了提高,改善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非 Q波心梗是指心电图上无病理性 Q波出现 ,而持续表现为 ST- T改变和血清心肌酶浓度增高及缺血性胸痛至少 1 0 min以上的心梗 ,无 Q波的心肌梗塞范围较小。以往临床根据心电图有无异常 Q波将心梗分为透壁性——非透壁性——心内膜下心梗。但是 ,许多实验表明 :心电图与心梗之间并无密切联系。临床病理研究表明 :心梗占左室壁内层 1 /5 -1 /4也可出现 Q波。况且 NQMI(无 Q心梗 )病生、病理、临床、预后及治疗上与 QMI(有 Q心梗 )存在一定的区别 ,不能单纯用 Q波判断是否有透壁心梗。有 Q波心内膜后心梗者、透壁心梗者不一定有Q波 ,严重缺血也可致 ECG中出现 Q波 ,急性心梗2 h内有 Q波形成者可能为透壁 ,也可能为心肌缺血。无 Q心梗 ,应具备以下条件 :( 1 )心梗性胸痛持续 30 min以上。( 2 ) ECG有三种表现 :1 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 1 mm,伴或不伴T波改变。2 ST段在胸导联 V1-4抬高≥ 1 2 mm及 /或在肢导联 ( AVR除外 )≥ 1 mm,约见于 30 - 40 %的临床患者。3单纯对称性 T波倒置≥ 1 mm,不伴 ST段移位 ,较...  相似文献   

20.
在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中,往往需要对各种各样的信号进行辨别和分离,以迅速找出目标信号。在这些超声检测信号的处理技术中,小波分析技术是相对具有较好降噪处理效果的分析方法。现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小波分析技术在超声检测信号处理中的应用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小波分析在超声降噪处理中的应用理论,继而从不同的层面讨论了其具体的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